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十四章 开战

奋斗在大明 第十四章 开战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十四章 开战

第十四章开战

“大人,还是留下一部护卫中军吧。”一个声音有些高昂。让俞大猷从自己的沉思之中清醒过来,发现却是戚继光说道。

周梦臣下得的军令非常简单,就是戚继光带领三千骑兵,以黑虎掏心之势,只扑东庄陈东部。而江南各部明军全线压上,贴近敌军。吸引敌军注意力。

从而达到里应外合的目的。

当然了。周梦臣其实并不指望外围的明军,能做出什么大事来,这三日,周梦臣也对江南明军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摸底。发现如他想得一样,。除却少数军队,准确的来说,也就是一万多军队,有战斗力。至于战斗力如何,也是很难说的,有时候也是看不出来的。

以俞大猷部为最。其他的军队等而下之。除却之一万多人之外。其他各部,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青壮,甚至有一些所谓的卫所军,连青壮都算不上。

但是虽然戚继光带领这三千甲骑,是周梦臣的嫡系,但是做领导,也不好太偏向自己人。这是有伤人心的。所以下达这个命令,机会是给了他们,如果他们做到好,也是在这一战之中分一杯羹的。如果不能,也怨不得别人。

至于戚继光之所以反对,就是因为周梦臣在很边一名甲骑都不留,原因很简单。虽然周梦臣对这一战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有一个事实,周梦臣也是要注意的。那就在数量上,倭寇依旧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不管如果轻蔑的分析倭寇内里的混乱,但是数量依旧是作战时候,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之一。、

这个时候,周梦臣再留一下甲骑在身边做什么。一定要尽快能加强戚继光部。如果江南明军有成建制的骑兵部队,周梦臣也一定会让他们从属于戚继光参与这一次行动。

奈何,没有啊。

但是戚继光有些担心。

因为戚继光作为周梦臣的弟子,也算是周梦臣的心腹。他很清楚这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一战绝对不是简单的军事问题,还有隐藏战事之下的暗潮汹涌。

永远不要高估某些人的下限,周梦臣将身边的护卫力量全部派出去了,这个时候,如果明军之中某些人的余党有什么动作?这该怎么办?

在戚继光看来,少一两百骑,未必影响战斗结果,但是一旦周梦臣有一个闪失,那就是打多少次胜仗,也无法挽回的。

周梦臣说道:“无妨,我在军中,何须别人保护。这样吧,俞老将军本部,就暂时充为中军。俞老将军觉得如何?”

周梦臣之所以选俞大猷,原因很简单。在历史上俞大猷成就似乎弱于戚继光,但是真要看的分析的话,俞大猷的历史地位弱于戚继光,并不是因为,俞大猷能力欠缺戚继光太多,乃是俞大猷看不管官场纷争,在历史上,很明确戚继光乃是张居正的人。但是俞大猷,却从来没有与一个文官大佬太过亲近。

虽然说,大明党争已经很普遍了,特别是嘉靖登基之后,嘉靖对内阁的权衡,甚至加剧了党争的出现,以至于很多人,不结党就不可能做事。但是大明仍然有一些人,做官仅仅是凭借对朝廷的忠诚,而不是忠诚于某一个人。海瑞如是,俞大猷也是如此。

周梦臣也知道,俞大猷对自己未必有好看,毕竟周梦臣一到,就令自己弟子抢了他的总兵官。

但是不喜欢归不喜欢,甚至讨厌归讨厌,周梦臣作为他的上官,俞大猷只要不搞什么倒行逆施的事情,他就会服从与拥护。

让俞大猷护卫中军,只要俞大猷自己没有死。周梦臣安全就没有问题。

当然了,周梦臣也不觉得,赵文华的人格魅力,或者严党上下真敢丧心病狂到在军中谋杀主帅,即便严世蕃有这个想法,也没有人敢这么做。

俞大猷立即来接令,说道:“末将领命。”

随即周梦臣说道:“事不宜迟,立即行动。”

“是。”众将领命。

戚继光带着三千甲骑随即出发,不过,他们没有直接进攻东庄,虽然戚将军觉得倭寇留出的空档,足够出击,但是戚继光详细分析了情况,还是准备绕一个的圈,从几十里外直查海边,然后沿着海边从东边进攻东庄。

这样一来能打倭寇一个措手不及。

而为了掩护这一次行动,首先进攻的江南明军各部。

周梦臣在俞大猷的护卫之下,临敌观阵。

只觉得眼前的一切让他有些辣眼睛,他似乎习惯了带来精锐打仗,已经看不得如此烂仗了,别的不说,如果辛爱复生于地下,看见明军如此鱼腩,不知道该如何悔恨。

虽然辛爱领导的蒙古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单单在战术动作,与战略落实上,还是有能力的。但是而今的明军,实在让周梦臣不舒服。

倭寇在外面几个庄子,并不高大。甚至在周梦臣习惯看长城内外一个个城堡的时候,再看所谓庄子,觉得防御能力还不如大同附近的村庄。

最少,大同附近的村庄因为防御鞑子入侵,都是自己修建的围墙。虽然因为能力的原因,远远比不上大明修建的城池,但是说一句坞堡,也是可以的。

但是江南这边是什么样子?

在倭寇之前,大部分江南的县城都是没有城墙的。更不要说,村落了。而且乍浦这里又是倭乱的重灾区,并不是只有而今被倭寇占据,在乍浦北边不远处,在松江府境内,有一个地方有拓林,在嘉靖三十一年,到嘉靖三十三年左右,汪直就是以拓林为依托,到处劫掠的。

所以,这里已经乱好几年了。所谓的村落早就没有人了。

有的仅仅是倭寇。

这些倭寇毕竟不是正规军,要他们修建完整的军事防御工事,那简直是笑话。他们只是依托原来的村落住宿而已。外面最多有一层栅栏。

至于怎么防御明军的进攻?

大部分时候用火器,如果打得顺手的,还敢出来冲杀。毕竟倭寇对官军胜率其实不敌的。

周梦臣而今就看见,一个让他相当错乱的局面,大批明军仅仅一身单衣,最多加了几层御寒的衣服,但是甲胄,即便是棉甲都是没有的。手中的武器,仅仅是刀枪而已,火炮,火铳少得可怜,也大多是旧货。最多有一些佛郎机炮,其他大炮都没有。

倒是倭寇这边,火器数量为数不少。只是有些凌乱。

不要忘记了,首先双屿岛上,葡萄牙人是有很大势力的,只是在双屿之战后,葡萄牙人放弃在东南活动,而是想办法去谋求澳门的贸易权了。

但是葡萄牙从来没有放弃与东南海盗的联系,东南海盗的武器很多都是从葡萄牙来。而且海上交战,火器比冷兵器要好用多了,这些海盗虽然而今上了岸,但是还保存着在海上的习惯,有了钱,自然去搞一些火器用。

其中还有萨摩藩,也就是岛津家的问题。

岛津家是日本最先接触火器的大名。在十几年前,也就是嘉靖二十年左右。葡萄牙人就出现在种子岛,岛津家当时就注意到火枪,并设法取得了制造技术。让种子岛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日本火器的生产中心。种子岛火枪也是很有名气的。

而与倭寇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岛津家。不管是陈东,徐海,乃至于汪直,都与岛津家有这样那样的联系。

他们手中自然有大量日本的火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