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捷之后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捷之后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捷之后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二十六章大捷之后

为了这一件事情,俞大猷正准备写文书禀报周梦臣。却不想第二日,他的文书还没有到。周梦臣就到了上海港。

这么大的战事,可以说周梦臣的一场豪赌。

他怎么可能坐得住啊?

说实话,如果周梦臣不是考虑到而今身份不同了。他在大明朝廷之中,也算重臣了,不再是当初小小巡抚,否则周梦臣他都准备自己坐镇水师。

而今的周梦臣上船,起到的仅仅是反作用。

虽然周梦臣最后没有决定上船。但并不代表,周梦臣不关心这一件事情,他在俞大猷出海之后,他就预计,即便打过仗之后,俞大猷本部也不会回到镇江了,估计是要回到上海港。

所以他在船队离开之后,就沿着长江东进,不是坐船,而是骑马。

不坐船是为了安全考虑,毕竟长江上的战事,到底是什么样子还不好说,而今大明的水上兵力已经都压在这一战上面了。根本不可能有了护卫周梦臣的兵力,而为什么不通过其他水道,比如从运河到太湖,从太湖到吴淞江。

是为了时效性。

一旦战事有了结果,沿江各地是最容易知道的。而在其他地方就要慢一点。

于是,周梦臣拿出当年,策马征战的精神头,一天一夜,就从镇江狂奔到上海。

在没有来到上海之前,他就已经听到的胜利的消息,更是喜不自胜。

这一战的意义,在此之前,已经说过不知道多少遍了,这里也就不再多说。总之一句话,这一战打赢了,海上的局面就打开了。周梦臣一高兴,也顾不得大腿内侧火辣辣地疼。

直接来见俞大猷。

然后让俞大猷带领参观参战的船队,并接见所有参战的将领与士卒。

俞大猷对周梦臣的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之前他在周梦臣面前,多有几分桀骜之色。而今却变得毕恭毕敬起来。

寻常人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恨不得翘尾巴。但是俞大猷不一样,俞大猷之前对周梦臣的态度,其实是对以周梦臣为首,一大批文官的失望。毕竟俞大猷从军三十多年,提过不知道多少建议,即便俞大猷而今回想,也觉得是真知灼见,如果按他的意思办,事情必然不同,但是俞大猷多次提出意见与想法的下场,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贬官。

为什么?这就是大明文武结构了。

在大部分文官哪里,战略战役的决策权是要文官手中的,怎么打?在哪里打?打谁?这都是文官老爷拍板的。哪里有区区一个武夫说话的份?俞大猷越是秉承忠君爱国之念,提出自己的计划,就越是被打压。认为俞大猷是越分言事,也就是不该你管的事情,你乱说话。、

武将只需做一件事情,听命,冲杀。就行了。

但问题是,俞大猷也认死理。来翻开大明律,看看那一条不需武将商议军事了?

这就是俞大猷一直与很多上司都混不到一起去的原因。

但是周梦臣却不一样。周梦臣给了俞大猷最大的重视,几乎是将全军的胜负,都压在俞大猷身上了。这种被信任的感觉,让俞大猷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对周梦臣自然与之前不同。

事实证明,其实谁都知道该如何矮下身段,大部分时候都是对方觉得你不值而已。

周梦臣用了一个上午,接见所有将领与伤员,询问战情。随后又与俞大猷,以及自己的幕僚们商议奖赏之事。毕竟,如此大胜如何能不赏赐?

周梦臣从江南银行里拆借了二百多万两,足够赏赐了全军了。

下面各级将领还好,这战影响虽然大,但毕竟是一个击溃战,斩首俘获都不多。斩首不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海上作战,即便有所斩获,也都扔进大海之中了。哪里能将人头砍下来啊?

所以,除却俞大猷之外的封赏,他们都是只是加官,赏银子就行了。

唯独俞大猷的是单独一档。

周梦臣也单独与俞大猷说道:“我已经提议你封爵了。只是能不能成功,我就不知道了。”

俞大猷立即行礼说道:“大人有此心,属下已经感恩戴德了。属下也知道,自己在兵部之中仇人太多,这一件事情多半是成不了的。但是依然感谢大人。”

周梦臣其实也知道这一点。

俞大猷的功劳够不够封伯?在周梦臣自己看来,都是两可之间,如果俞大猷将汪直的人头拿来,那二话不说,一个伯爵,周梦臣去给他争,大不了去兵部拍桌子瞪眼睛。

作为上司,为下属争取该有的待遇,也是必须的。否则谁跟你干啊?

奈何俞大猷没有汪直的人头,甚至连有名有姓的倭寇头目的人头都没有。在大明记功体系之中,自然就等而下之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俞大猷人缘好,花花轿子人人抬。那么也好办,奈何俞大猷是一

个刺头,上上下下几乎都得罪了。

这一关就不好过了。又没有不公平到,周梦臣能为他出头的地步。

周梦臣也不好办。

听俞大猷这么样说,周梦臣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其实也担心俞大猷闹脾气,在周梦臣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俞大猷都是不可替代的。大明有没有合格的水师将领,定然是有的,大明富有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才。

其中定然有善于水战的人才。

但是奈何挑选人才,也是需要成本的。总不如而今现成的人才。

用骑兵的人才,周梦臣夹带里有一大批,周尚文留下大同精骑之中,有很多好苗子,在周梦臣培养下都成才了。其中最出彩的自然是马芳,但是马芳也不是不可替代的。至于其他方面的人才,也有很多。唯一在水战之上的人才,周梦臣夹带里面也只有俞大猷一个了。

而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周梦臣在江南所要依仗的更多是水师,而不是陆军。

周梦臣对俞大猷自然有更多的偏爱与包容。

周梦臣说道:“你既然这么说了,我也就放心了,放心,你的军功在这里放着。爵位我不能保证,但是能够保证的是,爵位争不过来,其他的兵部都得给我加倍。他们不敢不给我面子。”

俞大猷心中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何感想。一直以来,他即便能打,在军用物资上面,在奖赏方面,等等方面都是靠后的。别的不说,历史上俞大猷的功劳并不比戚继光差,但是平倭之后,俞大猷根本没有走出福建,而戚继光却到处任职,名声赫赫。就在于两个人,一个上面有人提携,一个上面没有人提携。俞大猷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特别优待的感觉。

俞大猷感动之余,却说了一些扫兴的话,说道:“大人对我厚待,属下都明白。只是而今之计,最重要的不是我俞某人事情,而此战之后,该怎么做?汪直败退之后,正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正是趁热打铁,平定舟山,将汪直驱赶出海的时候,末将请大人成全。”

周梦臣听了,心头微微不舒服。

俞大猷的话里,敢情就你自己知道打汪直,而别人都有意放过汪直,需要你作出个人的牺牲?

好在,周梦臣也知道,俞大猷从来不会说话。能办事说话又好听,更能体贴老板的心意的人那是戚继光。嗯,不过本位面的戚继光,作为周党的核心人员之一,拍马讨好这种技能点似乎也退化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