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重工:崛起 > 第280章 红星工业大学

大国重工:崛起 第280章 红星工业大学

作者:铂玉京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2:01

第280章 红星工业大学

大国重工:崛起正文卷第280章红星工业大学将红星重工大厦的闲置楼层“租借”给山海风险投资基金使用,是李长风等公司高层的一致建议。

山海基金的办公场所不可能设在北山,设在目前世界的经济金融中心海城是最好的选择。

而红星重工大厦的地理位置以及世界第一高楼的象征意义,都对山海基金发展有着莫大的帮助。

红星重工大厦建成后这几年,随着公司营销业务的急速扩展,当初闲置的一百五十层已经用去了一百多层。

会议决定大厦150层以上的三十多层,任由山海基金挑选使用。

关于奖金和基金的事情审议之后,赵董拿出了追加投资华夏航空服务公司的方案。

红星公司将在华夏航空服务公司上市前的今明两年内投入32000亿用于航空服务大厦商业圈的建设。

连同原定投入的8000亿,一共投资4万亿。

经今年年初的财务核算,约占华夏航空服务公司总资产的49%。

但这一笔巨额投资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红星公司提供的玄武飞机、青鸾飞机以及智能机器人的货款方式抵扣。

其实按钟成掌握的信息,华夏航空服务公司的总资产按市价折算最多只有2万多亿。

大量的旧飞机、火车、汽车及设备设施按废铁卖都嫌贵,真正值钱的只有地皮,但很多地皮都存在争议。

红星公司投入的钱完全可以把华夏航空服务公司买下来了。

但钟成在表决时还是投了赞成票。

都是国家的企业,没必要计较这个,而且华夏航空服务公司只要一上市,红星公司投入的钱会翻番地上涨,多的都赚回来了。

这项巨额投资方案董事会也是全票通过了,相比之下,先前山海基金投资项目根本不值一提。

会后,钟成把杨淑贞叫来,把好消息告诉她,告诉她可以开始筹备山海基金注册运营的事情了。

基金的管理人员都交给她自己来招聘,是不是从红星公司内部选人,也不作限制。

最后,钟成也提了一下投资华夏航空服务公司的事情。

杨淑贞对此很不理解,在她眼里,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这样大的投资怎么会弄得稀里糊涂的。

钟成解释说,红星公司也不吃亏,都是在一口锅里吃饭,只是多吃点与少吃点的区别。

杨淑贞冷笑道,你们是不吃亏了,但那些中小投资者就吃了大亏。

钟成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无言以对。

从人类抱团取暖构成社会以来,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利益关系一直是身处其中的成员最难平衡的关系。

小到家庭与组织,大到国家民族与全人类的利益关系,根本没有所谓的绝对正确。

用心中无私也无法解释!

看到钟成面露迷茫之色,杨淑贞连声说道,她只是无心之言,不应该用那些虚伪的道德标准来要求钟成。

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做事,不可能方方面面的利益都照顾到的。

钟成却并不释然。

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他发自内心所痛恨的思想。

他在社会底层生活了二十多年,到现在他也没把自己当成高人一等的大人物,可以谈笑间掠夺他人的财富,还把这一切认为是理所当然。

但如何解决社会的不公平,他也没有办法。

也许人类社会的不公平才是促进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绝对的公平永远也不可能出现,他能做的只是尽量减少不公平的程度而已。

……

2022年3月8日。

位于西京市北山区龙江南岸的红星工业大学主体建筑工程竣工了。

钟成等公司高层领导出席了竣工剪彩仪式。

红星工业大学是在钟成提议下,在原来的红星工业技术学校基础上升级而来的。

红星工业技术学校原来只是一所中专学校,但却是红星公司的子弟校。

学生全部来自红星公司,毕业后也全部进入红星公司,在公司的中下层领导干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被戏称为“红星公司的黄埔军校”。

而公司的中高层领导以及研发人员却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大著名院校。

造成了红星公司内部一条无形的鸿沟,虽然明面上没有人承认这一点,但实际上红星工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会不自觉地抱团,使得这种撕裂越来越明显,以至于在去年爆发出来了。

带头反对钟成的几乎都是红星工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

虽然钟成没打算秋后算账,但对于这种情况,他还是要想办法解决。

那就是将红星工业技术学校升级成本科工业技术大学,加强教学质量,扩大招生数量,并面向全国范围招生,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

而目前的红星公司完全具备这样的实力来办好一所大学,按钟成的想法,就是打造成全国甚至是全球最好的工业大学。

因为红星公司有钱,还有工业种类最齐全的各种工厂以及大量的工业技术专家。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全新的红星工业大学应运而生。

在龙江南岸东侧,推平了十几座大山,平整出三千多亩土地,兴建了全新的教学楼、实验室、运动场所以及学生宿舍、食堂。

红星工业大学按设计规划可容纳十万名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就读。

如果算上几万名教职员工,这就是一座大学城。

今年就将列入全国高考录取学校的名单,9月1日就会有第一批两万多名学生入学。

教学人员有从外面聘用的国内知名学者,但更多的是红星公司内部考核上岗的工程技术专家。

从三月到九月开校,这些教学人员将集中进行教学技能培训,为此,公司从国内著名的师范大学高薪请来了一批教授。

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就是钟成的岳父叶鸿文,原国防部科技研究院院长。

岳父虽然年迈,但却老当益壮,对于创办全新的工业大学很感兴趣,并且借助他的名望,找来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任教。

岳母以及叶文欣二伯两口子、姑妈两口子也不甘寂寞,以荣誉教授的身份加入了这个豪华的教学团队。

大学的日常行政后勤管理是原红星工业技术学校的一名副校长负责,岳父等人只用搞好教学就行了,压力也不是很大。

现在的红星工业大学只能借助红星公司的名气招生,而且还以学费全免、毕业直接进红星公司来吸引报考的学生。

红星工业大学要想把自身的名气打响,那是需要五六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

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钟成只是希望等他们的下一代读大学时,红星工业大学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