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嗟!来食!

埋葬大清 第二百二十六章 嗟!来食!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0:32

第二百二十六章 嗟!来食!

钱聋老狗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崩塌了。

即便不说什么粘竿处和拉达克这两个情报组织,钱聋老狗也一直以为自己英明神武,可以玩弄群臣于股掌之间。

然而现实给了钱聋老狗一个大大的耳光。

天底下的鸡蛋都是三文钱一个,只有自己吃的就是十两银子一个。

钱聋老狗记得很清楚,军机大臣汪由敦进宫面圣,自己问他每天都吃些什么,汪由敦说他家里很穷,早上起来就吃四个鸡蛋,自己当时还很好奇来着,结果汪由敦说自己吃的是好鸡蛋,十两一个的价格很正常,而他吃的都是臭了的坏鸡蛋,所以才三文钱一个。

一想到当时的情况,钱聋老狗就把目光投向了张德全,怒道:“一定是你们这些东厂的狗奴才,故意拦住了粘竿处的折子!”

张德全却是呵的笑了一声,说道:“那你还真就说错了,拦住这些折子的是阿里衮、傅恒、马尔泰、明瑞、兆惠、海兰察,是他们这些人,跟我们东厂可没什么关系。”

钱聋老狗顿时绝望了。

张德全提到的这些名字,有一个算一个,全是钱聋年间的领侍卫内大臣,都统领过粘竿处。

也就是说,恰恰是这些人,自己最为信任的人,在鸡蛋价格上联手糊弄自己。

合着是自己被大清的群臣们给玩弄了?

朱劲松又趁机给钱聋老狗补了一刀:“隆庆皇帝你知道吧,他想吃果馅饼,光禄寺报价五十两银子,但是他却知道五文钱能买一大盒,怎么你就不知道一个鸡蛋三文钱呢?”

赵老汉也跟着补了一刀:“皇上,以前俺们都以为皇帝是扛着金锄头种地,都以为皇后娘娘能天天烙葱油饼,这就是见识短——想来,这钱聋老狗也是一样。”

说到这里,赵老汉又挠了挠头:“可是不应该啊,要说俺们见识短,那是因为俺们没见过皇帝和皇后,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样过日子的,可是这钱聋老狗六下江南,他咋就没见识过鸡和蛋呢?”

朱劲松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又让张德全给钱聋老狗拿了个鸡蛋:“赏他吧,记得算到朕的账上,三文钱的鸡蛋,朕还不至于舍不得。”

赵老汉也毫不客气的又补了一刀:“皇上,你跟皇后,还有贵妃娘娘吃多少鸡蛋,那都算俺的,可是你要给钱聋老狗鸡蛋吃,那可得算你的银子。”

而身为东厂大档头、内定下一任东厂督主的张德全也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得到了朱劲松的命令之后,张德全就从桌上挑了一个比较小的鸡蛋,然后顺手扔到了钱聋老狗的脚下,唤道:“嗟!来食!”

扔完之后,张德全又抱着赵老汉家里的小孙子,笑眯眯的说道:“记住了啊,男子汉大丈夫要有骨气,哪怕是饿死也不能吃嗟来之食,要是有人这么扔东西给你,你就揍他!”

钱聋老狗的脸色更加阴沉,比臭狗屎还要难看三分。

有心想要吃了这个鸡蛋,却多少有点儿拉不下狗脸的感觉。

尤其是张德全那个狗奴才,还口口声声的说着嗟来之食。

有心想要不吃这个鸡蛋,却又馋的想流口水。

这段时间吃的跟猪食一样,早就忘了鸡蛋是什么味儿了!

钱聋老狗最终还是屈辱的蹲下了身子,费劲巴拉的从地上捡起鸡蛋,扒掉蛋壳之后就努力的往嘴里塞去。

张德全又开始趁机教育赵老汉的孙子:“你看他像不像一条狗?其实啊,他欺负咱们汉人的时候,可比这还要过分。”

“你要记住,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子孙后代跟他一样,就必须要好好读书,好好习武,为皇上效力,为大明效力,让咱们大明变得更加强盛,不用受任何欺负,记住了没有?”

赵老汉的孙子只有十来对,对于张德全所说的这些也只是半懂不懂的点了点头。

而钱聋老狗却是努力咽下口中的鸡蛋后,怒视着朱劲松喝道:“杀人不过头点地,你要杀就尽管杀,又何必如此羞辱朕?焉知朕之今日,不是你的明日?”

朱劲松呵的冷笑一声,望着钱聋老狗说道:“羞辱你?你也配?”

“你不用觉得屈辱,从你建虏入关开始,扬州、江阴、大同、济南、广东,那些百姓被尔等屠戮的百姓,还有因为康麻子迁界禁海而死的百姓,那些因为你建虏跑马圈地而饿死的百姓,他们连吃这种嗟来之食的机会都没有。”

“至于说你之今日,会不会成为朕之明日?告诉你,朕从来不担心这个,朕虽然不敢说没有人造朕的反,但是,只要朕不会跟你一样苟且偷生,就没有人能羞辱朕。”

钱聋老狗再次冷哼一声,然后不再理会朱劲松,而朱劲松也不再理会钱聋老狗,而是继续跟赵老汉等人一起吃饭喝酒吹牛逼。

那农家散养了两年的大公鸡和老母鸡多香啊,肉还有嚼劲,这样儿的鸡肉都不用放什么太多的调料,只要简简单单的加足了盐,咬一口就能满嘴流油。

很快,村子里其他的百姓也都送来了一些吃食,有送猪肉的,也有送鸡肉的,还有送鱼的,反正是鸡鸭鱼肉啥的送了一大堆,就是没有送青菜的。

钱聋老狗有些瞧不起这些泥腿子们送的菜——全是大鱼大肉,谁能一个劲儿的这么造下去?

