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十七章 雁翎刀vs倭刀

奋斗在大明 第十七章 雁翎刀vs倭刀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十七章 雁翎刀vs倭刀

第十七章雁翎刀vs倭刀

一个小小的营地之中,空间是有限的。在骑兵突入的第一瞬间,给了倭寇很大的打击,但是接下来的情况,战马就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双方在街头巷尾短兵相接。

不得不承认,倭寇的组织上是欠缺的。但是却有一种骨子里的穷凶极恶。

毕竟,他们都知道,他们在江南都做了什么,不说别的地方,单单说里,也算是嘉兴府富饶之地,但是而今却几乎成为一片白地,这村子里面还有无数掳掠过来的江南女子。

总之,所谓施暴者,都是胆怯的。他们胆怯于,他们施加于别人的暴行,反过来施加在自己身上。

于是乎,宁肯死,都不会投降的。

只是,他们在面对大部分江南明军的时候,以少敌多,还能如砍菜切瓜一般,但是对比自己少的大同精骑,却啃不动了。

是的,交战片刻,大同精骑也意识到,这里骑兵并没有太多的优势,于是纷纷下马步战。

但是即便下马步战,大同骑兵的组织性依然在,他们以什伍为单位,互相配合。在俞大猷看来价格超过百两的装备也发挥出作用了。

在交战之前,大同精骑不吝啬,先拿两个掌心雷开路,随即先将自己手中的手铳打光,然后在拎刀冲上去,他们所用的刀,都是制式雁翎刀,要说什么名刀,倒不至于,但都是用蒸汽锤直接锤好的。锋利不锋利,要看每一个士卒是怎么开得锋,研磨的怎么样。但是却非常结实。

之前的使用经验是,几仗下来,刀口好像狗啃了一般,似乎变成锯条了。这是常有的。但是还真没有见过,什么削铁如泥的神兵利器.而且战场之上,也用不上什么削铁如泥的武器。因为冷兵器都是消耗品。即便再好的刀,砍翻十几个人之后,也必定卷刃。

而今,情况就是这样。

工业化生产的雁翎刀在品质上比日本武士刀看上去稍逊一筹,但是这种稍逊一筹,还没有到被砍断的地步。但是大明的甲胄却是胜了日本人的防具不只一头。

即便大部分真倭,身上也是没有什么甲胄的。有皮甲的,都少之又少,甚至一些日本浪人,不过穿着寻常衣服,脚下也不是靴子,而是木屐。

即便有几个刀法不错的日本浪人,在大同精骑面前,也是频频受挫。武士刀劈在大同精骑的身上,如果劈得太正,就会被甲胄挡住,谈不上毫发无损,即便上比木棍打了一棍,要稍稍疼一点。

如何不攻躯干,攻四肢。毕竟这甲胄比较简陋,四肢上是更加灵活的皮甲。但是皮甲也是甲胄。一般来说,有皮甲一层保护。只能砍伤,做不到砍掉手臂。

砍伤之后,才能寻找甲胄的缝隙,给大同精骑,打出致命的伤害,或从甲片中间刺过去,或砍向脖子等要害地方。

总结来说,一个刀术很好的日本武士,他最少做三步才能杀死一个大同精骑,第一步,荡开,劈开,等用尽一切办法,让大同精骑招数用老,将他的雁翎刀挑落,或者引开,让他空门大楼,然后在四肢上用力砍上一刀,让他吃痛失去一时间提不起力气。然后才能聚精会神,打出最后要害打击。

因为要害之地,都是防御的。最少有一层皮甲。不凝神,很可能打偏了。就有可能让对方缓过气来。

而大同精骑对日本人就不一样了。

冲上一刀砍在没有甲胄的身上,即便不砍个一刀两断,也要重伤。接下来重伤的人,是不可能活在战场之上的。

这已经是非常鲜明优势了。

而且大同精骑,也不是江南明军那些鱼腩。大部分这大同精骑,从小都跟着父祖练习刀兵之术,好上战场。或者在鞑子南下的时候保护家人。

他们的刀法或许没有日本武士从小练刀纯粹,但是战场上,又不是比武场,无数人密密麻麻的厮杀。任你宫本武藏,被几十个甲士围在这种狭窄的战场之上,也未必自信能够脱身。

在战场上,刀法也不过那几下。大同精骑都数从军数年,在青城之中恶斗过。单单在武技上,双方也就半斤八两,日本战国几十年来,无日不战,而大同边境,从开国以来,又平静过几年?

这样不同情况下,培养出来不同的尚武之风,撞在一起,本来就难分高下。不过,大明的甲胄优势,一下子就打破了平衡。

双方仅仅是僵持一会儿,明军就大踏步的杀了进去。

忽然在这个时候,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立即有人大喊一声:“撤到房子后面。”

却是攻在最前面的唐天禄高喊之声,随即大同精骑在命令下,如潮水一般退却,但依然有十几具尸体丢在原地了。唐天禄重重地将刀子劈在柱子上,骂道:“好毒的火器。不比咱们的火铳差。”

原来是,唐天禄冲得太猛,一杆子冲到了最核心区域,几乎杀到了陈东的面前,陈东只能集合萨摩藩火枪手,依靠房屋为掩体,不分地方,来了一阵火枪。

这也是这基层军官经验丰富,虽然骑兵没有装备火铳,但是大同步卒火统装备几乎到了七八成之多,他可是见过火铳的威力。他们身上的甲胄,是吃不消的。

所以。立即撤回几步,躲在房屋之中。

甚至唐天禄对日本火枪的判断,也是很精准的。

日本是仿制葡萄牙的火枪,也是火绳枪。而周梦臣装备的大同军制式火枪,最先装备的也是火绳枪,后来也开始装备燧发枪了。周梦臣离开大同之后,这种普及速度,就有些慢了。

虽然之前大同火铳,是周梦臣监督生产的,但是周梦臣改进的方向,并不是火铳的威力,而是生产工艺与质量。毕竟,周梦臣一开始对火铳的要求,就是宁可威力弱一点,也决计不能炸膛。威力弱一点,或者在战场上吃一点亏,但是武器如果不可靠,士卒们是不想用的,如此一来,在战场等于没有。

在周梦臣这个理念之下,大同火铳其实有一些冗余量的。而日本火枪,也就是种子岛的火枪,却是完全不一样的。种子岛火枪,或者说铁炮。采用的是另一种生产方式,一个匠人就好像打造名刀名剑一般,包揽所有地制造环节。如此一来,虽然生产效率低下。但是生产出来的都是合格品,对每一分火药力量的挖掘,都是很到位的。

这就是之后,由戚继光等将领引进,影响了中国火器很长一段时间的火铳,鸟铳的原型。

双方不同的技术路径,底蕴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朔州监与大同书院的联合,最新的火铳,燧发火铳在威力上都有所加强。但是前边说过,军品宁可威力弱,也不能不可靠。

所以,想要大规模装备军队,还是要等一段时间,毕竟燧发的发火率,一直是很感人的。

但是此刻,双方火铳的威力是相当的。

唐天禄才不会傻乎乎地冲上去,挨铅子的。这一路杀过来,他的百户只有几个挂彩的,根本没有死几个,而且却被倭寇杀了十几人,他已经恼火之极了。但是理智尚在,唐天禄立即叫来一个士卒,说道:“去将这里的情况,报给伯爷,让伯爷送掌心雷过来,只要有几十个掌心雷,老子,就将陈东的人头送到伯爷面前。快去。”

刚刚炸得有多爽,每人几个手榴-弹。早就扔没了,不得不向后面求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