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八十六章 海路进京

奋斗在大明 第八十六章 海路进京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八十六章 海路进京

奋斗在大明

第八十六章海路进京

周梦臣最大的问题,是他资历浅薄。资历浅薄代表,他自己能力或许可以。但是他麾下人才却有断档。可以说唐时英是他唯一地选择了。

唐时英说道:“请大人放心,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唐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对唐时英来说,他也激动非常。

唐时英从知县,知府,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将他大半人生都耗完了。对于一般人来说,他的成就已经是别人仰望的了,但是对他自己来说。他已经准备好在巡抚任上耗完最后的政治生涯,他从一地巡抚调到了另外一地做巡抚。是他功劳不够吗?

不是,他已经碰到的天花板了。

这一辈子如果没有意外,就是一个巡抚到顶了。

而今却遇见了这机会,冲一下尚书的机会。虽然说南京兵部尚书,比起北-京六部是差了不少。但是好歹是尚书。是尚书。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

周梦臣说道:“之前南京兵部我不管,但是今后南京兵部是什么样子的,你要明白。未来浙军,闽军,江南,东海水师,南洋各军,一共有近三十万人马,这都是要南京兵部尚书节制的。”

唐时英说道:“请大人放心,有戚继光,卢将军,俞将军,我一定会办好这一件事情的。”

周梦臣内心之中,有些犹疑。如果可能,他想亲自做这一件事情,将南京兵制上下理顺。然后交给唐时英。但是而今局势变化,他也说不好。只能先给唐时英打一个预防针了。

随即,周梦臣又件了汪宗元。交代一些海关与江南银行,商税等事情,特别强调,海瑞这个人要钉死在上海。不管谁也不许调走。

海瑞是有功之臣,按理来说,要升迁才对。但是周梦臣根本找不到能接替海瑞的人。所以,虽然这有些对不住海瑞。但是周梦臣已经决定了,海瑞未来就钉死在上海了。

当然了,也会给海瑞一些照顾。比如高配,一般知县是七品的。但是大明并不是没有六品的知县。要不将来将松江府治迁到上海,让山海府提前出现,到时候海瑞可以是知府。将来也可以将江南巡抚迁到上海,到时候海瑞也可以当江南巡抚。

反正未来周梦臣在一日,他都不会让海瑞离开上海的。

除非有一天,他真正能成为大明首辅,掌控天下大权。到时候,上海的重要性就降低了,海瑞自己可以到别处任职。而在此之前,周梦臣需要海瑞这个不要命的强项令,守护这一

切。

所以,周梦臣没有特别见海瑞,而是给海瑞写了一封书信。

明确地说明了,上海对大明的重要性。请海瑞看护好上海,不要让其他人染指云云。

这就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有些事情不用去强调。海瑞只要知道这背后的逻辑,他就必然会这样做。对海瑞来说,自己的前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理念。

周梦臣在上海的做法,有些东西是不符合海瑞的理念的。比如,周梦臣专门搞出了让外国人居住的区域。甚至无形之中给了他们一些特权。毕竟大明百姓是要承担一些徭役的,而这个外国人在所谓的蕃区之内,就没有。

这让海瑞看不惯。

但是海瑞对周梦臣大部分举措还是看在眼里的。

毕竟上海在周梦臣的施政下,肉眼可见的富裕起来。百姓也因为在上海可以赚钱补贴家用,一个个也富裕起来了。海瑞当然要守护这一切了。

一方面不让这个政策有太大的改动,另外一方面,就是坚决抵制一些达官显贵,巧取豪夺。这本来就符合海瑞的本性。

当然了,这也是周梦臣有一些怕见海瑞。

海瑞见了周梦臣肯定会说让周梦臣无法解决的事情。

周梦臣处理完最后的事情,就等着扬帆起航了。

依旧是从上海港出发,与海运粮食一起走。

一番欢送就不用说了。周梦臣在船上,王宗沐也是一路陪同。

去年,嘉靖裁定之后,海运衙门也就成立,每年负责不定数的漕粮入京。虽然说,嘉靖裁定的是两百万石,但是很多时候漕粮也是有浮动的。

如果北-京缺粮的话,也会增加一些漕粮。

大家都知道海运各种便利之处。自然不愿意走漕运。也就是说嘉靖裁定之后,真正固定下来的反而是漕运两百万石。浮动的都在海运这边,一般要比两百万石要多。

周梦臣对王宗沐也是很欣赏的。

而今的王宗沐乃是海道御史,专门负责海运这一件事。

不过,在周梦臣看来,海运已经有了具体的章程了。也就不用王宗沐负责了。而且王宗沐在这一件事情,也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自然要拉到麾下,好好培养。

而且王宗沐资历能力,已经能够问一问巡抚一职了。调入京师,也可以试探一下各部侍郎了。这样的人才,周梦臣从来是少的。

周梦臣对王宗沐说道:“海运也算成了,王

兄也算是夙愿得尝,今后有什么打算?”

王宗沐说道:“这都是大人提携。如果没有大人,海运这一件事情,不知道什么事情才能做成。我自然是听大人吩咐。大人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周梦臣说道:“你我之间何须客气?有什么话就说吧?”

王宗沐说道:“大人,我自己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只是有一件事情,我觉得应该禀报大人。”

周梦臣说道;“何事?”

王宗沐说道:“乡人出海,从宁波到上海,却要缴纳两次关税。负担太重,海疆万里,是不修之运河,不建之驰道,决计不仅仅用于海运数百万石而已,只是而今有太多的地方未有建功,如果大人允许,我想做这方面的事情。”

周梦臣其实很清楚这种进出口与国内海运混淆的情况,一方面是避免海贸逃税。另外一方面。其实这年头海运比陆路便捷太多了。而朝野府库亏损太多了。周梦臣其实也想多征收一点赋税。

不过,周梦臣也觉得。朝廷应该专门负责海上事务的衙门。不仅仅是海关征税而已。

在地面上,有对海洋专门管理的衙门,也就是南洋巡抚,北洋巡抚,以及临海各省都有管理海上的责任。但是中央部门之中,有哪一个部分说自己是专门负责海上的。

是没有的。

关乎海洋权力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犄角旮旯里面。很多掌握这些权力的人都想不起来。毕竟在此之前,大明对海洋的所有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周梦臣说道:“让你来管?你准备怎么办?”

王宗沐于是洋洋洒洒说出来自己的方略,对外洋船只,渔船,沿海货运船只怎么区分。对沿海货运怎么限制与管理,对渔民怎么管理。等等。

王宗沐说了很多。

在周梦臣觉得王宗沐忽略了不少东西,他专注的是沿海航线,对海外,对岛屿几乎没有说一个字。

不过,这已经不错了。最少王宗沐在想控制住,沿海几十海里的范围,也就是现在大部分民船沿海航线的范围。只是具体行与不行,还要多想想。只是周梦臣而今没有这个心思说这些。

周梦臣只是记在心上,随即问道:“而今天津港怎么样了?”

王宗沐说道:“大人有所不知道,而今天津已经是北方第一大港了,而繁华得很,大家都说,能胜过临清。号称小江南。”

如何后世的天津对临清自然是嗤之以鼻。但是而今却不是这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