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的蹊跷啊

埋葬大清 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的蹊跷啊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0:32

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的蹊跷啊

埋葬大清

热门推荐:

朱二旦和朱三顺、刘鹤鸣、刘二牛等一众军方的大老们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个儿正乐呵呵的吃瓜看笑话呢,转眼就挨了闷头一棍。

朱二旦一脸懵逼的望着朱劲松道:“我们五军都督府还要改制?”

朱劲松嗯了一声道:“怎么着,你打算让五军都督府一直这么下去?”

朱二旦和朱三顺、刘鹤鸣等人对视了一眼,心里也实在想不明白,五军都督府到底有什么问题。

按照大明现行的军制,五军都督府就是掌握着大明军队的最高机构,五军都督府之下则是左、右、前、后、中五个大都督府,虽然依旧顶着五军都督府的名字,实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包含在内。

对比之下,反倒是兵部有些名不副实,很多权柄都已经归入了五军都督府,包括各地的卫所,现在也一样是由五军都督府来管理。

朱二旦等人也都习惯了这种管理的模式,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朱劲松却呵的笑了一声,说道:“前军都督府的南海舰队,跟左军都督府的南海舰队,两家素来是互相看不上眼吧?各个都督府之间的陆军和海军也互相看不上眼。”

“上次针对盘踞在澳门的葡萄牙蛮子时,你们前军都督府的陆军忙着炸蛮子,南海舰队也忙着炸蛮子,炸到最后一个劳工都没带回来,你是不是还觉得脸上有光?”

“还有各地的陆军和卫所之间,海军和水师之间,各种乱七八糟的龌龊事儿也不少吧?是不是朕不说,你们就当看不见?”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朱二旦等一众军方的大老们顿时就低下了脑袋,谁也不敢去看朱劲松。

因为朱劲松说的都是事实。

海军跟陆军互相看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野战军和卫所军之间互相看不顺眼也同样不是一天两天,虽说不至于闹出来什么乱子,但是暗中较劲,时不时对其他兄弟部队冷嘲热讽的情况也总是少不了的。

朱劲松又接着说道:“还有,左军都督府和前军都督府擅长海战,右军都督府擅长高原作战以及沙漠作战,中军都督府擅长平原、丘陵作战,后军都督府擅长寒带、草原作战,你们是不是觉得只要一招鲜,就能吃遍天?”

“时代已经变了!”

“已经的战争比的是谁人更多,谁更不怕死,大家伙儿只要敢抄刀子砍人就行,可是现在的战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数和胆识的较量,虽然这两点依旧很重要,但是也更依赖后勤的保障。”

“同样的,战术、战略也都在随着火器的进一步推广而改变,原本需要用三段击甚至四段击才能保证火力覆盖,现在你们谁还用三段击或者四段击的战术?以前讲究的短兵相接,你们现在有谁还会用短兵相接的战术?”

“如果有一天,皇家学院的兵工分院成功弄出来一种几百里外甚至万里之外就能炸死人的武器,而且能一炸一大片,到时候你们又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朱劲松也忍不住有些头疼起来。

朝堂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需要解决,五军都督府那边儿也同样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而除却这两家之外,御史台下属的巡查御史衙门以及都察院下属的都察御史衙门,也同样是破事儿一堆。

唯一比较让人省心的,大概也只有锦衣卫和东厂了。

这两个机构之所以让人省心,恰恰还是因为这两个机构游离于朝堂和军府之外,而且规模要比五军都督府这个庞然大物小上很多倍。

更让人闹心的是,

以后的大明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魔幻问题。

比如说万一哪个瘪犊子玩意给你来个什么尝试,把原本该由地方官府负责的事情外包出去,是吧。

这明明就是改变了朝廷原本定下的规矩和模式,几乎可以看成是造反了,但是人家再扣上个探索的帽子,再说促进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事儿不就魔幻起来了?

