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七章 回京的想法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七章 回京的想法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二十七章 回京的想法

第二十七章回京的想法

周梦臣什么时候合适在京师,什么时候合适在地方?在于周梦臣的体量。

当年周梦臣在京师,不过一小喽啰而已,京师水深,一个不好,就卷进旋涡之中,从而死无葬身之地。而今日之周梦臣,已经体量很大了。大到即便不在京师,京师的旋涡,他也逃不过。

而且周梦臣党徒们都需要,且希望周梦臣回京。

周梦臣遗留在河朔省的势力,支持周梦臣的关学一脉,山西晋商们,以及到了辽东的杨博,还有分散在九边之中的大同一脉。还有周梦臣留在江南,浙江,福建的旧部,等等,这些人都需要一个在京师为他们说话的人。

甚至如果,周梦臣长期在京师没有影响力。那么这些人很可能会渐渐的散去。

没有人会一直追随一个在仕途上对自己没有帮助的靠山。

这很现实,而政坛上就是这样现实。

而周梦臣在地方势力已经够雄厚了,大明两京十四省,六七个省之中,周梦臣就有影响力。再加上天然是周梦臣阵营的湖广一脉。

周梦臣地方势力足够他在中枢站稳脚跟了,甚至已经到了极限了。

大明朝廷也不可能,让周梦臣在地方树恩太过。到了周梦臣的势力遍布十四个省份。而在京师却没有位置,那岂不是逼人造反吗?

朝廷不会这样做的。

周梦臣如果不能回京,很可能就是在某一地长期担任总督。这也不是周梦臣想要的。

“只是该如何回京,又在京师谋求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六部尚书之中的那一个?”周梦臣想了一会儿,就将心思放在眼前的事情上了。

他回到上海之后,就令徐渭写了一封奏疏,直入大内,随即也发动起来江南士绅,很多江南士绅对倭寇也是深恶痛绝的。愿意在这一件事情助一臂之力,同时周梦臣还通过密奏,给嘉靖上了一封密奏,一方面也强调了,不进攻日本,将日本打疼,不可能终结倭寇。甚至点明了,大内氏,与岛津家是暗中支持倭寇。其次,强调了日本与大明的金银比,在大明金银比,在一比十,一比十一,甚至最多的时候,到了一比十二,十三。而日本金银比,在一比六一比八。这其中的利益太大了。

这就是东洋贸易最大的利润源。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暗示,只要打赢日本,这利润就是大内的了。

然后周梦臣就只能等消息了。

毕竟,他能做的都走了。

而周梦臣的工作都是卓有成效的。

徐阶看了周梦臣的奏疏,也只能轻轻一叹,不说什么了。

无他,徐阶是松江人。松江在周梦臣的手中,有了极大发展,虽然松江最繁华的地方,也从松江慢慢转移到了上海,但是对松江士绅来说,区区县界是挡不住他们的。

上海聚集了这么多人。自然能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这些利润不仅仅被上海陆顾两家分了,还被松江其他士绅给分了。而且松江作为被倭寇祸害最厉害的地方。松江府的对倭寇厌恶是最深的,在征日这一件事情,为周梦臣摇旗呐喊也是自然的。

徐阶虽然是内阁次辅,也不能自外于家乡父老。他即便当了首辅,又能坐几年?但是徐家今后,是要与家乡父老长长久久的相处的,他今日太过无情,现在没有什么。但是将来他退下来,有些事情就不好说了。

所以,徐阶其实想压一压周梦臣的。

周梦臣风头太盛了,倭寇从嘉靖二十几年开始闹,而今有小十年了,一直是断断续续的。而今却被周梦臣干脆利落的搞定了,而张琏之乱,在京师也是觉得危险之极,朝廷还没有决策,周梦臣这边已经拿出办法,短短一年时间,张琏就授首的。

须知,大明在平叛这种事情是很有经验的,这种穷山恶水的刁民,打上几年都很正常。

周梦臣对自己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满意,觉得没有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却不知道很多人都已经吓得惊掉了下巴。

而在朝野之间,已经有人称周梦臣有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岂不是要让周梦臣回京吗?

这不是徐阶想看到的。

另外周梦臣这一系列功业,再加上顾应祥建立起一整套期刊体系,已经渐渐发挥了作用。周梦臣功业更是给周梦臣的学说增光添彩。

如果周梦臣在苏州的讲学,仅仅是当门一脚,踹开了江南学术界的大门,而今发展,周梦臣的气学,在江南已经有位子,而这位子虽然靠后,但是江南士子都知道有这一号人了。

而心学与气学之间的矛盾就更加深了。

好在学术争端,大家不至于动刀子,更多是暗潮汹涌。辩驳不断,甚至周梦臣有时候也写文章,反驳一些对方的观点。

气学这里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纸媒体系。而心学那边原本的讲学效率太低了。而今,他们也想建立一套学刊。徐阶也不得不为这一件事情出力。

这样一来,徐阶的压力很大。

徐阶也知道,他与周梦臣最后必然是敌人。很有可能,他与周梦臣之间的关系,就是夏言与严嵩,严嵩与他的翻盘。毕竟谁都看出来,嘉靖是决计不可能,让一个人独揽内阁大权,内阁之中必然有一个制衡你的人。

再加上徐阶与周梦臣从学术理念,到政治理念都有冲突,没有严嵩双方能合作才怪。

徐阶不愿意与周梦臣撕破脸,但是若有若无的敲打,却还是有的。

只是这一件事情上,他却不能发声。他想了想,一个字也没有批。转给严嵩了。看严嵩什么意思。

而严嵩年纪大了,明年就是严嵩的八十大寿,他的精力越发不济了。所以这奏疏都是严世蕃处理过后,拿给严嵩看的。甚至有时候严世蕃都不看。

比起严嵩的谨慎,严世蕃就猖狂多了。

他将奏疏带回了自己家中,与幕僚一并参看。须知将内阁文书带回家中,是大罪。也是大忌。就好像在政府工作人员,将机密文件带来家是一样的。

只是严世蕃从来不在乎这些,严嵩不倒台,也没有人看拿这一件小事来为难严大公子。

很快,徐阶递过来的文书,就被罗龙文发现了。

罗龙文见了,立即递给了严世蕃。

严世蕃靠着美人的酥胸上,斜着身子,拿着奏疏,瞄了两眼,忽然正起身来,说道:“好一个周梦臣,你可算是落在我手上了,日本乃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敢如此口出狂言,霍乱祖制,这一次非要你脱层皮不可。”

“你立即将这消息放出去,都察院的人也该发力了。让他们给周梦臣一个好看。”

严世蕃对周梦臣可谓是恨之入骨。

周梦臣在江南从来没有给严党一点面子,不管是赵文华,冯化龙,还是阮鄂。特别是阮鄂案,成为徐阶手中的武器,让严党这边被动之极。

严世蕃一直想找周梦臣的毛病,但是发现,周梦臣或许有问题,但是周梦臣连战连捷,能够迅速平定江南局势,那么他就扳不倒周梦臣。

军功就是周梦臣的护体金身。周梦臣只要能扫清倭寇,安顿地方,即便有一些小问题,朝廷也不会多管的。

所以严世蕃一开始就没有想搞掉周梦臣,而是给周梦臣一个难堪而已。因为他知道,这一点点问题,顶多让周梦臣吃一些训斥,无碍大局。

不过,能出一口气,对严世蕃就已经足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