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七十六章 茁壮成长的资本萌芽

奋斗在大明 第七十六章 茁壮成长的资本萌芽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七十六章 茁壮成长的资本萌芽

奋斗在大明

第七十六章茁壮成长的资本萌芽

周梦臣听了,眉头一挑,说道:“竟有此事?”

“对。”陆揖说道:“我看了那些棉花,成色不大好,我看不像是印-度的棉花。”

“不管是那的棉花。”周梦臣说道:“只要是棉花就好了。”

陆揖说道:“大人英明。正因为海贸赚钱,银钱往来,也唯有银行最快。故而大部分人都愿意将银两存入银行,甚至江南银行的银票在海外都是通用的。而今江南银行开出的银票在三千万两以上。单单这一项,就获利不匪。”

“这三家官股或多或少,整合起来,收益不少,在三百万两上下。”

“还有一项特别的收入,就是台湾大木。”

周梦臣说道:“台湾大木?”

陆揖说道:“对,沿海大木,几乎已经被砍伐殆尽了,即便留了一些,也都不堪用。而台湾而今大木参天,不知道有多少。而台湾上的所有一切都归水师所有。单单从台湾采购大木,就能抵消不少水师的军费。”

“不过,真正能撑起半边天的还是商税。大人应该看见了外面的情况,上海港几乎肉眼可见的扩大,扩大除却仓库之外,就是工厂与作坊,而最多地是木材作坊。”

“造船用木头,造房子也需要木头,可以说任何地方都需要木头。上海每天都会消耗多少木材。根本说不清楚。单单是标准箱,不知道需要多少万只。每一个木箱有几个铜钱税,就是一门几十万两的赋税。因为原材料能从海外,或者从其他地方海运而来,比如说,辽东大木。”

说到这里,陆揖精神有一些恍惚,说道:“大人,我都觉得,我好像看见一头巨兽,吞吐一切货物,这就是上海。”

可以说,上海这个模式,是周梦臣提出理论。陆揖负责整体框架落实,而海瑞负责一线执行。最后才算有今日的上海。

但是陆揖本身看来,都有一些恍惚不敢相信。

因为海瑞负责的上海县衙,可以说整个大明第一流的衙门,不管是执行力,还是清廉程度。不敢说举世无双。但也没有其他衙门可比。而陆揖作为上海士绅之首,掌控着上海的潜势力。

他与海瑞之间有矛盾,但矛盾还没有大到超过上海港这一件大事。所以在上海港这一件事情上,双方还是有合作的。

双方合作之下,海瑞在经费充足之下,想恢复太

祖时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

海瑞所做的一切,已经到了大明体制之下治理能力的巅峰了。正是这种巅峰,才能做到周梦臣想要的精细化管理。才能真正的将商税,准确地说,营业税与商品税给征收上来。营业税也就是凡是开工厂都要交得钱。带有不动产税含义,就是根据工厂占地面积与固定资产,给出一个定额的税,一般不高。另外一个就是商品税,在商品出厂时候要征收的赋税。

前一个还好说,后一个就要详细的统计与调查了。否则怎么能得到准确数据。

如果按征税方便的话,就要加强前一个税,商品税干脆免除。因为按照工厂收税,方便好管理。但是周梦臣很清楚,如果这样收税的话。要么是工厂背后有人,象征性缴纳一下,要么就是背后没有人,在贪官污吏层层加码之下,关门大吉。

有了海瑞,才有了上海港工业区的空前成功。当然了,而今仅仅是棉纺业,造船业,木材加工业,还有水陆运输业。但已经给周梦臣一个大大的惊喜了。

陆揖都有一些不敢相信了。因为如果按照这个模式来看,上海赋税超过苏州,是一个没有悬念的事情。但是苏州与上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苏州是千百年积累下来的优雅士子。而上海好像带着海腥味的暴发户。

周梦臣刚刚到的时候,就知道上海今非昔比了。但是听了陆揖口中这么多数据,更是吃惊非常。

只是他内心之中,却暗道:“正希望这一切能够延续下去,不,必须延续下去。”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伏之所倚。

周梦臣虽然高兴于上海港这半年高速发展。但是他更清楚,大明是一个封建王朝。中国封建王朝不应该以狭隘西欧封建王朝来分析,具体表现出一种权力的封建。权力之下人身依附关系。

简单地说,权力是衡量社会的最终法则,有权力的人拥有一起。

财富是权力的附属品。权力本身就可以诠释为财富。

对于拥有权力的人,辛辛苦苦赚钱是他们所不耻。所谓耕读传家,是自己读,别人代为耕田而已。同样的问题,上海港距离了这么巨大的财富,没有人觊觎吗?自然不是,陆揖刚刚就说了,徐蟠,也就是徐阶的儿子,已经来过一趟了。不过被徐阶给制止了。

是徐阶清正廉洁?

不是,是权衡利弊。

周梦臣记得很清楚,

徐阶的徐家最后在松江是何等的霸道。何等的猖狂。徐阶如果真有心控制自己的家人,也不会弄成如此田地,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污名。从徐阶父亲死后,只有几十亩薄田,到徐阶最后跨府连县,松江府都装不下徐家的家产了。

如果上海港背后没有他周梦臣。看看徐蟠又会是什么嘴脸。

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此。上海模式不要说推广有多少难题了。单单说一点,越来越有钱的上海,需要一个越来越硬的靠山。如果周梦臣撑不起这一切,将来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无非是他周某人倒台,所创作的一切,被无数人蚕食殆尽。一点也不剩。

他们自然没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心思,他们甚至会有意限制技术发展。反正他们用权力垄断了一切利益,技术发展不发展,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就好像徐家,如果徐蟠大举进入上海港区。在里面占据巨大的份额,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抗税,凭什么交税。交税还不如他们老爷子说一句话。如此一来,大明从新生产模式之中没有得到一点好处。财政问题依旧没有办法解决也就罢了。

这有为之君,恐怕要开历史倒车了。

一个生产模式,不管再先进,再好。如果无意于国家,那么在国家统治眼中,就是异端邪说。

周梦臣不怕自己的学说被打成异端邪说。但是他怕,他回来一趟,做了很多事情,他的学说反而在中国之外发展开来。这不是周梦臣开玩笑,别的不说,他在九州的作为,估计已经有一些日本人捧着周梦臣的著作研究了。

日本人从来不吝啬对强者学习。

“我没有退路了。”周梦臣心中坦然。他很多年前都想明白这个问题了。内阁首辅,他一定要坐一坐的。哪怕他的下场,如夏言,张居正一样,落得晚景凄凉。很多人都感慨,一些改革家,谋国不谋身。似乎,两者是可以两全的。

但是此刻的周梦臣才知道,真正站在这个位置之前,在内心之中,愿意为自己,为国家,为历史负责任的人,是没有时间与精力对自己负责。

周梦臣从来没有如此高兴与坚定的,愿意走上争夺最高权力的荆棘之路上。不管是成是败,是否遍体鳞伤,牵连妻小。在此刻,周梦臣也下了决心,在这一任总督卸任之后,一心一意谋求京官。如果能直入内阁固然好,如果不能六部尚书之中,他必须争夺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