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重工:崛起 > 第395章 火星复苏

大国重工:崛起 第395章 火星复苏

作者:铂玉京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2:01

第395章 火星复苏

还没有等到第一次撞击的余波平息,钟成等人的心情已经慢慢地平复了下来。

10分钟后,火卫002号小行星又一头撞在了距离第一个撞击点西面1000公里外的奥林波斯山的山腰上。

几乎以火卫001号同样的角度、同样的质量、同样的速度,火卫002号一下就将这座太阳系内最高的山峰拦腰撞断,27公里高度只剩下20公里。

但随即从山体内爆发的巨大熔岩冲击,将这20公里的半座山峰又击毁了近一半。

这一撞造成的山崩地裂比刚才更加壮烈,无数的巨大岩石被抛上几公里的高空,落回地面后,又引来了第二**地震动。

而下一个10分钟后,火卫003号小行星又撞在了距离第二个撞击点西面1000公里外的埃律西昂平原的正中心。

不同于前两次撞击,火卫003号在平坦的平原上一下将大地撞裂,众人清楚地看到从大地裂缝中喷涌而出的地下海水以及大量的水汽。

火星的地层深处果然有着地下海洋,不过没有这样剧烈的撞击也难与一下将地层下面几十公里深处的海水引出地面。

后续的小行星以10分钟一次的频率沿着火星赤道同时向南北两极方向延伸,如同地毯式轰炸一般,间距1000公里左右对火星表面进行猛烈撞击。

每一次撞击的强度都堪比在6500万年前毁灭当时地球霸主恐龙的小行星撞击,使火星地表大地崩裂、岩浆奔涌。

地震波一波接一波形成了共振效果,剧烈的振荡一直传到了火星地层的最深处,直达火星地核。

火星地层之下的地幔与地核因40亿年行星撞击而停止的对流过程逐渐开始恢复了,火星的“发电机系统”开始重新启动。

12小时后,72次天地大撞击之后,火星上扬起的粉尘、水汽已经遮天蔽日,将火星表面完全掩盖了。

遍及整个火星高达12级以上烈度的连续地震,破坏了红星公司在火星地面安装的所有观察设备。

众人失去了对火星地表情况的直接观察,只是知道现在火星表面已经是一个无比疯狂的世界。

但侦察卫星传来了好消息,火星磁场强度在大幅提升之中,火星的大气层密度也在疯狂的增加。

火星地表温度已经上升了零度以上,火星南北极的干冰层全部转化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层,而下面的水冰也在迅速融化之中。

群星撞火星还在继续之中,众人已经对这样的撞击麻木了,开始轮流休息。

8月5日。

火星时间晚上8时正,火卫360号小行星撞倒了塔尔西斯高原上最后一座高山后,持续60小时的撞击终于结束了。

火星地表之上30公里的空间已经完全被混合了尘土、水汽的浓密云雾掩盖,火星地表上的情况完全观察不到了。

钟成只能知道火星磁场强度已经上升到了地球的75%,好过了事先的预期,复苏计划的主要目标完成了。

火星浓稠的云层中风云变幻、电闪雷鸣,大量的水汽开始凝结,火星全球范围下起了持续不断的大暴雨。

阳光照射下,大气层中氧分子合成了臭氧,火星的臭氧层在迅速的增加。

火星地表10公里内的大气浓度已经达到了地球的水平,不过仍然是以二氧化碳为主,氮气、氧气、氢气次之。

氧气含量已经从撞击前的0.15%上升到了3%左右,氮气比例上升最快,达到了25%,二氧化碳含量反而下降到了3%左右。

氮气的主要来源是大规模撞击造成的火山喷发,火山喷发造就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氮气等等。

相对于氮气来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氨气都比较容易溶于水,也相对更容易和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

谷羆 而氮气的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和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因此氮气容易留存下来,所以大气层中的氮气增加最快。

只是现在的火星大气层中混杂有大量的粉尘,只有两三个月后,这些粉尘自然沉降或被雨水带回地面后,才能准确的测量出大气的成分。

不过这样的结果已经让钟成等人大喜过望。

虽然氧气含量为3%,仍然会使人在短时间内发生窒息,呼吸停止并死亡,但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

按照生态学专家的意见,钟成已经下令在火星上空大量投放从地球带来的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含有叶绿素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了氧气和碳,属自养型生物。

藻类植物虽然一般个体较小,但分布在地球上广大的水域中,总体数量庞大,地球大气中氧气的90%来自于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水里,也有的生活在潮湿的岩石、树干、土壤表面或内部。

它们能在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后形成的新基质上存活,是新生活区的先锋植物之一。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无机碳,使之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从而为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发展提供基础。

其中的固氮蓝藻是地球上提供化合氮的重要生物,也是可利用的重要生物氮肥资源。

从侦察卫星得到了结果,在火星表面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平原地区

先期进行海洋生态系统的建设,利用藻类植物改造火星环境,是复苏计划的重点项目。

只有依靠藻类植物来调整火星大气成分,使其适合人类生存,否则用人工手段制造氧气,工程量根本不是人力能够完成的。

而等待火星恢复平静后,在火星的陆地上大量种植木禾,同样也能够起到降低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含量的效果。

8月10日。

对火星现状进行了几天的观察分析,火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如果自然发生,将会以数亿年来进行。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火星的自转速度在连续剧烈撞击之后加快了,由原来的24.6小时变成了23.9小时,几乎和地球的自转一样了。

火星地表温度从平均零下56摄氏度上升到了平均300摄氏度,不过温度已经开始迅速下降。

通过超声波、次声波侦察,火星的地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海洋和湖泊,地表的高度差被大幅减小。

原来的平原和低地地区成为了海洋和湖泊,原来的高原和台地则成了平原或丘陵地区,新形成了无数的河流。

火星地表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火山灰,厚度足足有几米以上,为将来的火星种植打下了基础。

但最重要的是,火星的磁场最后稳定下来,强度约为地球的1.2倍,有效地保护了火星全新的大气层。

钟成宣布复苏计划第一阶段目标完成。

但现在火星上如同地狱一般的环境不合适任何工程作业,除了留下三十名人员在荧惑城基地对火星进行观察外,其他人全部返回地球修整。

两个多月后,等他们再次前来时,就将是乘坐玄武太空飞船来启动火星太空天梯的建设工程,并同时开启火星全球生态系统建设项目。

火星开始复苏,成为人类家园已经是指日可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