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六十二章 汪直来使

奋斗在大明 第六十二章 汪直来使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六十二章 汪直来使

第六十二章汪直来使

但基于一种船型改变却是很容易的。无非是增加炮位,加强结构等等。

而且周梦臣要面对的倭寇们,也不是西方海盗,而且就是西方海军,而今也没有完全的进入火炮时代。所以,中国工匠现在掌握的几大船型,沙船,福船,广船等几个,其余不管是民船,还是战船,不管叫什么名字,大体上都是这几种船型之中派生出来的,无非扩大或者缩小,增加一些特别的器械而已。

倭寇的船只,也是这样的。甚至倭寇的船,未必有官军的船好。

原因很简单,官造虽然容易偷工减料,但是上面真盯得紧,造出来的东西,绝对是有保证的。但是亦盗亦商的倭寇就不一样了,他们要考虑成本问题。

在主观意愿上,这些海盗没有想将船只修建成战船的想法。

所以,周梦臣并不需要蒸汽机技术给船只升级。他要做得是,尽快用现有的成熟的技术,打造出一支能够平定倭患的舰队出来。

周梦臣更看重的是,殷家的木材加工与处理技术。

没有,殷正茂在军器监的时候,就已经复制了军器监一套技术到家里,从而让殷家成为安庆最大的木材处理商。而造船,虽然有很多步骤,但是本质上来说,还是对木材的处理。

如果将这一套技术加入造船之中,可以预计的是,造船速度大大提高,能不能如下饺子一般下船,周梦臣还不知道,但是绝对比现在的造船速度要高太多的。不至于造一艘船,要一个一到两年的周期。

毕竟造船周期,就是周梦臣预备对海外征伐的周期。

至于,周梦臣为什么不设立一个官船厂。原因也很简单,官船厂体制。根本没有商业性可言。周梦臣即便是整顿了军器监,建立起一套军器监生产体系,但是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大明官方的生产体系,根本没有一点点商业基因。朔州监还好,在京师的军器监,一切原材料都是朝廷拨给的。而朝廷的一切原材料都不是采购的,而是要么下面作为赋税交上来的,要么是罚没的。

而造出来的东西,也只能在朝廷范围之内供给。

虽然说,常常用采买来形容。但本质上,是朝廷内部资源调度。朔州监私下卖铁,其实未必合规。只是没有管而已。

周梦臣重建一个官船厂。一点都不符合周梦臣价值观。因为官船厂很少有私人造船。但是周梦臣建立起船厂可不想仅仅修建一支舰队后就闲置不用了,就好像宝船厂一样,成为一次性船厂。

而且未来开海之后,民间用船缺口必然很大,一个江南造船厂,单单靠这些订单,就能够吃饱了。

周梦臣也酝酿着一个国有经济的典型案例。

毕竟,不管是工部下面的厂矿。还是内廷所拥有的各厂,都不符合周梦臣对于国有经济定义。所以周梦臣想在江南造船厂上进行试点。

或许可以称作官督民办。或者国家占股,民间经营。

周梦臣未必觉得这一件事情靠谱。但是各种办法也是要试试的。即便一件事情,没有成功,研究他如何失败也是很有用的。

毕竟在朝廷根本没有经营工厂的人才之前,这或许是唯一的办法。

周梦臣从筹集江南银行一开始,就想着江南造船厂。可见周梦臣对这一件事情寄希望之大。

周梦臣甚至心中暗道:“我是不是应该将总督府,从苏州迁到上海?”

不过,随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上海的安全性不行。

而今大海还在倭寇的掌握之中,看似风平浪静,但是其实,倭寇有从任何地方随时登陆的可能,上海距离海洋太近了。

周梦臣位置太过前出。

当然了,周梦臣身边有三千骑兵护卫,任倭寇来多少,周梦臣都不怕。但问题是,周梦臣很清楚,这些军队不可能一直在他身边。

而上海的城墙太过简陋。周梦臣虽然不惧危险,但是真要被倭寇包围了,那就太尴尬了。

不过,周梦臣已经准备好了,等加强军备之后,他就决定将总督从苏州迁到上海。

还没有等周梦臣从上海回来,胡宗宪就来了急报。说汪直派来的使者。

周梦臣知道,胡宗宪与汪直是有联系,对汪直派来使者,找到胡宗宪并没有什么意外。对于汪直的使者,周梦臣也有一种感觉,这一次见面决定汪直是战是和。

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嘉靖三十四年之后,胡宗宪开始与汪直谈判。汪直的主力就没有大规模介入江南战场。

虽然沈海曾经是汪直的部下,但那也是曾经。不是现在。

如果说,汪直本部加入乍浦战场的话,周梦臣第一场大胜,不会那么轻松。

而今与汪直的第一次交手开始了。

周梦臣立即回到了苏州,在总督府衙门。接见了汪直的使臣。

毛海峰不是一个人来的,同样来的还有蒋洲,与陈可愿。这两个人都是胡宗宪派出招降汪直的人。

在周梦臣看来,这两个人作用要比毛海峰大多了。因为他们在日本一待大半年,甚至见过一些日本的大名。知道倭寇的底细到底是什么。

让周梦臣对日本的局势,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不过,周梦臣首先要见的还是毛海峰,这两个人既然回来了。之后有的时间去谈话。

毛海峰的长相并不相识海贼,反而好像是书生,文文弱弱的。但是周梦臣听说,毛海峰的战绩可不俗,数次在俞大猷手下逃生。甚至自己本部人马损失不多,损失的都是旁系人马。

这就说明了一件事情,毛海峰无疑与官军正面作战。这也是整个汪直集团的特点,对汪直集团来说,他们发现倭乱的规模越大,对他们的生意就越发不友好。

毕竟,战斗规模越大,江南的生产中心,苏州都受到了波及,很多大明商品的生产都受到了影响,而且即便生产出来,也不能发货。因为不仅仅官府查得严,因为倭寇作恶太多,连乡里士绅也开始抵制与倭寇贸易了。

大明朝廷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特别是江南这一片地方。如果大明朝廷真能一下子禁绝走私,也不至于弄成今日的模样。但是江南民间自发的抵制,可就不一样了。这样一来,汪直的供货方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即便他们劫掠一些东西,比起正常贸易,还是杯水车薪。

就海贸的利益来说,那是真比抢劫要快多了。

这才是汪直屡次想要求和的原因。而不是汪直个人有什么悲天悯人的品格。真有这种品格,汪直就不做海盗了。

汪直个人倾向与风格,也影响到身边的人,比如毛海峰。毛海峰也很清楚,做生意第一,其他的都是第二。所以毛海峰身上商人的气质要比海盗的气质更浓郁。

一般人根本就看出来毛海峰内心,只觉得是一个和善的书生。

而毛海峰一出手,也是非常符合他身份的事情,就是送礼。

直接毛海峰送出一张长长的礼单。

上好倭刀一百把,日本屏风百面,白银两千锭。一锭五两来算,就是一万两,还有金银器皿,西洋物件,海中珍宝,什么珍珠玛瑙珊瑚树。一连排出几十项去。

各种东西的价格,真不好估算。但是周梦臣估计,这些东西在苏州的市价,少说也应该有十几万两。这手笔不能说不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