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四章 市场与原材料产地

奋斗在大明 第四章 市场与原材料产地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四章 市场与原材料产地

奋斗在大明

第四章市场与原材料产地

解决棉花的供应问题,一方面自然从内寻找。这让周梦臣一下子想起了江北大片空置的土地。这其实也是实业状元张謇的办法。张謇在江北就种植了大量地棉花。不过,张謇是将沿海荒滩开垦成为棉田。而周梦臣是想将大面草荡开垦成为棉田。

要想这样做,就要先解决盐业问题,将煮盐制,改变为晒盐制度,从而让盐业生产不需要大量的燃料,这些草荡才能名正言顺的被开垦。但是这又要涉及盐政的问题。而盐政正是严党的钱袋子。

周梦臣没有干掉严嵩之前,想都不要想了。

虽然而今严嵩大不如前,却还不是周梦臣现在可以撼动的。

这个计划只能搁置了。

从国内找棉花,是不行了。但是从国外找棉花却是可行的。天竺地棉花产业在周梦臣印象之中,也是相当可以的。虽然周梦臣不知道这这个时代的天竺棉花产业怎么样。但是他下意思觉得,天竺棉花产业也是有一定的规模的。

毕竟从棉花传播的历史上来看,天竺棉花的种植历史要在中国之前。棉花在中国成为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其实还是在太祖皇帝强制推广之下才形成的。

而天竺种棉花的历史有三千多年,应该一定有棉花产量的。

只是这也是远水追不了近火。

毕竟,从天竺将棉花运过来,要解决很多问题,军事外交航海运输等等。

这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

不过,周梦臣内心之中也有一点点的暗暗欢喜,因为如果这一切顺理完毕之后,棉纺业的产量将会爆炸般增长,到时候,不用他提醒,尝到海外市场与原材料甜头的大明士绅,都会自动成为对外扩张的支持者。

对外扩张,不仅仅要有大义,也要有利益。

周梦臣内心之中转了几个圈,说道:“藤公公请放心。在上海建厂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海运将山东地棉花第一时间运过来,一定能补上你的缺口。”

藤祥微微一笑,其实他并不相信周梦臣能给出什么帮助,其实,他也没有那么困难,虽然开工率不足,但是效率提上去,也是有些赚的。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他说道:“这就指望周大人了。”

周梦臣只能搪塞一下。

“藤公公。”海瑞大声说道:“在下乃是上海县令,织造局在上海日赚千金,却没有一分

商税上缴县衙。而且织造局门槛太高,今日才借总督大人的光上门。”

藤祥说道:“我织造局直属大内,从来没有听过有交税之事。”

海瑞说道:“藤公公,这大同光禄寺下属的大同工坊,却是一文不少的交税。天下乃大明之天下,大同那么能够交税,藤公公为什么不能交税?”

藤祥听了,微微一愣。他看向周梦臣。

周梦臣也有一些不好意思。他也没有想到海瑞忽然这样开口,弄得好像,周梦臣指使海瑞一般。

毕竟大同那边的事情,周梦臣与藤祥都是当事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那是一次与大内的分肥,大同的做作坊是周梦臣弄出来。不是特例。

不过,藤祥看在周梦臣的面子,微微一笑,说道:“好吧,海县令,你去找账房吧。不过,不要得寸进尺。”

海瑞立即向周梦臣行礼说道:“谢过公公,谢过大人。”

海瑞这一说,几乎将这一件事情给钉死了。让周梦臣有一些哭笑不得。认也不对,不认也不对。只能含糊点点头。

周梦臣本来准备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好好看一下织造局。不过,这个时候,一个人进来,在徐渭耳边轻轻说了几乎,徐渭立即上前,在周梦臣耳边说了几句。周梦臣一愣,说道:“此言当真。”

徐渭说道:“想来没有人敢这报假消息。”

周梦臣顿时大喜,说道:“藤公公,现在有事,我先走了。”

藤祥说道:“不知道有什么好事?”

周梦臣微微一笑,说道:“我也不瞒你,下南洋的船队回来了。”

所谓下南洋的船队回来了。是周梦臣从福建回来之后做得一项决定,那就是派人下南洋。特别选谭纶作为使臣。如果不是周梦臣出京的时候,有处置海外的权力,这一件事情,他也不可能做的。

之所以如此。周梦臣也是为了开海做准备。

虽然周梦臣已经计划了,从上海为第一批,然后依次开放,宁波,泉州,广州,等三个港口。然后再开放登莱,温州,台州,福州,漳州,钦州。等港口。至于天津开放与否,就需要周梦臣与朝廷好好商议了。

毕竟一来,周梦臣虽然是六省总督,但是天津是不归周梦臣管的。二来,天津是北-京的屏障,抵抗海上的侵袭,这种保卫北-京的防线。都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天津能否开港,政治意味是非常重的。周梦臣

也只能听中枢决定了。

开海,一方面是放大明内部士绅出海,并放宽一些规定。比如大明规定,一般在海外待上三年,就自动取消了大明国民的身份。这就是防止一些百姓长期滞留海外,当然了还有一些小农意思。将人作为根本,也是征收赋税的主体,担心大量百姓外流。

如果是在后世,这一条倒也无妨。毕竟现代交通,已经将地球缩小了。而这个时代,帆船跑一趟远航。一个不小心就是好几年,再等信风,等洋流。一趟两三年是很正常的。

一个不小心,就要超过归期了。

还有对船只的限制,只能用三桅船等等限制。全部取消了。大家可以自由的出海。

另外一方面,也是放开对外国商人的限制。之前,外国商人有很多限制的。葡萄牙也就是佛郎机,也不是一到大明就骚扰沿海当海盗的。这倒不是给西方海盗洗白。而是他们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劫掠这种事情,获得货物的成本其实很高的。而且还有数量限制。

而如果能正经通商,利益是相当大的。

但是他们在正德年间派了使臣火者亚三到京师。这位火者亚三为了完成使命,拼命地讨好正德皇帝,正德皇帝又是一个爱玩的。自然对这个火者亚三给是宠信。

只是这位火者亚三,完全弄不懂大明的政治生态。

于是,他有多拼命讨好皇帝,就是再多拼命地得罪文官。因为在文官眼中,这人简直奸佞小人,引君向恶。这岂能容他?只是正德又岂是好劝的?不能将火者亚三驱除开来,但是对火者亚三想做的事情,他们集体不愿意做。

正德皇帝对火者亚三的感情其实也不深,不过觉得一个玩伴而已,更不要说,佛郎机人没有给大明打招呼,就灭了满刺加。所以也没有积极推进。不愿意因为这一点点小事,与文官们再闹一场,毕竟彼此之间,已经闹了好多场了。

于是火者亚三,得了不少金银赏赐,只有通商这一件事情迟迟搞不定。

紧接着火者亚三的噩梦就发生了。正德皇帝死了。

前文也交代过,在正德皇帝死后,嘉靖皇帝继位之前,大明皇位空悬一百多日,而杨廷和在这一百多日之内。做出一番堪称政-变的举动,外四家军,已经正德皇帝留下的武将,全部被干掉了。火者亚三作为正德皇帝宠臣,自然也在清理之内。还好他有一个外交使节的身份。这才仅仅落一个驱逐出境的待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