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九十六章 新鸿胪寺

奋斗在大明 第九十六章 新鸿胪寺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九十六章 新鸿胪寺

奋斗在大明

第九十六章新鸿胪寺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一时间紧张起来。掀翻严嵩固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确定大明海外政策。甚至是一件比掀翻严嵩更加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在确定大明海洋政策。

周梦臣说道:“南洋之于朝廷,如西域之于大汉,丝路一开,西域商道使得三十六国兴旺,而今西域沙漠侵蚀,盗贼不断,东西道路不通。只能走海路。这也是为什么海关一开,则岁入千万的原因,单单这一点,南洋堪称宝地,然南洋自身也物产丰富,有金银铜铁,香料粮食药材,珍珠宝石数不胜数。但是臣以为对朝廷来说,这都不算什么?”

“我大明富有天下,什么没有。南洋物资虽众,但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臣以为南洋最大财富,就是南洋的土地。”

“土地?”嘉靖说道:“不过是一些烟瘴之地,多有疾病。朕可是听说,去海外者,死者可是不少啊?”、

周梦臣越发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嘉靖身边有人,持续不断的给自己上眼药。但凡做自己做的事情,出问题的。都会禀报给嘉靖。至于功绩,却也是不得不说。毕竟,周梦臣所在的位置是要害之地。

天下人都在看着周梦臣如何对付倭寇,嘉靖也在其中。

瞒是瞒不过的。

但是嘉靖对外面的事情,也不是全都关心的。一旦周梦臣不在这种要害位置,来到次一等的岗位,也就是嘉靖不怎么关注的地方,到时候,可就任其他人说了。

周梦臣只觉得的自己身边的杀机,好像有形体的刀剑一般,就挂在自己的脖子上,等待时机一刀斩下来。

政坛的杀机,从来就是如此含而不露的。等显露出来的时候,就是要人命的时候。

周梦臣立即辩解道:“陛下,去台湾南洋的人是病故不少,但是还在控制之中,但是在福建江西的百姓,却不在控制之中。大明二百年太平,人口滋生,隐户乃是黄册人丁的三倍有余,朝廷上下,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百姓,但是以此估算,大明丁口在两亿人上下。而且南方人口,是远远超过北方的。而南方人口最多的,就是江西福建两省,南赣屡叛,几乎二十年一乱,福建溺婴乃是天下之最,以至于断袖横行。有碍人伦。即便如此,也是勉强维持,臣观海贼之中,丛贼者十之**,都是福建人。盖因福建生活艰难,皆

死,何不投海闯一条生路。”

“这也是江西与福建之不同,同样是人口滋生,福建虽然有山贼吧,然贼势不大。而江西屡屡作乱,平定南赣,动则千百万。与其扬汤止沸,何不釜底抽薪。”

周梦臣知道给嘉靖说,未来南洋的好处。嘉靖并不会在乎的。原因很简单,如果说北洋巡抚是喝日本人的血,是能够维持,甚至有结余的话,那么很长一段时间,南洋巡抚都是赔钱。需要朝廷拨款的。

毕竟,大明的殖民与西方的殖民是完全不一样的。

西方所谓的殖民,其实根本不是将百姓移民过去,而是如何大明对日本的模式。通过军事政治手段,打通商业循环,从而能从殖民地吸血。而周梦臣所发送的殖民,其实,就如同当年开漳圣王一般,带着百姓开垦土地,从此迁居于此,繁衍生息。

维持商业模式是不需要多少人的。而大明百姓要发展农业,却是需要非常多的人口。甚至还能本地土著也吸纳进去,时间长了,也无所谓土著与移民了。

到那个时候,谁敢说新开辟的土地,不是大明本土。

但是这前期是需要很大的投入的。

嘉靖这个人,对长远计划不是太感冒的。无他,并不是周梦臣一个人会给老板画饼的。其实画饼这个技能,大部分大臣都娴熟得很。嘉靖更多时候,不去看很多人说什么,只是看作什么?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大臣们,说得永远比做好。

听他们如何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周梦臣直接偷换了一个概念,将开拓南洋与维护南中国的安定划上等号。嘉靖这才有些意动。他心中暗道:“也是,这些百姓去南洋,不管死上多少,只要不在本土作乱就好了。如果时间长了,真有一些收获。也算是我的功劳。毕竟是开疆扩土吗。”

嘉靖点点头,说道:“难得卿有远见。”

周梦臣听了,微微松了一口气。

不管他之前做了什么,而今不在嘉靖面前通过。那么都有可能成为无用之功。听嘉靖如此说,周梦臣就趁热打铁,说道:“陛下,臣有一件事情,要请陛下裁决。”

嘉靖说道:“什么事情?”

周梦臣说道:“而今大明天威遍及四海,但是在朝廷却没有专门管理海外的机构。北洋巡抚,与南洋巡抚又与其他地方不一样,涉及到方方面面

还有海关赋税,到底在京中又改归属于那一个衙门?”

嘉靖一听就知道,周梦臣是有腹稿的。嘉靖问道:“卿有何高见?”

周梦臣说道:“臣以为鸿胪寺各项职能与其他各部有重叠。不如,将海关,两洋巡抚,已经对海外诸国的管辖权,全部纳入鸿胪寺之下。也算是统一管理。为陛下分忧。”

王安石变法,司农寺成为了权力机构。周梦臣也不过承袭故计而已。

原本鸿胪寺不过是一个边缘机构,掌管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看起来很多,但问题国家大典礼部管不管,宴会光禄寺管不管,经筵之事,翰林院也不会让鸿胪寺单独来管的。可以说,鸿胪寺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分工。但是没有一件事情都不是他独自管的。

在清承明制,不过清人也觉得鸿胪寺没有什么用处。入清之后,重要性更下降了。

在古代官制之中,想要新设立一个衙门,难度太大了。但是给某一个衙门增加职权,却是很容易的。而且周梦臣选中鸿胪寺,不单单因为这是一个闲衙门,原本就没有什么职权,也是因为鸿胪寺毕竟掌管宾客,也就是外交礼仪的。也算是有一点关联。

在周梦臣新组建的鸿胪寺,与清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职权差不多,不同的,是一个被动一个主动。也类似于英国人的殖民地部。

管理所有海外事宜,甚至能够兼管海外军队。有发动一场小规模战事的权力。之所将海关纳入其下,一来周梦臣制定的海关章程与户部原本章程之间,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因为户部财政是条条框框是死的,从洪武帝传下来的账目,不过修修补补而已,但是海关账目却是活得,甚至要看市场情况,调整关税。当然而今还不会如后世那样灵活。但已经有近现代财政的一些样式,与户部说不到一起去。

更不要说,周梦臣也明白,在海外经营商业也是一柄利刃。自然要掌握在对海外有管辖权的鸿胪寺下面。当然了,有钱在手,大鸿胪寺,有更多的自由权限。

至于海关赋税缴纳上来,大不了鸿胪寺与户部对账就行了。将结余的款项,缴纳给户部。不过,周梦臣定然知道方钝肯定不愿意,其中少不了扯皮,但是周梦臣为了长久之计,也只能辜负这位前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