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暂代巡抚汪道昆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四十四章 暂代巡抚汪道昆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四十四章 暂代巡抚汪道昆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四十四章暂代巡抚汪道昆

徐渭的文字,那是倚马可待。片刻之后,洋洋洒洒数千字,已经写出来。周梦臣扫了一眼,就令徐渭用印,然后以八百里加急发往京师。

徐渭说道:“阮大人,你而今是嫌疑之身,还是闭门待参吧。”

大明朝廷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当大官遭受到弹劾的时候。就要放下手中的事务,等待弹劾的结果。不过,这一般是京官享受的待遇,因为这里说的弹劾,一般是言官的弹劾。

但问题是周梦臣有左都御史的加衔。也就是周梦臣手中有监督与弹劾的权力。

这也是很重要的权力,几乎上所有巡抚总督都有都察院的加衔。就是为了行驶对下属管理的权力。

阮鄂只能在即个士卒的护卫之下,踉踉跄跄的离开了。他被软禁了。

周梦臣说道:“徐先生,这一件事情交给你了。今后每三日,就要有一封弹劾文书。将阮鄂在福建的所有事情,都给调查清楚。一件也不能少,我不相信,他真是清清白白的。”

周梦臣很清楚,朝廷的决议就是内阁的决议,很多时候嘉靖是不会管这些事务的。阮鄂是严嵩的人。周梦臣这样的手段,未必能得到他想要的结果。所以,周梦臣要将这一件事情做成铁案。

大明官场大概除却海瑞,没有一个人经得起细查。即便是周梦臣也不行。周梦臣自然没有贪污,但是他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越权的行为。而且很多账目,他也说不清楚。

毕竟,如果大明规章制度对周梦臣一切行为都有规定。那周梦臣也不用变法了,周梦臣的很多东西,都是新鲜事物,还谈不上对与错。

阮鄂既然该严世蕃送了重礼,周梦臣就敢肯定阮鄂一定是有问题的。毕竟除非阮鄂是变卖家产,否则他决计聚集不起让严世蕃看得起的重礼。甚至他即便变卖家产也未必能积攒这么多的财物。

那么这钱从什么地方来的?

周梦臣不用想都知道。

这是大明官场的现实。很多事情周梦臣也不好管,毕竟上上下下这么多在。周梦臣总不能将江南官场所有人都换一遍吧,但是周梦臣自己挑选的官员与弟子,不敢要求多廉洁,但也不过分,真要是贪得无厌之徒,周梦臣自己都清理门户了。

和光同尘,不代表什么都不知道。

既然阮鄂如此蹬鼻子上脸,就不

要怪周梦臣用放大镜一点点的考察阮鄂了。周梦臣就不相信,真正铁证如山,严嵩还怎么保?不要忘记,他是从徐阶那边跳过去的。在政治上条船是大忌。所以叛徒必须死。周梦臣送上如此完美的把柄,徐阶即便而今与周梦臣关系疏远了不少,也不会下手的。

毕竟,不管周梦臣与徐阶之间有多大的隔阂,在严嵩死之前,双方是闹不起来的。

好一阵子,周梦臣才算是出了这一口恶气。

不过,对于周梦臣来说,阮鄂的事情不过是一个恶心人的小插曲。他在福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所以他立即召见汪道昆。

周梦臣见了王道昆也不废话。直接说道:“阮巡抚这一段时间,不能理事,福建事务暂时由你代理,有没有信心。”

汪道昆微微一愣,说道:“请年兄放心,福建的事情我定然担起来。”

大明在地方的行政机构,其实是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后来又有了巡抚掌管地方事务,如果用现在的官职比较,汪道昆就是排名比较靠后的省委。如果按照寻常惯例,汪道昆要先担任一任布政使,才能问鼎巡抚。

因为巡抚在组织上,并不是地方官,而是隶属都察院,是朝廷京官一员,作为外派人员。

这个处置方式,就好像省委书记一般都中央委员一般,虽然在地方,却是中央大员。

所以,从地方官到巡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

一般人跳过这么门槛,就耗尽了终身的潜力,最后也就是以巡抚任致仕了。

所以周梦臣这一个暂代,让汪道昆省去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即便今后汪道昆不能接任福建巡抚,他也是当过巡抚的人了。今后在安排上,是截然不同。更不要说,周梦臣的面子在,只要汪道昆有功劳,很有可能去了这个代字。

所以,这个时候,汪道昆怎么可能对周梦臣说我不行啊。那就是吐血,也要接下来。

周梦臣说道:“我常在江南,对福建的局面不了解,之前所有的情报,也都是说福建局面一片混乱,而今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还请汪兄指教。”

周梦臣既是询问,也是考察。

在大明这个局面之下,不结党不行。没有自己的帮手。在朝堂上是会被人给吃掉的。但同样的,周梦臣即便结党,也希望自己身边的都是能力出众之辈,而不是一群酒囊饭袋。

毕竟,周梦臣结党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是要做事的。如果身边都是一群猪队友,那么,周梦臣光处理他们的事情都处理不完。

虽然周梦臣对汪道昆接触毕竟少,但也知道,他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但是此刻还是要细细问一问。或者汪道昆在其他方面不是无能之辈,在政务之上就不大行啊。毕竟人有所短,也有所长。

不过,汪道昆一开口,就安了周梦臣的心。

汪道昆说道:“以我看来,福建局面纷纷扰扰,有内因与表象。内因在于海禁,大明两京十四省,受到海禁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福建,在前宋之时,福建海商甲于天下,时代航海不绝,朝廷一纸文书,这又岂能禁止,即便能够禁止一时,又能够禁止一世吗?”

“福建大多少问题,都是因此事而起。福建地狭民愁,天下溺婴之俗,以福建为最重,非父母不爱子,而福建百姓不能不能承担。”

“八山一水一分田,也就是沿海有一些平地。多年以来人口滋生,可以说耗尽了地力,以至于山则茶山,丘则梯田,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地方是从来没有看过的。百姓深入深山老林之中,不过求一生计,然后福建土地不多,粮食不丰,多赖于外部输入,走陆路则山高水远,损耗太多,必走海运。而且买粮食必须用钱。福建的钱从什么来?”

“茶叶,药材,铁,糖等等,这些东西远销东西洋,然后换回粮食。”

“而海贸一段出了问题,则各种货物滞销,百姓不得食,自然呼啸而起,聚集山中海上,为求一生而已。有不肖之辈,狼子野心,方有这海贼山匪之论。说到底,海贸乃福建之血脉也。无海贸则无福建。”

“这才是福建的根本问题。其余的问题都是表象。”

周梦臣听了,一时间也陷入深思了。

说实话,他对福建跑海这一件事情,印象也是很深刻的。即便到了近现代,福建人也是海上最活跃的人群之一,但是为什么福建一定会跑海,能归纳为传统影响。但汪道昆这一番话,才给周梦臣最新的视角。

果然,一切的问题,说到底都是经济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福建作为大明开国之后,少有几个没有经过战乱的省份。不,应该说是,从前宋以来就是少有战事的地方,除却元宋易代,元明易代,福建都没有多少战火,这么长时间的太平之下,人丁滋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