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四十八章 筹备讲学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八章 筹备讲学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四十八章 筹备讲学

第四十八章筹备讲学

而且陆揖或许在历史上并不是太出名,但是陆家的陆,在后世也是鼎鼎大名的。无他,陆深父子迁居的地方,就是上海陆家嘴。这里就是陆深选中的风水宝地,作为家族百年兴旺之基业。

至于陆家有没有兴旺百年,只有陆家自己知道。但是陆深选地方的眼光,的确不错。陆家嘴也是因为陆家在此,才得名的。

周梦臣不知道王世贞内心所想,不过,有一件事情他准备与王世贞商量一下,周梦臣说道:“有一事想要请教王兄,我欲邀请江南大儒,与苏州讲学,切磋学问,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气学南传,是周梦臣来江南的一大目标。

自然要完全之准备,他与项家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泛泛,周梦臣不会太相信项家,但是对王世贞却是比较相信的。不仅仅是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两人之名声。

诚然,项元汴放在历史上也算是一号人物,不过,那是艺术史。但是王世贞就不同。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后世评价,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学者。不过王世贞的领域更多是历史学。同样也是大诗人,大家。虽然王世贞在经学,也就是气学心学这类学说上有什么建树,但决计不会不知道。

无他,古代大多大学者都是全才,只有造诣深浅,从来没有完全不会的地方。

周梦臣需要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评估这一件事情。

王世贞迟疑了一会儿,说道:“你我同科,我也拿周兄当自己人,不门户地位相见。今日我问一句,你真想如此?”

周梦臣说道:“自然是真心如此,可以说,我道南传,是我多少年来的心愿。”

王世贞说道:“道南难矣。自从南宋以来,各种学问都是江南发轫,传播四方。江南大儒早已习惯了如此。更不要说,阳明公的学说,早已在江南根深蒂固,我当初也是彻夜攻读阳明公的学问,唯恨此身晚矣,不能得阳明公之教,若能蒙教授虽死而何恨之。”

“江南各地王学根深蒂固。周兄学说,我也读过,虽然也能自成一家,但不及性命大道,未免偏颇了。而今日之事,虽然江南各家迫于形势,不得不主动依附于你。但是未必没有想要下你面子。如果周兄想要讲学,是很容易,只需在苏州选一处场地,下几张请帖。估计很少有人不卖周兄的面子。但是想要完美收场,却是难了。”

“比你而今的局面要难多了。”

周梦臣自然知道这一点,他所在之地,可以说是心学的老巢。大家都谈朝政的话,自然无所谓,但是如果学问的话,就不一样了,比如王世贞,他虽然眼下之意,在学术上,他也是王阳明的粉丝,之前项元汴也是如此。

心学风行江南,绝对不是虚言。

可以说,但凡江南有名的学者都会与心学打交道,不管是赞同与不赞同,因为心学在江南,就是一个庞然大悟,大到,任何做学问的人都无法忽略。

纵然,气学在周梦臣经营之下,已经在山陕北京以及北方其他地方零零星星的扩散开来了,但是很多心学门人任然将周梦臣视为无物。毕竟在很多江南学者眼中,山陕之地,能有什么学问啊?毕竟自从南宋的时候,天下学术中心传入江南之后,大家都习惯了江南的学术哄传天下,理学是如此,心学是如此,气学居然从北方传来,他们本身就不适应这一点。

周梦臣说道:“这一点,王兄就不用管了,我心中有数。当然了王兄如果有意,也可赐教一二。考教一下我的学问。”

王世贞见提醒也提醒了,也就没有多说废话,说道:“既然,周兄执意如此,我也就帮你引荐一些人。至于其他的,我就帮不了你,人要你自己去请。”

周梦臣说道:“多谢王兄,那什么时候能讲学?”

王世贞盘算了一会儿,说道:“要明年春天了,而今天寒地动的,动身不便,提前送信,让四方学者到达。是需要时间的。也算尊夫子之意。”

夫子也在春天,与几个学生坐在一起,讨论每一个人志向,很多人应该是学过这篇课文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周梦臣说道:“这样也好。”

嘉靖三十五年已经快要走到终点了,这一年周梦臣做了很多事情,赈灾,打仗,到了而今也应该休息一下,算起来讲学的日子,也不过是半年之后,周梦臣心中也有一种期待的感觉。

融化了科学的气学,或者以科学思想为核心,包裹气学的思想,能不能走上大雅之堂,成为大明未来的显学,甚至从民间的显学,走上庙堂,代替理学,成为大明显学。

在江南讲学是否成功,是很关键的一点。

在周梦臣看来,甚至要比平倭之战成败要重要的多。

毕竟,没有周梦臣,即便胡宗宪也能平定倭乱,但是没有周梦臣,气学决计不能成为显学的。周梦臣心中暗道:“我有时间也要准备了。”同样,他也准备写信给山西陕西,请关学一脉的大佬能不能南下,镇镇场子,毕竟,有时间讲学的胜负,不仅仅在于学术。

学术界其实也没有那么干净。

周梦臣在开始筹备讲学的时候,似乎是徐阶的书信起了作用。周梦臣征召各大家族的子弟的事情,非常顺利,一时间周梦臣建立起一个非常庞大的幕府,洋洋洒洒数百人。不过,大多是只吃饷银,不办事情的。

真正办事的人,还是徐渭领导着周梦臣在大同书院挑选出来的学生。这些学生或许没有江南名士那么文采飞扬。但是处置政事上,也是一把好手。

只是如此一来,周梦臣的幕府的开支就多了。周梦臣估计一月就有一万两上下。

以至于周梦臣之前一直以家财补贴幕僚开支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一年十几万两的开支,周梦臣家中也没有这么多钱。而这些前对于江南世家其实根本不在意,但是这些江南世家核心弟子,拿出来,虽然进士不多,毕竟但凡是进士,一般都不会为人幕僚。有些跌份。但是举人秀才不少,还有一些名士,一个个在外面身价很高的。

周梦臣不可能一文钱不给,就让他们过来当幕僚,就有些太侮辱人了。

不过,这些人称为周梦臣的幕僚之后,倒也不是没有好处。

几乎在这些人入府之后,再有什么地方上阳奉阴违,故意给周梦臣下绊子的事情,徐渭只需去找某几个人,就会处理的干干净净的。而海宁县哪里更是一瞬间全部躺平了,任海瑞如果宰割,什么也不做了。

比起这些政事的顺利。

区区一些钱财开支,也就不算什么了。

只是到了这一步,钱财的事情就再也拖不得了,再拖下去,总督府就要揭不开锅了。

正当周梦臣准备下一步的时候,门房忽然来报,有一个人自称陆揖求见。

周梦臣虽然没有将这个人忘记,但也并没有多重视,倒是派人上面请了几次。本来周梦臣还觉得要让徐渭跑上几趟才行,至于周梦臣,他在苏州这么多事情,哪里有时间,为了一个人专门去松江一趟。要知道这个时代从苏到上海,可不是后世那么方便。

不过,这人既然已经来了,周梦臣自然不能失礼,说道:“立即让徐先生去代我迎一下,我在二门口等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