反正朱劲松是信不过大明的官老爷们。

在朱劲松看来,大明的这些官老爷们之所以还能老老实实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不是因为这些官老爷们良心发现了,而是因为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还活着。

就像朱元章还活着的时候,那些贪官污吏们能老老实实的戴枷办公一样。

等到朱元章挂了之后,其本人被抹黑成什么熊样儿就不说了?

等到了大明的中后期,那位扳倒了严嵩的徐阶徐阁老,这位就徐阁老玩的就更牛逼了。

老徐抄了大贪官大奸臣严嵩的家,把老严的家产列成一份清单,因为数量实在庞大,记录的字数越来越多,最后总计六万多字,于是这份清单就变成了一本书,书名叫《天水冰山录》,取的是“太阳一出冰山落”的意思。

据《天水冰山录》记载,严嵩抄家时总查出了黄金一万多两,白银两百多万两,以及几千件金银珠宝首饰等,但是查抄进入户部却只有区区十万两。

后来嘉靖皇帝就责问徐阶:“三月决囚后,今已十月余矣,财物尚未至,尚不见。一所巨屋只估五百两,是财物既不在犯家,国亦无收,民亦无还,果何在耶?”

这意思就是不对劲啊,钱呢?你丫呈上给朕的清单上说老严家里那简直是金山银海,富可敌国,可是怎么到了朕的手里就只有十万两了呢?

老徐的回答就更有意思了:“比籍没严氏,赀财己稍稍散逸,按臣奉诏征之,急不能如数,乃听孔等指攀,于是株蔓及于无辜,一省骚扰矣。”

按老徐这说法,等到查抄老严家产的时候,这钱都没了,现在你要这些钱,我徐某人一时半会儿的也弄不到,要是你听信了严党那些家伙的说法,可能江西一省都得跟着倒霉――总之就是要钱没有。

到了这个时候,原本就不算太傻的嘉靖皇帝也知道冤枉严嵩了,恼羞成怒之下就对徐阶说:你丫等着,要是你不能给朕一个说法,朕跟你丫的没完!

然而比较逗乐的就是在徐阶还没有给出一个说法之前,嘉靖皇帝这哥们就先一步挂掉了。

至于嘉靖皇帝怎么突然间好好的就挂了,这事儿不好说――但是很有可能就是老徐一想你丫让我给说法,我给不了怎么办?那干脆就让你给我一个说法得了!

也别觉得老徐干不出来这种事儿。

当初为了干掉老严,老徐可是把脸都给扔地下去了,在老严得势时甚至不惜将其长子徐[之女许配给严嵩之子严世蕃之子做妾来讨好老严。

老严一瞅行啊,咱们这不就成亲家了?就算你老徐不地道,拿你孙女嫁我儿子,让老子矮了一辈,但是咱们总归是一家人了?

老严一高兴,可就不再怀疑老徐,所以老徐也就慢慢地在嘉靖面前受宠了。

等到后来老严在老徐一环套一环的套路之下失宠――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永寿宫烧毁后他没迎合嘉靖,而老徐则迎合皇帝,给他修了个万寿宫,嘉靖对此十分满意,徐阶也以此为机干掉了老严,自己当上了大老。

再后来老徐的孙女婿严世蕃被老徐自己设计给判处斩刑后,老徐的大儿子徐[就去见老徐了。

只是见老徐愠怒不语,徐[也就知道自己的老爹是个什么意见了。

等回到内宅后,徐[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那个被老徐送给严世藩作妾的小姑娘给毒杀了。

老徐知道孙女已死之后是什么表现?

当即便冁然颔之――冁然颔之:高兴地点头微笑。

至于史书上把老徐捧成大清官,这事儿也实在是比较可疑――老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从史书里面很多矛盾重重的记载就能看出一二。

老徐在嘉靖皇帝挂掉之后又拥立了穆宗隆庆皇帝朱载,随后就把嘉靖皇帝顶着莫大压力才给推行下来的一条鞭法给废掉了!

随后,在书房里挂着“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这么个条幅的老徐的儿子,居然能“背着”老徐在松江府老家搞到了四十万亩良田。

当然,其他人信不信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徐自己信了――我徐某人不狠!不贪!

