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一章 俞大猷到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一章 俞大猷到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二十一章 俞大猷到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一章俞大猷到

如果说,戚继光这边战事结束。为周梦臣腾出很多人力物力之外。那么俞大猷的到来,就等于给了周梦臣一个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

毕竟,如果战事在陆地上,周梦臣自己都能搞定,而在海上,周梦臣固然做了很多的研究,依然不自信能够指挥一场海战。

因为海战的不确定因素比陆地上多太多了。周梦臣对自己还是没有信心,其实他对战事本来就不是多擅长,在大同是赶鸭子上架,而今有选择,何必自己上。自己又未必能做好。还是交给对此有经验的人比较好。

这个人自然是俞大猷。

俞大猷接到军令之后,立即从台湾赶过来。

周梦臣见了俞大猷,并没有直接说倭寇的事情,而是说起东海水师的事情。毕竟这一年之中,周梦臣对东海水师投入,几乎是不不遗余力地。

俞大猷说道:“而今东海水师有一号福船四十艘,二号福船六十艘,三号福船一百艘,另外有其余各式船只七十八艘,至于小船不在其列。总计二百七十八艘,作战人员总共有三万五千人。除此之外,还有东海五卫,澎湖港,舟山卫,等十处卫所,总计兵力五万之众,下辖老弱妇孺,有三十余万。”

周梦臣听了,说道:“好。”

这一句好,是真心的。

在他来江南之前,大明的船只分散在各个卫所之中,总体上都比倭寇差很多。而今东海水师虽然整体数量上,好像没有增多。但是实际上战斗力飙升。单单一号福船四十艘,就有两千多门火炮。再加上其他船只的火炮,还有岸防火炮。周梦臣自信,这一支舰队,即便放在西方,与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也未必不能碰一碰。

这支船队,就是周梦臣的安全感。

周梦臣问道:“东海五卫的情况怎么样?”

俞大猷说道:“东海五卫。而今已经有了产出,主要是木材,樟脑,还有一些粮食,可以供应军中。”随即俞大猷给周梦臣讲解了东海,也就是台湾的现状。

去年,周梦臣从福建回苏州,而俞大猷就直接进攻魍港。林凤见大势已去。就立即投降了。

随即俞大猷就改魍港为望港,因为从这里向西,就是福建,也是大多少人的家乡。在望港分配下三卫,分别为东海中卫,东海左卫,与东海右卫。安置了十万百姓,并选出一万五千青壮,作为士卒。俞大猷本来想在望港驻扎舰队,但是发现望港耕种条件不错,但是作为港口条件就不大好了,河流

淤泥太厉害了。毕竟到后世才几百年,魍港遗址只能去完全不靠海的地方挖土了。

随即俞大猷又在台北,台南两地建立了,东海前卫与东海后卫。这两地未必与后世的台北台南完全融合。毕竟俞大猷要的仅仅是港口。不过,两地天然良港,本来就不多。未必不是对应的地方。

在此之后,俞大猷就坐镇望港,亲自指挥军队开垦荒地,在原本魍港土地的基础上,又开垦十几万亩土地,并且为了这些土地,与大肚王国,狠狠打了一仗,结果自然不用说。

甚至俞大猷都没有上报。就好像一场狩猎一般。有什么好意思说。

从此俘获不少土人。俞大猷将这些土人组织起来,开始修建城池与水利工程。

以至于俞大猷长期坐镇望港,而望港也成了东海水师后勤基地,与行政中心。

而今周梦臣召俞大猷过来,俞大猷就是从望港过来的。

周梦臣听了俞大猷报喜,问道:“仅仅凭借此事,将来俞总兵功业,未必在开漳圣王之下。”

俞大猷听了,红光满面,说道:“还是大人指点,否则我也会起畏难之心。如此大事就做不成了。”俞大猷并没有告诉周梦臣,整整一年,死在台湾的人,不分老弱青壮,已经有万人之多了。更不要说不道多少土人在艰苦的基础建设之中丢掉了性命。

如果真正算人命的话,周梦臣的移民计划,已经死了三四万人了。

只汉人占的比例不多。

他也没有告诉周梦臣,其中有几次下面的人哗变,甚至俞大猷亲自出手平定下来的。这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辛苦,本就是应该的,没有必要向上面说。

总体上,周梦臣的心,其实比古代人心软。原因也很简单,后世的孩子亲眼见过死亡得太少了。即便出席丧礼,也没有亲眼看到一个人死。

而在明代看见死亡的几率太高,家中兄弟多,但是有很多都是立不住的。也就是小时候与你一起长大的伙伴,在你成年之前,会死上好几个。甚至更多。

见管这种情况,对死亡的承受能力,也就强大许多,现代见到一个人死,立即就能同理,如果这个人因为自己而死,甚至能内疚到自杀。但是对古人来说,这太过矫情了。

因为这样的事情常有发生。

邓城与俞大猷是生死好友,邓城死后,俞大猷固然伤心,却一点也不妨碍他做正事,因为他自己伤心也没有什么用,他能做到,也就是将邓城的两个儿子,当成亲生儿子一样。培养出来,让他们光宗

耀祖,也算是报与邓城生死之交了。

生死之交尚且如此,对于这些海盗出身的俘虏,俞大猷虽然也有宽容之心,但如果谁犯到他手中,他也会法不容情。

周梦臣不知道,台湾开拓居然有这么大的代价。在这里稍稍疏忽了,到了很久之后,他才知道。他当时就想,如果他知道代价如此巨大,当时也不知道会不会下定决心。

周梦臣又询问了一些水师的其他问题。俞大猷一一回答。周梦臣忽然正色说道:“倭寇起因,固然有我朝内贼,但多有倭寇,我堂堂天朝,岂能有辱于小国,此仇必报,然茫茫大海,非用水师不可。东海水师可以承担这一件事情吗?”

俞大猷立即起身行礼说道:“请大人放心,东海水师决计能远航日本,覆灭日本所有的船只,只是水师各卫固然堪战,但比不上浙军与闽军的。所以岸上的事情。就力不从心了。”

“放心。”周梦臣微微一笑说道:“我不会让水师上岸的。只是你说到底有几分把握。须知军中无戏言。”

俞大猷说道;“日本船只简陋,火炮今后没有,虽然在肉搏战上,有几分造诣,但是而今的海上,早就不是依靠手中刀枪打天下的时候了。故而,大船胜小船,大炮胜小炮,日本的水师,灭之易如反掌。”

“好。”周梦臣说道。他随即将一分文书递给了俞大猷。是关于新倭南下的事情。俞大猷看了,眼睛微微一眯,丝丝缕缕的杀气,从他眼睛之中冒出来。

周梦臣见一条看完,说道:“而今有信心,灭了这些新倭吗?”

俞大猷说道:“只要能遇见他们,我有十足把握。但是,”俞大猷微微一顿,说道:“这情报太简单了,甚至说简陋,说他们要来,根本没有说什么时候来,从哪里来?”

“水师纵然有无数手段。也用不上了。”

“这不是正看你俞大将军的手段吗?”周梦臣说道:“我什么都给你做了,要你如何?”

俞大猷听了,顿时不说话了。他又细细看了一会儿。沉思了一阵子,忽然抬头说道:“大人,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他们还会走长崎舟山航线,东海水师集结在舟山,足够拒敌。只要查明他们的所在,剩下的事情,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自从去年清扫海盗之后,沿海百姓才过上几个月的太平日子。”周梦臣说道:“我不要水到渠成,我要万无一失。”

“知道吗?”

俞大猷深吸一口气,说道:“下官-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