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七十九章 台上台下

奋斗在大明 第七十九章 台上台下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七十九章 台上台下

第七十九章台上台下

很快王畿就有了取舍,将那些难懂的数学放到一边。跟着周梦臣思路走了一遍,眉头凝了起来,心中暗道:“这周梦臣有几把刷子。”

虽然说中国古代没有逻辑学,但并不是说,中国古人就不讲逻辑了。大儒每一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体系,其中有自己内涵的逻辑系统。这个在古代大多算是在言辞之中。

王畿不明白什么叫逻辑,但并不妨碍他看出来,周梦臣的思维缜密。除却那些他听不懂的数学之外,没有什么破绽。上下承接能够自圆其说。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能提出一套新理论,并且自圆其说找不出什么破绽,就证明周梦臣有能力在儒林之中有一席之地。但是这并不是王畿所想的乳臭小儿。

王畿明白这一点后,心思逐渐变了。决定给周梦臣一个狠狠的教训。

倒不是王畿没有容人之量,实在是周梦臣这个体量,还有观点,是他王某人容不起的。王阳明的学说,本质上是唯心的。而周梦臣的理论本质上是唯物的。虽然周梦臣并没有评价心学什么的。但是双方的矛盾,有眼的人都能看出来。

王畿一心要领袖王门弟子,自然会在这个时候,事先出头。

他本来准备要在之后的辩驳之中,给周梦臣痛击的。但是而今却要提前了。

且不说,王畿的心思。但是说周围另外一个人的心思。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顾应祥。

顾应祥当过刑部尚书,但是看不惯严嵩的种种作为,索性顺水推舟,回家了。而周梦臣在京师的时候,顾应祥也在,彼此之间是见过面的。只是双方在事务上没有交接,只是点头之交而已。

现在想想,也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

顾应祥是全场唯一一个大部分听懂的人。

因为顾应祥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数学家。如果没有周梦臣,天下算学第一的名头,或许能算在顾应祥身上,当然了,古人大多谦逊,一般不会搞这个太狂妄的名头。

所以,顾应祥的数学底子是最好的。其次,他在京师也接触过周梦臣的数学,与他的数学体系,也就是现代的数学体系。有这些打底,除却一些难点之外,顾应祥都能明白。

真因为明白,所有震撼,正因为明白,所以佩服。他心中暗道:“没有想到在阳明先生之后,还能听到如此振聋发聩的理论。天下幸何如之,前有王阳明先生,后有周武昌。我等也何其不幸,年轻的时候遇见王阳明,年老的时候遇见周武昌。”

顾应祥是最能给出这个判断的。

因为说起来顾应祥曾经也是心学门人。曾经也是,也就是说现在不是了。

他比王阳明年轻一点,当年王阳明在的时候,顾应祥就是王阳明的好友,为王阳明的学问所折服,但是时间长了,顾应祥就感到了心学空洞的一面,说来说去,都是口头功夫,心中想法。务实的地方太少了。

王阳明在的时候,还能督促门人。但是王阳明不在了,在顾应祥看来,心学一脉,早就不是儒学正道。一个个到底讲学,讲什么上根顿悟。似乎一顿悟学问就有了,有几个如他们年轻的时候,坐足十年冷板凳。

再论其他?

这不是为学的道理。

所以,顾应祥就与心学门人越走越远,渐渐几次心学门人的邀请,他就不去了。

儒林毕竟不是武林,王廷相最喜爱的弟子投奔心学,王廷相也只能写信辩驳,想要挽留而已。顾应祥已经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心学门人自然知道顾应祥是什么意思,慢慢的也不当顾应祥作为心学门人了。

而顾应祥的思想也慢慢的从心学转变为实学。

而周梦臣气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务实。简直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验出发。太对顾应祥的胃口了。顾应祥心中暗道:“等大会结束了,我就去拜访一下周梦臣。”

顾应祥虽然在上座,但没有讲学的想法。他只是来听听而已。所以他估计大会之中,是没有时间与周梦臣接触了。

周梦臣不明白下面的心思。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将讲了整整一天。他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高台上的人,而是更多目光投向了下面的学子。原因很简单,周梦臣知道,改变成年人的思想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接近于不可能。最好的办法是从青年人培养起来。

江南对周梦臣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是这里大明的文化中心?是这里有大明最权威的大儒们?还是这里的财富?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里的人。虽然周梦臣并不认为北方人就比南方人差,也不认为,其他省份的人就比江南这里的人差?但是从比例上来说,江南一带是大明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别的不说,单单论书院。陕西一省,有名的也不过是横渠,三原,等几个书院而已。但是在江南,那一个府县没有几个书院,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而且不管什么时代,世界上最顶尖最前沿的学术,都不建议穷人参与进去。

周梦臣学术还好,毕竟还是有一些实用的性,只要学得够好,是能从科学之中捞到钱的。其他儒学,在科举上非但没有帮助,反而是障碍。比如王畿与钱德洪,都是举人出身放弃了科举考试。王畿还好,门徒不少。而钱德洪隐居深山,虔心学问,连弟子只有一两个人。如果不是说钱德洪是在江南,自己有在江南,有人愿意资助,钱德洪的日子不知道要过成什么样子了。

整个北方学术不盛,也未必没有这个原因。

江南是大明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最适合做学问的地方,即便是周梦臣气学,科学技术在江南也是最容易变现的。毕竟,江南很多地方的经济,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市场化的痕迹,虽然还不完全。但在大明很多地方,即便有人研究气学研究出什么成果,也未必能变卖出去。

周梦臣看着下面无数眼睛,这些眼睛之中,大部分是迷惑。因为大部分听得周梦臣说得很有趣,但仅仅是有趣而已。毕竟这些学子大多都是有功名的。他们可不想仅仅听一个热闹。绝对不想,今日来似乎只听了一个山海经?

但是还有更多人的眼睛之中燃起了好奇的目光。好像周梦臣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好奇就对了。周梦臣心中暗道。他咳嗽几声,说道:“今日就讲到这里了。我在留在会场之中。大家可以去看看。”随即周梦臣又与这些高台上的大佬门寒暄几句。然后就陆续退场了。

不过,在周梦臣等人走了之后,整个会场就开始热闹起来。

因为周梦臣早就为了这一次讲学准备了一些东西,大多都是一些模型。比如上了发条的火车与轨道。比如验证空气不空的燃烧实验,等等。周梦臣从身边的幕僚班子之中,抽调了一些大同书院的毕业生来应付这个场面。

对于这些江南士子来说,这简直是西洋镜。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这是他们上学时候学习的一部分。讲解起来自然毫无压力。

于是,周梦臣远远就听见了这些士子的喧闹之声,看来他们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啊。

就在周梦臣正在为讲学开门红而感到高兴。徐渭早就等在一边了,见周梦臣过来,压低声音说道:“大人,军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