只是老徐可能不知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么个道理,等到穆宗隆庆皇帝朱载登基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老徐自己就被高拱带领群臣给干了倒在地,灰熘熘的滚回老家去了。

而等回到了老家,老徐的贪婪本色也懒得再掩饰了。

由于老徐在主政时期的倒行逆施,隆庆三年,天下形势混乱,而老徐自己也不收敛一下,反而乘乱大肆兼并土地,鱼肉百姓,激起民愤。

当地百姓控告徐阶夺田霸产的诉状,当时身为巡抚的海瑞当即勒令徐“退之过半”,否则不予结桉,当时老徐想着老子认栽,退还农民部分田产。

但是海瑞觉得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于是就给隆庆皇帝打小报告,恰好隆庆皇帝也不怎么爽老徐干的这些破事儿,于是就干脆密旨海瑞,让他就地干掉老徐。

等海瑞带着刀子满大街寻找老徐的时候,老徐怂了,老徐知道自个儿要是落到海瑞的手里必然是万死无生的下场,于是就连夜乔装打扮跑路。

但在背地里一寻思,老徐觉得自己咽不下这口气,又行贿于给事中戴凤翔,指使戴弹劾海瑞“渔肉缙绅”。

这一下就轮到海瑞倒霉了。等到海老头儿罢了官,老徐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大半田产,还顺手出了一口恶气。

据后来的《献征录大学士严公嵩传》载,严嵩降生于小家子,“其父不过小吏”;同书“大学士徐公阶传”载:徐阶家“世世受耕,不仕,至父蔽而补邑椽吏。”

两人起步时,家业相当,严嵩担任十五年首辅,抄家之时抄出黄金三万余两,银二百万余两――这个数目是老徐统计出来的,最后进了国库的却只有十万两左右,而老徐仅仅担任六年首辅,田产却是严嵩的十五倍。

就这么个玩意,要说他不敢狠下心来干掉嘉靖……

看看历代大明皇帝之死就可以了――除了开国的朱元章和朱老四外加自己挂到煤山上的朱劲松之外,剩下的哪个皇帝死的正常?

仁宗皇帝朱高炽想要查一下应天、镇江、松江等地的税收情况,前脚刚把人派出去,后脚就暴毙了,继位的宣宗朱瞻基这货虽说喜欢斗个蛐蛐啥的,但是这货也是跟着朱老四一起砍过人的,说是个能文能武的马上皇帝也不为过,结果朱瞻基也不过是当了个十年皇帝就意外的得了场病,然后挂了。

再往下到了他儿子英朱祁镇,土木堡的时候也先的军队对于地形比明军还要熟悉这种屁事儿都能发生,uu看书在朱劲松看来又是一个要脸的傻缺被坑成了死狗。

而后来所谓的夺门之变就更扯犊子了,都督张、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以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伙同太监曹吉祥还有太子太师石享玩了出戏,拥立朱祁镇复辟。

又是一伙儿文臣。

下一位的朱见深“早期贤明”,到了后来就搞出来了西厂,只是开了五年就被撤销。

而西厂被撤销之后仅仅过去了五年的时间,朱见深也凉了。

再往后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孝宗朱樘算是个善终,正德朱厚照这么个亲自操刀子砍人的家伙落水感染风寒就挂掉了,连想换个太医都被拒绝。

嘉靖朱厚在老徐弄死了严嵩之后发现被坑了打算找老徐要个说法,然后就突发疾病,死了。

再下一任的穆宗朱载纵欲过度,加上长期服食春药,当了六年的皇帝也死了问题是这哥们在隆庆元年的时候,搞过隆庆开关。

万历这哥们倒是好一些,起码活的长一些――但是在早期的时候,戚继光这种军方大老要对张居正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

后来张居正一死,万历这哥们发现自己还是当不了家做不了主,干脆酒色财气样样来,硬是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后来的光宗朱常洛死于红丸,熹宗朱由校死于落水。

如果说明朝这些皇帝的死都是自然因素,没有某些人的黑手参与,朱劲松觉得这他娘的就是大滑天下之大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