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七十一章 南洋的问题

奋斗在大明 第七十一章 南洋的问题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七十一章 南洋的问题

奋斗在大明

第七十一章南洋的问题

嘉靖三十八年春节。周梦臣是在平户过的。

在春节刚刚过去,借着一点寒冬的北风,周梦臣就带着大队人马。从平户出发,顺风而南。不过七日,舟山就遥遥在望了。

周梦臣这一段时间,一直在与唐顺之谈论南洋的问题。

唐顺之全程观看了,周梦臣是如何从无到有的建立起北洋巡抚衙门。

周梦臣与唐顺之谈得是南洋巡抚衙门。

唐顺之说道:“南洋巡抚衙门的建立要比北洋巡抚衙门难多了,大人如果真的有心建立南洋巡抚衙门。我固然原因当这个南洋巡抚,只是不知道大人愿意给我多少支持。”

周梦臣也明白这一点。

北洋巡抚衙门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建立起来,其实朝-鲜出了大力了。如果没有朝-鲜。周梦臣想要建立南洋巡抚衙门,不知道要多费多少功夫。有了朝-鲜,北洋巡抚的战略安全。还有很多方面都得到了缓解。

最基本的。如果北洋巡抚衙门需要,是可以在朝-鲜紧急采购一些粮食的。

这都是建立在大明势力范围之内的。而南洋可就不一样了。

大明对南洋的经营,从太祖朝的遇见挫折,暂时搁置。到了成祖朝,成祖为了证明自己继承了太祖未完成的事业。大举南下,更是直接参与了爪哇的征战。从而达到了高峰。

随即仁宣之后,一切都被放弃。大明在南洋的影响力,就失去了经营,剩下的就是纯消耗了。

不过,好歹朝贡贸易维持住了。

虽然这套体系被无数人吐槽,但是他本质上,就是花钱搞影响力的正常。与一路一带在决策思路上相差不大。但是具体执行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毕竟南洋各国虽然国家很小,很乱,甚至内部都没有什么章程。但人家依旧是一个国家。就像现代的小国一样,会因为大国力量很强大,就倒头就拜吗?特别是这个时代,力量投放是很难的。

也只有利益才能让他们愿意暂时挂一下属国的名头。

在仁宣之后,大明对南洋的经营,也就只剩这些浮于表面的经营了。

而在正德之后,这种浮于表面的经营也没有多少了。其中关键事件,就是满刺加,也就是马六甲灭国事件,葡萄牙人覆灭了马六甲。但是并没有将马六甲王室全部杀过。当然了他们也做不到。当时的葡萄牙人不过数千人,十几艘船而已。马六

甲王室有的重立旗帜,与葡萄牙人对这干,这就是佛柔。有人自称国王,投奔大明,请求大明出兵。

但是最后什么也没有求到。

如此一来,大明对南洋国家的影响力大大下降。这样的情况下,想让南洋各国将大明当成宗主国可能吗?

所以,如果大明想在南洋寻一片地方建立南洋巡抚衙门。想寻求周围国家的支持,简直是不可能。

不过,对于南方移民来说,南洋才有足够的空间接纳他们。而北洋巡抚衙门下辖的区域根本不行。

日本三千万之众,是真是假,这个不大好说。在周梦臣看来,而今的日本三千万大概有一些水分的。但是水分也不会太多。济州岛上应该有一些移民空间,但也仅仅限于济州岛上。

除非将日本人杀过,否则日本三岛上,并没有多少空间。至于更北方?且不说这年头御寒手段不多,即便有,这不是南方人所能适应的。

南洋虽然困难,却是必须拿下的。

周梦臣说道:“唐兄想要什么?”

唐顺之说道:“我的南洋巡抚衙门下辖的兵马,不能少于北洋,而且大人也要南巡一次。否则,很多事情不好做。”

周梦臣也明白,大明在南洋的影响力,不能说从头开始经营,也差不了多少。不过好歹还有一些残余。只要大明强大的兵力在南洋耀武扬威一番,之前的积威还能找回来一些。

周梦臣说道:“我已经离开数个月,短时间是不大可能南巡了。如今没有问题的话,今年下半年,当北风起的时候,我会南巡南洋各国。宣示天朝军威。”

唐顺之说道:“那我先行一步,到南洋经营,也算是为大人打前站。”

周梦臣微微一愣,说道:“这么急?”

周梦臣之所以等半年之后,才准备南巡,不仅仅是他要负责江南的事情,不可能一直不留在江南。还有一个原因是要关注水师的军心士气。

这一次北巡,水师几乎没有派上什么用场。不过是做一些护送,运输的任务而已。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在外好几个月了,虽然在这个时代航海一趟,数个月不着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周梦臣也不能太不近人情了,要求水师将士,过家门而不入。

还不如让他们修整一段时间。

毕竟作为国家战略经营一片区域,动则数十年上百年才能有结果。区区半年其实并不碍事。

唐顺之说道:“不是我急,

而是百姓急。有些人连一日都熬不过去,岂能不急?”

有些事情,亲眼看见,与道听途说还是有差距的。

周梦臣虽然知道东南,特别是江西,福建两省人口稠密。产生了种种问题,比如赣南地区,不管怎么围剿都围剿不清的盗贼。还有福建人一拨又一拨的跑海,有成为海盗的。有的一去不复返的。

更不要说,福建的溺婴现象,更是冠绝天下。不知道多少女婴一出生,就被父母所杀。甚至福建人断袖之癖最多。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的原因。

但是,知道这些与看见这些还是有区别的。

唐顺之南下平叛是真真切切地走了一遭,不惜性命,深入山贼之中。才真正感受到了民生疾苦,从而制定政策,安抚百姓,将赣南山民与张琏乱匪分割开来,才能让戚继光在一年时间内平定的叛乱。

否则,就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了。

可以说,平张琏之乱,唐顺之虽然没有指挥打仗,但是功劳还在戚继光之上。

正因为如此,唐顺之亲眼看见百姓如何在山中挣扎求生。一个个山民,如何在深山老林,悬崖峭壁上开辟出一点点田亩,求一点点收成。有看到,人命是如何的不值钱,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彼此之间生死相争。

这种残酷惨烈的生存方式。更是明白,赣南百姓为什么二三十年间,必然造反一次。这背后的惨烈逻辑。

要知道,中国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造反的。

如果没有解决办法也就罢了,而今唐顺之看到了解决办法,所以他内心之中急。每拖半年,就会有不知道多少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死,每拖半年,就有不知道多少女婴被父母溺死在水缸之中。

所以,等不了。

或许提前半年也救不了多少人。毕竟刚刚展开的南洋开拓,哪里那么容易有结果。第一波必然是试探性地。

周梦臣叹了一口气,说道:“唐兄有此意,我自然也会成全。不过,南洋巡抚驻地要在什么地方?可曾选好?”

这也是一个问题。

因为南洋要比北洋范围上大太多了。而大明在南洋的种种经营,也都荒废的差不多,也没有什么有利的战略支持点。似乎选在什么地方都行,同样,也似乎选什么地方都不行。并没有什么区别。

没有济州岛这样,能被周梦臣一眼看重的地方。选择南洋巡抚衙门的驻点,也就成为周梦臣与唐顺之讨论过很多次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