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七十七章 三月三

奋斗在大明 第七十七章 三月三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七十七章 三月三

奋斗在大明

第七十七章三月三

虎丘名胜有二,一曰虎丘塔,二曰剑池。

只是此刻,这两处名胜都被人忽视了。在虎丘山下,周梦臣早就令人搭建了场地,有下列座次,上依山而做高台。让高台上的论道之声,能传到下面的听众耳朵之中。

更是有千余士卒维护秩序,将整个场地看管的严丝合缝,各片功能区域都有人看管与值守,再加上来到这里的大半是读书人,更有很多官员去了官府也来参与这次盛会,再加乡居的官员也不少。可以说一不小心,就碰见一个前尚书也说不定。

于是,这些读书人也不敢放肆。

整体上也没有太大的混乱。

可以说有条不紊。

虎丘山之所以称作虎丘山,就是这做小山,形似卧虎而得名。此刻从高空俯视,就好像一只老虎俯视着下面的密集的芸芸众生。颇有意味。

今日是周梦臣主讲。

这虎丘之会,周梦臣参照了之前讲学的规章,将整个讲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讲学,周梦臣当任不让是第一天。之后,就让其他大儒分别讲上一日。周梦臣不好太过分,搭起这个大的场子,让这么多大儒,全部给自己来作配,却不让人家说话,有些不大好。而且,周梦臣也知道,气学之中,人单力薄,如果吴廷翰还在,还能给周梦臣撑一下场子。

而吴廷翰一去,王门气学一脉,其实有真才实学的大儒已经没有了。就靠周梦臣了。

这其实也是很多大儒的现状。即便是王阳明也不能保证自己三代四代弟子之中有什么成器的。王阳明心学兴旺的时间,其实也就是嘉万之际,到了万历后期,已经没落了。到了崇祯朝,更是有太多人批判心学了。

王阳明的处境,不是一个个例。王廷相弟子之中唯有吴廷翰。如果不是吴廷翰将周梦臣拉进了王门。王廷相之后,也是后继无人了。

讲学固然是学问的事情,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落在讲学这一件事情上,也是要看人多势重的。如果气学一脉能出三四个大儒,周梦臣就敢厚着脸皮,今日不让任何一个心学大佬上台,办成气学专场。

但是周梦臣没有这样的家底。

只能容许心学乃至于其他学派上台了。

毕竟,单单一个人讲学,是撑不起今日之宏大的安排。第二个阶段,就是学者之间的辩驳。

这其实就是在对垒了。

周梦臣今日是抱最大的努力,存最小的期望。只能让江南士大夫听过气学,从此让他们知道天下之间有这一门学问就行了。如果能引入几个江南的人才因为兴趣拜入气学门下,那就更好了。

周梦臣最怕的是心学方面冷处理。

周梦臣作为后生晚辈,他不好主动挑衅心学大佬,这是一个礼节的问题。而儒学本质上是一个讲道德的学问。人品不好,就等于学问不好,这个逻辑链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甚至不仅仅这个时代,后世动则以好人坏人简单维度来划分一个人。也是一样的。

从后世来的周梦臣很明白,如果今日他简简单单的讲学,其实不算是新闻。如果他与心学大佬们辩论一番,闹得火光四溅,那才是大新闻,才有更好的宣传作用。

周梦臣不好明的来,准备在辩驳环节之中,看看情况,或者要不要安排一个人拱火。只是这样的人不好找。毕竟,能上高台的大儒,都是有真才实学的。都不好收买。

最后也就是第三阶段了。

第三阶段,就是让下面学子提问了。随意提问,让上面的大儒们回答。这也算是为苏州学子造福,毕竟寻常时候,他们也未必能看得见如此多的大儒。

当然了,这既是惯例,大部分讲学的时候,都会安排一个这样的环节,让学子们提问。也是周梦臣想要安排的。毕竟,周梦臣收买大儒是不成的。但是安排一两学子,却是小菜一碟。

总有能碰一下的时候。

整个流程就是这样的,如果一切如常的话,大概有进行十几天时间。

而今天是三月三,上巳节,也是第一日。

周梦臣做为主办方一方。早早就来到虎丘山下。不过没有早进去,里面自然有王世贞,徐渭等人安排,周梦臣不用担心。周梦臣在这些大儒面前,虽然是晚辈,但却是总督六省,东南第一人。所以,周梦臣要压轴出现。

而此刻,他却在迎接两个人,一个人是罗钦顺。一个是韩邦奇。

韩邦奇得了消息之后,从陕西千里迢迢赶过来,以他这么大的岁数。让周梦臣感动非常。今日在入场之前,自然要见见韩师叔表示感谢,韩邦奇微微一笑,并不在意,说道:“虎丘之会的声势,并不比王阳明在的时候差。这样大热闹,不知道多少年才有一次。我岂能不来,能看看东南人物,也算是不枉此行。”

韩邦奇转过身来说道:“倒是罗老大人,今日居然也来,却是出乎我的意料。”

比起韩邦奇的身子骨健壮,罗钦顺就不一样了。周梦臣早已为罗钦顺准备了一床软轿,等一会儿将罗钦顺抬入会场。罗钦顺与韩邦奇之间年纪相差不大,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也是旧识。

罗钦顺说道:“我此来,一是盛情难却。二也是想见见诸位老兄弟,最后一面,江山日老,人事日非,有些人不见,就见不到了。”

大明文官的寿命有些很长的。如果细细去统计的话,**十岁的代不乏人。而今还有一个快要过八十大寿的首辅。在致仕官员之中,自然也有几个寿命长的。但是这毕竟是明朝。活的这把年纪的人,都能称做人瑞了。是少数了。甚至做了一个详尽的调查统计,大概也不过数十人,甚至更少。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听到的都是一个个亲朋故交的噩耗。年轻的时候一些事情也就放开了。

他这次能来,大体是三个原因,第一是见见故交,虽然当年与韩邦奇,湛若水关系也是一般般,不算太好,但是当他们那个时代的人都一一去世,也只能这些人能谈谈当年弘治皇帝的事情,谈谈他们当年是如何与刘瑾作对的陈年往事了。

第二,是给子孙留一下余荫。

这一次虎丘之会声势之大,似乎要超过了王阳明在时的讲学,是周梦臣的学识胜过王阳明的?不是,是周梦臣而今的权柄胜过王阳明。王阳明一辈子也没有担任过如周梦臣这般要职,总督六省,甚至可以说,大明历史上,也少有这样的先例。

周梦臣的前程,罗钦顺自然肯得出来。不管自己的孩子多大了,在父母看来,依然是孩子。他活到这个岁数的人了,岂能不知道,他现在立刻死了,也是正常的。他自然要在去之前,为罗家结下一分善缘。也好让周梦臣照顾一下自己的子孙。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朴实的原因,看看周梦臣到底有几分道行。

吴廷翰将王廷相的人脉交给到周梦臣手中。周梦臣一直以后生晚辈请教之名,写信给罗钦顺。可以说,两人虽然没有蒙面,但神交久矣。

罗钦顺看来,他与王廷相,杨慎等数人一起发起的气学,而今已经到了没落的时候了,如果没有周梦臣,估计他去世之后,不出十几年,天下人不知道气学是何物?是周梦臣挽救了这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