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五十五章 二百万两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五章 二百万两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五十五章 二百万两

第五十五章二百万两

海瑞走了之后,不出两日,就传来消息。海瑞与陆揖共同制定了一个章程,总体上来说,是等额赎买土地。一百亩以下,全部只需缴纳工本费,更换地契就行。而一百亩以上到一千亩,一千亩以上到一万亩,阶梯价格。

总共各方面入账二百万两之多。

之所以有这么多钱,要感谢海瑞与陆揖的通力合作。海瑞对海宁地面上清丈太干净,以至于地方豪族想要瞒报都不可能,只要有土地就一定要给钱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陆揖对嘉兴世家太了解,毕竟嘉兴距离松江太近,对于陆家这个地头蛇来说,调查清楚这些土地分别是谁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让嘉兴世家的一些手段完全没有办法用了,比如将土地分散在不同的人名头下面,毕竟很多大家族从来不少家族子弟。

但是陆揖来了一个狠的,就是直接记在这些人的房头下面。作为这些登记人的私产。

这就有问题了。

每一个大家族都不是铁板一块的。陆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是陆深长年在外当官。陆揖又多病,将自己家产托付给族人,以至于族人得寸进尺,甚至觉得陆深就这一个儿子,陆揖又是病秧子,随时都好像活不了了。想要将陆深一脉吃干抹净。

陆深也不会下定决心,一定要迁居。

陆揖太明白大家族的龌龊事了。他这样一弄,让各家嫡脉不得不小心,一个不弄不好,就成为家族内部扯不清的烂帐了。

如此一来,他们倒是宁可多出一些钱来了。

毕竟,在江南的土地从来是有价无市的。这也与世家大族的属性有关,前文说过,这些世家大族重视政治利益要胜过经济利益。其实土地产出并不是太多的。只是求一个稳当而已,只要能支撑家里人出外做官就行了。这些家族更多是求附加在土地上的政治影响力。毕竟,在古代中国,权力永远是比钱更重要的。

除此之外,陆揖还请一些故旧亲朋。如果某些家族出价太过分了。松江这边的过江龙,也不是不能来嘉兴府啃一口的,别的不说,徐家绝对感兴趣。

反正徐家上有徐阁老撑腰,在这一件事情,周梦臣也要念徐家的好,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如此一来,海宁县所有土地,合计出来弄出一个二百万两的天价。

一些土地的价格,到每亩十几两之多。

这几乎已经到了买一块地价格了。

还有一点,就是嘉兴项家的支持与默许。嘉兴项家在嘉兴府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嘉兴项家原来出面,联系嘉兴的世家,大家一起打默契拳,这价格还不至于如此虚高。

只是项家打定主意不出头了。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将海宁的土地全部抛弃,反正项家家大业大,吃点亏也没有什么。但是他们如果出头了,那就是与风头正盛的周梦臣对上了。

到时候收益的是嘉兴其他家族,而被周梦臣惦记的是嘉兴项家。

项元汴怎么肯啊?

项家不出头,嘉兴各家族无法联合,这也是一个原因。

不过,海宁县这里的消息传来,也不全部都是好消息。有两个消息。第一个消息,那就是海宁县二百万两。不可能一次缴纳。毕竟,不是那一个家族都有几十万两的现银的。

各家族都需要去筹措银子。

不过,周梦臣并不在意,毕竟这二百万两之中除却少部分是小门小户。其余都是世家大族的,这些家族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无论如何也不会欠官府的账。他们家族的信用,不是几年几十年,有的都是百年,或者几百年的。一些人甚至将家族的信用看作比自己生命还重要,只要认下来了,决计不会不作数的。

周梦臣甚至能将这些家族的欠条当银票用。

另外一个消息,就是周梦臣听说,各地卫所的土地地价应声而落。估计今后所有卫所都不会有高价了。

其实从一些家族必须筹集银子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数目其实已经超过了一些家族的心理底价,不过,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放弃而已,比如家族声誉等等,或者来不及清理这些土地上附带的问题。

局面逼得他们不得不加价。

但是有了海宁县的前车之鉴。

一些有自信的家族自然还敢持有卫所的土地,但是有一些家底薄弱的家族,细细盘算之后,都觉得这土地拿在手中不划算,自然起了将土地卖出去的想法,这种想法一多,各地卫所的地价自然直线下滑了。

不过,周梦臣知道了也是一笑。

是的,周梦臣是想在海宁筹措一笔钱,解燃眉之急,这也不是没有办法了吗?但是有了这一笔钱之后,今后就不用了。周梦臣有的是办法,将这一笔钱用来钱生钱,至于其余卫所,周梦臣就侧重于军事上了。

钱就是次要问题了。不过,周梦臣在海宁县打了一个开门红,至于其余卫所上其他家族也不会太过坚持。从他们抛售这些土地就能看出来。

周梦臣细细了解过海宁的事情之后,立即说道:“叫戚继光过来。”

徐渭说道:“大人,戚伯爵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周梦臣哈哈一笑,说道:“他果然等不及了。”随即立即派人将戚继光叫了过来。

戚继光进来行礼之后,立即说道:“大人,海宁县是浙江所属,而这银子又是为军中所用,属下身为则浙江总兵,是不是该由我支配?”

周梦臣说道:“你来得也真快,不过,这银子大多少都是有去处的。不能给你。”

周梦臣很理解戚继光的心态,戚继光在浙江这几个月,一直写信抱怨,并向他这个老师求救。为什么?千言万语一句话,那就没有钱,也没有病。

前文说过,周梦臣将三千骑兵留在苏州,作为周梦臣中军来使用,戚继光仅仅带了自己的亲兵去浙江赴任了。但是到了之后,却发现浙江上上下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就说前浙江总兵俞大猷的军队,而今被调到舟山,俞大猷也被任命东海水师总兵官。也就是说,俞大猷已经不归戚继光管了,两人是平级的。

戚继光清点自己手头的兵力,沿海的卫所一堆烂泥,不能用的。数来数去,有一支处州兵看上去不错,但也不过一两千人。除此之外,就是各地乡兵了。也数量众多,如果单单看卫所军与乡兵,戚继光可是统领十几万大军。但是实际上,有战斗力的也就处州兵。

这处州虽然在浙江,但是多山多矿,山民彪悍。再加上开国以来,处州这里多有矿丁起事,这处州当地的军队,也时常镇压,是一支有作战经验的军队。所以调查处州之后,也有几场不错的战役。

只是,处州兵从嘉靖三十年出处州,打了好几年,折损不少将官。再加上军饷上的问题。而今战斗力能有几分,就不知道了。

也就是堂堂伯爵总兵官,也是带过数万大军的大将,而今他手中的兵力,甚至比不上大同一个守备,或者说千户?这让戚继光如何受得了啊?一直想招募士卒,扩充军队。

但是想做这一切,都要有钱。

周梦臣都没有钱,戚继光哪里有钱,这不看到了钱味,就急匆匆的过来了。

只是戚继光听周梦臣如此说,再也坐不住了,说道:“老师,不行啊。如果不扩军,浙江的局面是万万撑不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