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零三章 曲终人散尽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零三章 曲终人散尽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零三章 曲终人散尽

第一百零三章曲终人散尽

周梦臣万万不可能为了向皇权妥协,而阉割科学理论。或者闹出一个用科学方法证明皇权神圣的闹剧。

每一个人都会站在历史面前审视自己。

周梦臣从历史下游而来,更是知道,后世历史走向是什么?或许因为他的存在,历史细节有所改变。但是大趋势不会变的。一想到自己在后世一些人将他证明皇权神圣的学说,拿出来花式吊打。周梦臣就惭愧的无地自容。

每个人活着都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自己。有的人很粗暴,有钱来衡量自己,有的人则不是,是有学术成就,或者别的方面的成就来衡量自己。而周梦臣走到这个地位,能衡量自己的唯有青史。

知我罪我,其唯春秋。

周梦臣宁肯放弃而今所有仕途,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原谅自己在历史上书写出一个跪着的周梦臣。

所以,他只能选择另外一条路。

在这个时代越久,周梦臣越发明白,嘉靖权谋也好,刻薄寡恩也好,嘉靖的确是缺少不少深邃的视角,这大概与嘉靖所受到的教育有关系。他接受的仅仅是藩王教育,根本没有正儿八经的接受过儒学教育,在他心目之中,儒学大抵都是虚的,根本不知道,儒学看似迂腐的理论下面,隐藏着大明真正的治国之道。与体制运行规则。

嘉靖仅仅是浮于表面的东西,玩得炉火纯青。但是这又如何?大明天下还是每况日下。

嘉靖如果真正理解了儒家那一套,不敢说做一个有为之君,弄出一个盛世出来,但是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如弘治皇帝还是可以的。

也不至于而今大明朝廷举步维艰,大有山穷水尽的感觉。

当然了,这也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理学这一套解决方法越发不能解决大明社会出现的层次不穷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儒要创立新说,就是来补救理学僵化的问题。

正因为嘉靖不懂,而且嘉靖自诩聪明,是听不去儒臣的劝谏。当然了,有些儒臣真是将书读死了。他们也不明白这背后的逻辑,有的是真明白,但是如此**裸的利害关系,如何好给皇帝说,皇帝听明白,学坏了怎么办?

毕竟理学很多时候是不让讲利的。只能含糊的去点,让皇帝自己去悟。

但是嘉靖从来是让别人悟他的话,怎么可能去参悟别人的想法。

他没有这个想法,自然也领会不到很多话里有话。

人与人最大距离,就是面对面交流,你却不知道我想说什么。更不要说,能与嘉靖面对面的大臣能有几个?

而且嘉靖对朝廷的控制能力,还有嘉靖的魄力,他如果下定决心的话,是能够推行一场变法的。而大明之后的皇帝大概率是不可能的。周梦臣与太子关系不错,但是太子本质上很弱的,他或许能放权,但是变法并不仅仅是皇帝能放权就行了。

在大明没有一个坚定的皇帝支持,很多事情都做不下去的。

所以,在嘉靖有生之年,周梦臣必须上位,并且变法。一旦嘉靖去世之后,周梦臣很多想法都会胎死腹中。而且等某位明白皇帝,或者干脆控制力比较弱的皇帝上位,周梦臣很有可能会被反攻倒算。

而且即便不算这个时机,单单算周梦臣的年纪,这也是最合适的时间段了。

变法这一件事情,所付出的艰险,要百倍在地方上做事。而今周梦臣三十多岁,从这个岁数到五十岁之间,是他最有能力的有精力的时期,最多要到六十岁,在六十岁之后,周梦臣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旺盛的精力。

一个太平丞相,或许周梦臣六七十岁还能做。但是一个变法的首辅却不容易做的。张居正死的时候,不到六十岁。在别的文官士大夫,能活七八十岁的时候,张居正不足六十岁,固然是张居正自己生病,也未必不与繁重的政务有关系。

周梦臣可不想搞得,出师未捷身先死。

周梦臣下定了决心,说道:“请罗师叔放心,这一件事情我记在心上。”

罗钦顺并不知道周梦臣下定的到底是什么决心,只以为周梦臣将他的话听了进去。却不知道他将周梦臣逼得更紧了。

罗钦顺看了看天色,说道:“时辰不早了,我要走了,能在临终之前,看见有你在,大明江山后继有人,我也可以去禀告太祖皇帝了。今后,不要再这么莽撞了,多思多想少行。”

“多谢师叔教诲,我会牢记在心。”周梦臣听得出来。罗钦顺言语之中的真情实意。也明白,以这个时代的交通。很有可能这是他们最后一面。

罗钦顺在后辈的搀扶下去上了船,从此离开了苏州。

在几个月之后,周梦臣听到了罗钦顺的噩耗,也是一时失神,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次虎丘之行,给罗钦顺的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还是罗钦顺天命到了,毕竟**十的人了,什么时候走都不奇怪。

但是周梦臣心中的惭愧却是抹不掉的。

当然了,这个是后话。

此刻的周梦臣虽然心思重重,但也算是为讲学划上一个句号。而顾应祥来回奔走在苏州本地,办六艺书院,甚至请来的唐顺之作为教授之一。唐顺之,周梦臣很熟悉。毕竟这是天下人公认的知兵大臣之一。

不过,唐顺之的仕途一点也不顺,赵文华在的时候,唐顺之与赵文华有交往。赵文华多次推荐唐顺之升官。但是唐顺之并没有接受。唐顺之附从赵文华,是因为家乡有倭寇,他要抗击倭寇不能与不当时的掌权者有交际。

同时,他也看出严党的溃势,自然也不愿意上严党的船。于是地位上就有些不尴不尬。几乎是赵文华的幕僚。

周梦臣来了之后,一下子将赵文华给干掉了,唐顺之的身份更加尴尬。说他是严党余孽也不为过。

不过唐顺之身份地位在哪里放着,就资历而论,他并不比胡宗宪浅多少。是能够大用的人才。只是周梦臣这样弄死了赵文华,而唐顺之立即攀附周梦臣,未免太难看了,虽然唐顺之自己并没有接受赵文华多少馈赠。但是之前关系在,总是有一些不方便的。

唐顺之准备先看看。

这一看,他出山的想法就淡了。原因很简单,周梦臣在江南做的的种种,有条有理,在作战安排上,虽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也算是按部就班,没有什么错漏的地方。

倭寇的嚣张气焰一下子被压制住了。

唐顺之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其实他对当官虽然有些想法,但是想法并不大。

这一次,顾应祥邀请他,唐顺之答应下来,不知道是不是有重新出山的想法,在六艺书院打一个中转,彼此两便。还是真得专心与学术。但是不管怎么样。唐顺之都是周梦臣不可忽略的人才。

唐顺之不仅仅是知兵大臣,历史戚继光的鸳鸯阵就是受到了唐顺之的影响。也是一个全才,兵法,航海,数学,文章,儒学,都有研究。可以说是周梦臣最喜欢的一类人才。

而唐顺之思想上会和朱王,倾向于实学。

如果能将唐顺之拿下,不仅仅是在政治上得力助手,在学问上也是一员大将。不过,而今周梦臣不能着急,他要先摸摸唐顺之的心意,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政事需要处理。要看看唐顺之在六艺书院做事如何。再做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