朱劲松的心里却只有感动。

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鸡鸭鱼肉之类的才是好东西,要是跟他们说什么肉吃多了会腻,这些老百姓能呸你一脸。

只是瞧着桌子上堆的跟小山一样的鸡鸭鱼肉,朱劲松也忍不住有些犯愁。

想了想,朱劲松干脆对赵老汉说道:“老丈,要不然咱们也别在家里吃了,干脆把所有的菜都搬到门口去,大家伙儿也都把桌子搬过来,咱们大家伙儿一起吃?”

结果就是蹭饭蹭成了大席,而且这顿大席上的饭菜和桌子板凳碗筷啥的还全都是百姓家的,朱劲松这个发起人就只提供了几张吃饭的嘴。

反倒是钱聋老狗被馋的够呛。

这种大席,什么样儿的菜都有,各种各样的菜香味儿混合到一起不仅不显得混乱,反而交织成一股特别诱人的香味儿。

哪怕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的钱聋老狗,也被这股香味儿馋的食指大动。

当然,钱聋老狗也就只能看着这场大席流口水,没有人会邀请钱聋老狗坐到席上的——这些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迁移到直隶的百姓,大多都是当初被赶出直隶的百姓,有几个不恨钱聋老狗的?

朱劲松倒是不在乎钱聋老狗饿不饿,反正待会儿吃下的残羹剩饭随便弄点儿就能让钱聋老狗吃个饱。

朱劲松在乎的是这一桌子上的饭菜。

除了那些大鱼大肉之外,剩下那些被百姓端出来的青菜也都有盐味儿,也都有油,这才是朱劲松最为重视的。

大鱼大肉的可以做假,这些百姓原本准备自己吃的青菜可不会做假,足油足盐就是足油足盐,最能体现出百姓生活的真实水平。

这也恰好是朱劲松一路上走走停停,时不时的就要停下来穿城过村的原因。

除了有意抽打钱聋老狗之外,朱劲松还要亲眼看看大明百姓的生活。

哪怕有锦衣卫和东辑事厂、天地会乃至于御史台、都察院好几方互相交叉监管,朱劲松也不会完全相信纸面上的数据。

大明的官员绝对不会比大清的官员强到哪儿去,都是些欠管教的货色,朱劲松也从来不指望大明的官老爷们会有多么高的觉悟。

万幸的是,朱劲松从来不手软的态度,多少还是震慑住了一些蠢蠢欲动的官老爷们,贪腐的情况虽然没能完全杜绝,但是胡乱伸手的情况少了很多,最起码也不敢再明着伸手。

至于说这一路上会不会全是演戏……

谁要是能忽悠着全天下的百姓都跟着一起演戏而且还能瞒得过朱劲松,那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干脆也别当了,趁早退位让贤给钱聋老狗算球。

朱劲松甚至还特意跑了一趟天津,打算从天津的火车站乘车前住顺天府。

天津站绝对算得上是个大站,每天足有六趟蒸汽机车需要通过天津站,其中有中原往草原运送蔬菜水果的列车,也有草原往中原运送牛羊的列车,还有需要通过天津港转运的大量货物的列车。

朱劲松所要乘坐的天子号专列,还是大明第一组用来专门载人的蒸汽机车。

天子号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勉勉强强能够达到三十公里的时速,而且乘坐体验也不是很好,别说跟竖起硬币不倒的高铁没办法比,就算跟八十年代的老绿皮车相比也差了老大一截,从天津到顺天府好几个小时的路程,朱劲松晃了一路,车轮和铁轨之间的咣当声也听了一路。

钱聋老狗对此大加嘲讽:“这就是你跟朕吹嘘的蒸汽机车?御辇不比这东西平稳?果然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朱劲松当时就被气笑了。

不平稳?声音吵?

没有蒸汽机车,哪儿有后来的内燃机车跟电力机车?没有了慢如老牛的蒸汽机车,哪儿来的时速四百公里的高铁?

朱劲松冷笑着说道:“虽然现在的蒸汽机车的速度并不快,也不平稳,声音也吵,可是只要朕愿意花时间等待,这东西总是能慢慢改进,早晚会有平稳不吵还速度快的那一天。”

“怕就怕,凡事都像你们建虏一样,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束之高阁——崇祯八年,毕懋康写的《军器图说》里就说,夷虏之所最畏于我者,火器也,可是你们建虏倒好,明明捡了那么大的便宜,入主中原了,却又因为防汉而搞起了弓马骑射那一套。”

“你个沙雕就不能好好想想,要是你们建虏重视火器,这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火器得进步成什么样儿?就算朕想起兵造反,又哪儿有那么容易?”

“沙雕一样的东西,还有脸说朕山猪吃不了细糠?依朕看来,你们这些建虏才是跟棒子们一样儿的山猪,这辈子都吃不了细糠!”

钱聋老狗被朱劲松骂得哑口无言,朱劲松却没了再跟钱聋老狗玩下去的意思。

逗了一路了,也到了顺天府了,钱聋老狗已经没什么鸟用了。

不对,也不能说是一点儿用都没有。

第二百二十六章嗟!来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