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重工:崛起 > 第357章 不可逾越的鸿沟

大国重工:崛起 第357章 不可逾越的鸿沟

作者:铂玉京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2:01

第357章 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个时候,摘星号上的成员除了9名老水手,其他人都是疲惫不堪。

在谷神星上的失重环境中生活工作了18天,他们吃不好、睡不好,工作任务又紧张,几乎人人都瘦了一大圈。

甚至有十几个人还是被抬着上的摘星号。

摘星号起航后,钟成下令所有人这一段时间减少工作量,尽量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因为捕捉小行星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而且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参考,存在大量的未知风险。

……

由于摘星号腾空了1200多吨的运载量,换上了补给物资和动力原料,这就提供了以更高速度航行的可能。

钟成与杨希、胡波、李启伟商量和计算后,制定了一个保守性方案,将摘星号的速度从每秒50公里提升到100公里。

以这样的速度航行,返回地球时还将有80%的动力原料。

这是为了预留捕捉小行星后,将小行星变轨、加速的需要。

以每秒100公里的速度航行,他们找到伊卡洛斯小行星就只需要29天。

三个小时后,摘星号离开谷神星一百多万公里,谷神星已经融入了灿烂的星空之中。

钟成和杨希、林伟来到摘星号尾部的观察舱,目视着远去的谷神星,心中感慨万分。

他们即将踏上回家的归途,谷神星上的人还将在这遥远的星空之中等候未测的归期。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因为公转速度不同,谷神星离地球会越来越远,最终达到与地球距离6.72亿公里。

这里虽然是太阳系的核心地带,但目前还是以月来计算航程。

就算两三年后,太空飞船的速度达到每秒1000公里,也不过才是千分之三的光速。

以这样的速度到达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仍然需要两三个月时间,飞出太阳系就要1年时间。

而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半人马座的比邻星也有4.22光年的距离,需要飞行1400年。

钟成与杨希、林伟因此讨论起了将来走出太阳系的可能性。

最后三人不得不承认,采用以喷射工质来获取动力的方式,人类永远都走不出太阳系。

不管是喷气式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还是目前最先进的核聚变发动机,都是遵循动量守衡原理进行驱动。

不同之处只是喷射出的工质的速度不同而已。

而正是动量守衡原理给人类的飞行器划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那就是百分之一的光速。

抛开加速工质的能量和动量损耗不谈,目前核聚变发动机工质喷射速度是每秒10000公里左右。

把一艘重量100万吨的太空飞船加速到每秒1000公里,则需要喷射工质10万吨,减速同样需要10万吨。

这其实已经是极限了,因为太空飞船不可能不运载货物。

就算杨希有能力把核聚变发动机工质喷射速度提高到每秒30000公里,即十分之一光速。

太空飞船的速度理论极限也就是百分之一光速。

而将几十万吨的工质喷射速度提高到十分之一光速,消耗的能量将是异常恐怖的。

用于核聚变反应原料的重量将会占去太空飞船重量的很大比例,这将陷入死循环。

所以以动量守衡原理驱动的飞行器根本无法超越百分之一光速这条鸿沟。

而以百分之一光速到达比邻星也要422年,同样是让人绝望!

如果发动机技术不进行工作原理上的重大突破,人类将会永远被桎梏在太阳系之内。

三人都认为在当前科学界最热门的曲率引擎最有实现的可能,至于什么“虫洞”、空间跳跃之类的,连点谱都没有。

谷 所谓曲率驱动的概念就是指通过对时空本身的改变来驱动飞船,利用物理学定律中的漏洞来打破光速不可超越的限制。

这个宇宙的空间并不是平坦的,而是存在着曲率。

如果把宇宙的整体想象为一张大膜,这张膜的表面是弧形的,整张膜甚至可能是一个封闭的肥皂泡。

虽然膜的局部看似平面,但空间曲率还是无处不在。

做一个简单的比喻,一个划行的小船在一条平坦的河流上。

因为河流是平坦的(相当于曲率为零),所以小船并不会加速航行。

但如果前方突然遇到一个向下的瀑布(瀑布的曲率认为是无穷大),则小船会很快达到一个非常快的速度。

其实在昆仑研究院,杨希早已经成立了一个曲率驱动技术研究中心,罗娜就在负责。

但五六年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三人聊了一会,都觉得意兴阑珊。

这个研究课题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而他们现在俗务缠身,已经不可能再像当年那样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行专门学习研究了。

钟成拍拍两个老伙计的肩膀,“我们不行,但还有下一代!“

林伟笑了,“是啊,不能什么都让我们干完了!“

杨希也释然了,说道:“人类走向星空本来就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一代不行还有下一代,薪火相传,总有那一天的!”

虽然这样说,但三人还是希望在他们有生之年,能亲自走出太阳系,但这可能吗?

人类的发展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谁又说得清楚呢?

……

星海之中,不辨天日,一个月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2034年4月18日。

在深空网络的指引下,摘星号带着众人来到了小行星带内侧边缘位置。

在孤寂的深空中,一颗深褐色、不规则球状小行星正悠闲地旋转着向前飞行。

它的表面满目疮痍、布满了坑穴,数量在几百个以上,记录着它沧桑的经历。

杨希等人通过摘星号上的观测系统反复观测,这颗小行星直径在最大直径1.6公里,最小直径1.4公里,2小时16分自转一周。

光谱分析数据表明,这颗小行星由百分之五十九的铁、百分之二十一的氧以及其它碳、硅、氢、钛、钾、镁等元素构成。

这就是他们要找的伊卡洛斯小行星。

指挥中心的人员发出了欢呼声,跨过“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你了!

钟成下令,“执行摘星计划,抓住它!”

所有机组人员领命,各就各位,大家即刻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

其他人员同样心情激动地在指挥中心、公共活动舱室一边观看,一边讨论。

摘星号关闭核动力发动机,启动反冲发动机减速,从黄道面上方下降,慢慢向这个颗小行星靠近。

伊卡洛斯正在以每秒36.6公里的速度沿着椭圆形环日轨道前进。

它并不知道这一群不速之客的来临,将彻底改变它的命运。

它将离开几亿年来不曾改变的人生轨迹,被带往另一个巨大的行星之旁,承担起它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任务:当一个平衡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