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重工:崛起 > 第211章 找出新的聚变临界点

大国重工:崛起 第211章 找出新的聚变临界点

作者:铂玉京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2:01

第211章 找出新的聚变临界点

钟成接下来把如何发现这个临界点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最后强调了没有什么所谓的核聚变反应常数。

钟成的话给参会的研发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甚至让一些人茫然不知所措。

他们一直以来奉为经典的核聚变反应常数居然不是唯一的,而且只是偶然发现的,并不是通过对自然常数e的推演得出的结果。

很多人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会议室乱作一团。

赵主任适时中止了会议,让大家下去好好想想。

会议室只剩下赵主任、叶文欣和钟成三人时,钟成对二人解释了一下。

这要怪他当时没有把研发的经过说清楚,只关注到把结果公布出来,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叶文欣说,其实钟成是说过的,只是她自己也迷信于自然常数e的神奇,对其它反应条件只是浅尝即止。

赵主任反倒对钟成能够主动破除对这个常数的迷信大为赞扬,说科研工作者如果都能抱有这样的心态,人类的科技早就突破了。

敢于戳穿别人的权威需要勇气,而能够戳穿自己的权威就需要更大的勇气,还要有强大的自信和对真理的坚持。

钟成羞愧地说道,他没有这么高尚,主要还是为了尽快实现核聚变反应堆的小型化。

说出真像前,他也有过一丝的犹豫。

随后赵主任问钟成对后续的研发有什么看法。

钟成说从发电功能的性价比来看,目前100万千瓦的反应堆是最佳方案,只要再从稳定性、安全性方面进行优化就可以了。

只是对于一些特殊应用环境,还需要体积和重量更小的反应堆,Q值小一点也可以接受。

目前的反应堆加上相应的发电装置总体重量超过了1万吨,体积庞大,除了用于在发电厂里面进行发电,无法用作它途。

他建议在自然常数e的其它倍数组合上找到更优的方案。

叶文欣说,在对温度的控制上,技术上的困难明显远低于对离子的加速。

如果不考虑成本,只考虑减少燧皇核聚变发电机组的重量和体积,那应该在高温区域去寻找新的临界点。

赵主任和钟成都同意叶文欣的看法。

研发方向确定后,接下来就是枯燥的模拟实验。

在太虚试验系统中构建模型寻找新的临界反应点,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虽然有了大致的方向,但每一个温度和速度的组合,都涉及到相应装置结构的改变。

太虚实验系统是一个仿真系统,是以真实基础物理理论为基础的,不是科幻系统。

比如说,在系统中你可以让一个钢球悬浮在半空,但这之前你就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措施让钢球能够悬浮起来。

你可以用强力磁场,可以在钢球下方装鼓风机,甚至可以在钢球中添加钅空-310。

只要物理理论支持就可以,反之则不行。

所以,如果在反应堆真空室里要把带电离子加热到271万摄氏度,那你就要有相应的加热装置,也要让这样高温的离子受到约束,不至于烧毁内壁。

这是对真实装置的数据化,这也是太虚实验系统在科研工作上发挥重大作用的基础。

钟成凭借着对太虚实验系统和燧皇核反应堆原理的熟悉,与叶文欣组成了最佳搭档。

这还是他们两个人第一次在工作上进行合作,当初在燕山基地中不一样,是钟成在教叶文欣使用太虚实验系统。

在二人的牵头下,核聚变技术研发中心在一个月后就找出了几百个新的临界点。

经在系统中反复测试后,确定高温离子的在2718万摄氏度和速度在27.18公里/秒左右的临界反应点,Q值为15,输出功率为60万千瓦。

这样的核聚变发电机组自重下降到了3000吨左右,反应堆体积也下降到长度100米直径5米左右。

直径的减少主要是大幅减少了附加的高能加速装置,长度减少不多只是为了平衡直径的大小,满足在新型航母上的应用。

新型航母的长度足够长,但厚度有限。

这个重量和体积与功率的比值是最佳的,再减少重量和体积,输出功率就会大幅下降。

除非Q值再有大幅提升。

钟成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新型航母的动力部分算是解决了。

3000吨一台已经远轻于了他的预计了,他本来的目标是5000吨以内。

这样一来,太一合金的使用量也会随之大幅减少,航母的造价也会直线下降。

他预估了一下,现在他的新型航母造价应该下降到4000亿左右了。

但这还远远不够,太一合金的造价降低才是重点。

他理想中的新型航母造价应该不超过1000亿!

在太虚实验系统中构建出了设计方案只是第一步,要看到实物,还需要大量的工作。

钟成找来了核聚变发电机公司的总经理程志东。

程志东这两年在这里干得风生水起,掌管着红星重工集团旗下最大的公司,手下有两百多个大型工厂,几万名员工。

今年到现在已经超额完成了600台燧皇核聚变发电机组的年度生产任务,产值已经突破了2万亿,利润过5000亿,稳坐了集团第一的宝座。

如果明年年初完成了扩大产能的金乌二期工程,明年的产值和利润还会翻两番以上。

现在他的产品是国内最紧俏的产品之一,无数的城市在求着他提供发电机组,甚至一些国外用户都找上门来要货了。

程志东来到钟成在核聚变技术研发中心的临时办公室,红光满面的。

一进门,他就大咧咧地喊道:“领导,有事尽管吩咐!”

钟成让他坐下说话,然后把打算生产十五台新型核聚变发电机组的事说了一遍。

程志东听了之后,皱起了眉头,开始大吐苦水。

他认为这种新型的核聚变发电机组使用范围肯定不大,而且由于造价还比100万千瓦的机型还贵,更没有什么市场了。

也许就只有用在钟成的新型航母上。

他们来单独制造这十五台新型的核聚变发电机组,如果算上要新建的总装配线还有研发费用,太不划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