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十六章 内阁暗流

奋斗在大明 第十六章 内阁暗流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十六章 内阁暗流

奋斗在大明

第十六章内阁暗流

宜春宫之中。嘉靖眉头微微皱,看着手中的折子。说道:“吴卿,何至于此?”

吴山说道:“陛下。老臣年老,不肯驱使,朝中自有贤臣。老臣请乞骸骨。”

嘉靖内心之中,微微恼怒。

这是第二个了。

自从严嵩倒台之后,徐阶看似宽大,在内阁之中安排了五个人。徐阶。李本,吴山。严讷,袁炜。但是这才一年时间,首先李本告老了。而今又轮到了吴山。

他们都是自愿的吗?

自然不是,能进内阁的人,谁不愿意大展宏图,即便不能成为内阁首辅,但也想做一番事业。

但是,徐阶让吗?

徐阶的手段,与严嵩是两个极端。

如果说严嵩的手段,就好像是手持钝器武将,棍锤之将,不可力敌。所过之处,一片狼藉,误伤无数。但是徐阶的手段,就是化骨绵掌。让你骨断魂消,五内具裂,但从外面却看不出来。

就好像而今,李本下台,吴山请辞。

有什么重大的政治事件吗?

没有。

只不过,徐阶任何决策,都托说公议,众议,其实是徐阶自己的意思。而让其余人反驳不得。李本更是在争夺首辅失败后,得到了徐阶的某种暗示。才急流勇退,以保全身。

至于吴山倒不至于如此。

只是吴山觉得他这个大学士当的,还没有一个侍郎有权力。既然如此,又何必受这个罪。能做官做到如此地步,也都是有傲气的。

老子不伺候不行吗?

吴山虽然很想在临行之前,在嘉靖面前咬徐阶一口。但是很无奈,细究徐阶的行事,从外面看,真正全部符合朝廷规章制度化。问题是,在嘉靖朝加强内阁权力之后,很多规章制度的改革是有些滞后的。

有些事情,看起来明明有问题。但是吴山却是有口说不出。

在外人看来,徐阶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甘草阁老,别人却不知道,这甘草是如何杀人的。

嘉靖依然没有批准,说道:“阁老累了就在家中好生休息一段时间,再回到内阁办事不迟。”

吴山还想说什么。但是嘉靖已经不听他说了。

吴山只好退下。

嘉靖其实也知道。吴山人心已经不在内阁了。接下来不过是走程序而已。三请三辞而已。

吴山走后,嘉靖猛地起身,一个没有注意,衣袖将茶碗带到了地面之上,“啪”的一声四分五裂。正如嘉靖的怒气。

嘉靖对徐阶也是觉得很愤怒。

因为到了现在,内阁之中已经是徐阶的一言堂了。内阁五个人,已经走了两个,留下来两个都是资历很浅薄的。严讷真是人如其名,是根木头。至于袁炜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景王的问题。

让景王留京的是嘉靖。而徐阶将这个问题推到了袁炜身上。因为他曾经是景王的老师。但是在大明正统士大夫眼中,太子已经确立了。景王就不应该留京。应该速速出京,在藩王安置才好。

于是袁炜就成为的众矢之的。

如此一来,袁炜在内阁之中,哪里有什么话语权。不过是附署名字而已。

这样的内阁格局,是嘉靖一直想要避免的。让嘉靖不由想到。当初杨廷和在的时候。那种政令不出皇宫的恐惧感。但是徐阶又不是杨廷和。

如果徐阶是杨廷和这类的权臣倒也好办了。

嘉靖不惮于发动一场政-变式的清洗。但是徐阶不是。

徐阶对嘉靖,从来给人一种绵里藏针的感觉,几乎嘉靖所有的想法,徐阶都答应下来。对嘉靖的恭敬程度,不下于严嵩。但实际上,他对嘉靖的命令,从来是有选择的执行。并且对于自己想要推行的事情,从来是明里暗里的推行。

这让嘉靖一直在犹豫。

嘉靖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搞掉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但是找一个代替的人,却是很难的。就好像是严嵩,严嵩是何等威风八面。但是嘉靖想要弄死严嵩,也不过是一日的功夫。而今也是如此,嘉靖想要拿下徐阶,是没有问题吧。但是问题是谁代替徐阶?

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毕竟,不是谁都能将大明朝给玩转的。而且嘉靖也不得不承认,徐阶成为首辅之后,朝堂风气,吏治等各方面,有了非常明显的好转。大部分朝廷机器恢复正常运转。这都是严嵩做不到的地方。

谁又能代替徐阶啊?

徐阶之后,嘉靖看上的也只有高拱。

对,而今内阁集体沉默,几乎成为徐阶一言堂的时候,真能与徐阶对抗的,就是吏部侍郎高拱。似乎,一夜之间。大明朝廷的政治格局,从之前内阁的内部争斗,再次转化为了传统的阁部之争。

之前也说过,吏部尚书最为重要,一个强势的吏部尚书敢怼整个内阁。

而今高拱就演示了什么叫做强势的吏部尚书。

当然了,高拱之所以能如此牛气哄哄,不是高拱有多少能力。当然了,高拱本身是有能力的。在严嵩倒台之后,刷新吏治的过程之中,高拱是出了很大的力气的。

但是,高拱最大的靠山还是太子。

太子与高拱之间的感情,不敢说人尽皆知。但是大部分高官都知道。大部分从嘉靖对高拱的安排上可以看出,嘉靖已经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自己儿子恐怕不是什么聪明人。

故而一方面督促太子生儿子,一方面给太子安排一些得力的辅臣。高拱就是其中之一。

大明的东宫制度是有些问题的。

在太祖皇帝的时候,太祖皇帝对太子朱标,是非常喜爱,将东宫班底与朝廷班底合二为一,这样做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减少了君权与太子之间的摩擦。不会出现汉武帝的悲剧。

但是之后,渐渐演变成为太子没有班底了。

毕竟朝中大臣,即便是挂上东宫的官衔,他们与太子接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与太子之间的感情也就那样。太子反而亲近自己的几个老师。

一般来说太子的老师在太子登基之后,都能飞黄腾达。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只是嘉靖疑心从来很重,见识过群臣之间的争斗,他很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如果有一个万一,太子登基,太子能压制住这些大臣吗?

就好像是徐阶。

所以,原本的模式不足为凭。需要为太子提前打造班底,在朝廷之上有一定的话语权。

有这个前提,高拱就站在不败之地。所以,高拱才敢屡屡发声,对抗徐阶。

只是而今将高拱抬入内阁,是不是有一些不合适?

嘉靖对群臣不信任,给太子加码。同样。嘉靖对太子就信任了。虽然嘉靖觉得太子不可能搞出什么事情来,无他能力不够。但是嘉靖知道,很多事情,未必是当事人愿意的。而是被身边的裹挟了。

所以,太子的力量固然要加强。但是太子力量太强大了。嘉靖也有一些不放心了。

嘉靖思忖了一阵子,心中暗道:“如果周梦臣入京就好了。”

周梦臣与徐阶之间分道扬镳的势态,在嘉靖眼中看得清清楚楚的。这也是政坛上的常态,嘉靖并没有感到吃惊来。周梦臣天南地北立下这么多功劳,如果一举入阁。有些牵强,但是担任六部任何一个尚书,却是毫无问题的。

而且嘉靖可知道,周梦臣与高拱之间,还是有些交情的。

如此一来,周梦臣加高拱对抗徐阶。或许是可以的。

嘉靖思量来去,觉得这个办法,未必不可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