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重工:崛起 > 第166章 第一座核聚变发电工厂

大国重工:崛起 第166章 第一座核聚变发电工厂

作者:铂玉京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2:01

第166章 第一座核聚变发电工厂

钟成才没空去管那些闲言碎语,把吃到嘴里的肉赶紧吞进肚子消化了才是正事。

他让赵唯、杨希、林伟、李梅、姜言、桂彬、刘玉柱等老成员担任负责人,成立了七个专业研发团队。

计算机软件研发组、计算机硬件研发组、新型材料研发组、发动机研发组、探测技术研发组、武器系统研发组以及试验技术研发组。

还有叶文欣负责的核聚变研发组,秦文玉负责的生物技术研发组。

刘玉柱负责的试验技术研发组,专门负责对太虚实验系统为核心的试验体系进行研究。

因为太虚实验系统并不是万能的,开始和结束还需要有真实的试验装置进行验证,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发课题。

需要吸收、利用最新的专业技术、设备、工艺。

干得好,就可以为其他研发团队节省大量的宝贵时间。

周虎被钟成正式任命为他的助理,协调处理各研发组的内外部工作,并代表钟成进行对外的一些事务处理。

借着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钟成完成了团队的招兵买马,研发实力一下就暴涨了。

但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越发凸显。

他原来的团队成员都是经过多年合作,慢慢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所以,钟成交给周虎的工作也是非常艰巨的,管理好这群“骄兵悍将”,不容易。

这些人在原来各自的单位都是尖子,要把他们“驯服”,不是简单地依靠行政手段能够解决的。

但周虎表示没有太大压力,有“钟院士”的名号在,难度至少要减去50%。

再加“钟顾问”、“钟监察委员”的职务,难度还要减去30%。

这些新来的,谁敢丢脸色?

钟成哭笑不得,他年纪轻轻就挂上了一个“两院院士”的头衔,把人都喊老了。

对于周虎这种扯虎皮做大旗的做法,他并不反对,他还没那么迂腐。

但还是要求周虎尽量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让大家得到实际的利益。

虽然提倡讲贡献,但有物质和名誉的奖励,大家的积极性才会更高。

周虎向他保证,小事钟成就不用管了,只管为团队指引发展方向。

他一定协助钟成打造出一支全国,不,全球最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

……

扩编组建团队虽然用去几天时间,但带来的效率提升却是明显的。

而且通过参与金乌工程这种超级大项目,团队之间也更快地进行了磨合。

金乌工程加速推进!

4月5日。

反应堆外壳制造工厂首先完成设备仪器安装调试。

到了4月底。

新型发电机组装工厂、大型线圈制造工厂以及一系列配套生产工厂相继进入试产。

5月25日。

所有的部件、组件生产制造工厂试产成功,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5月28日。

核聚变发电机组第一个总装工厂竣工,启动第一台核聚变发电机组的总装工作。

6月5日。

第一台燧皇核聚变发电机组的总装完成,分成8个巨大的组件送往北山发电厂进行最后的组装。

钟成亲自带着十几名团队成员前往北山发电厂,进行现场指导。

北山发电厂位于北山市的西郊,离市区原来有十几公里。

但随着市区的不断扩大,这个距离已经缩小到不到三公里了。

北山发电厂原有2台3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早已经满足不了北山市的用电需求。

本来的扩建计划因环保问题被终止,现在又重新启动了。

不过新建的发电机组就是世界上第一台正式的商用核聚变发电机组,而且按计划要安装两台,达到2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

保证未来几年内北山市的供电需求增涨。

原来的2台3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第一台核聚变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后,就将被拆除。

北山市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全面使用核聚变能源的城市。

新建的发电机厂房在原发电厂往西二十公里外的大山之中,中间这一片大山在未来几年内也将被推平,用做工业用地。

为了容纳300多米长的燧皇核聚变发电机组,新建厂房也修成了长条形,长360米、高度50米、宽度仅90米,可容纳两台燧皇核聚变发电机组。

在一个月前,新发电厂就已经提前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控制系统、送变电设备、与主干电网的高压线路都已经准备就绪。

6月18日。

经过十三天的紧张工作,世界第一台燧皇核聚变发电机组安装调试完成。

到了第一次“点火”试运行的时候了。

因为时间和费用的关系,燧皇核聚变发电机组除了在太虚实验系统中运行过之后,这还是建造的第一台真实设备。

虽然钟成有99%的把握成功,但毕竟不敢保证100%,万一出现意外就是大事故了。

所以,在发电厂房内的所有人都撤出来了,钟成也只是通过外接的控制台,在厂房外三公里的地方进行控制“点火”。

出于安全考虑,这历史性时刻并未邀请无关人员参与,只是在发电机组厂房内安装了摄像头,由专业解说员进行全国直播。

上午9点整。

钟成按下了核聚变反应堆的通电按钮,自动控制程序开始以缓慢的速度加大输入功率。

专门为直播引出的主控制屏幕上只显示了三个数据,输入功率、发电机组输出电量功率、能量增益因子—Q值。

输入功率达到1000千瓦的时候,发电机组显示已经有电量输出,但不到100千瓦,Q值小于0.1。

这个时候整个装置应该还只相当于一台离子发动机。

两分钟后,输入功率达到10000千瓦的时候,发电机组输出功率达到2000千瓦,Q值为0.2。

十分钟后,输入功率达到50000千瓦的时候,发电机组输出功率达到20000千瓦,Q值提升到了0.4。

这个时候反应堆中应该已经有非常少量的核聚变发生。

十七分钟后,输入功率达到90000千瓦的时候,发电机组输出功率达到60000千瓦,Q值提升到了0.67。

这个时候反应堆应该已经有少量的核聚变发生了。

输入功率就将达到10万千瓦的预定标准,但输出功率还差得远。

现场解说员的解说开始紧张起来,连带着全国无数观看直播的观众也紧张起来。

两分钟后就将见证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核聚变发电机组的成败。

成功还是失败?

即将面临的未知结果把大家的心都吊起来了!

通过这几个月的媒体宣传,大多数人已经了解了Q值是怎么回事。

Q值最少要达到2以上,核聚变发电才有实用价值,Q值越高实用价值就越高。

但现在输入功率已经达到90000千瓦,Q值才0.67,还有一万千瓦,Q值能高到哪去?

搞这么大动静,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