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二百二十三章 以奴驭主,自然要小心提防

第二百二十三章 以奴驭主,自然要小心提防

朱劲松忽然哈的笑了一声,嘲讽道:“朕一直以为你只是单纯的坏,可是现在看来,朕的眼光多少还是有点儿问题——你是又蠢又坏。”

钱聋老狗脸色一黑,冷哼一声后没有说话,而朱劲松看向钱聋老狗的目光中充满了对于残障人士的关爱之情。

如果把脑残也算是一种残疾的话,那钱聋老狗的脑残程度绝对是一级的。

仔细斟酌了一番后,朱劲松决定尽量用钱聋老狗能明白的语言来怼他:“朕为什么要担心呢?知道如何造反,并不代表就一定会造反。朕问你,崇祯皇帝亡国,是亡在谁的手里了?”

对于朱劲松的这个问题,钱聋老狗顿时满脸骄傲的答道:“当然是亡在李自成的手里,我大清入关才为你老祖宗崇祯皇帝报了灭国之仇!”

朱劲松冷笑一声后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问道:“你能不能告诉他,崇祯皇帝亡国,是亡在谁的手里?”

那孩子挺起胸膛,答道:“崇祯皇帝亡国,乃是亡于百姓之手,先生说,以当时连绵不绝的天灾,朝廷的财政已经入不敷出,百姓活不下去,就算没有了李自成,也会有张自成,赵自成。”

朱劲松摸了摸这孩子的脑袋以示夸奖,随后便冷笑着对钱聋老狗说道:“听到了?如果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谁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如果百姓活不下去了,就算他们不懂得如何造反,难道就不会造反了?”

“故宋时期,三百年里延绵不断的造反,是因为百姓活不下去,大明两百多年里也造反不断,同样也是因为百姓活不下去。”

“历朝历代,开国之时总有盛世显现,便是因为前朝亡国之时连绵不绝的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而在这个过程中,又对土地和财富进行了再分配,百姓能够活的下去。”

“可惜啊,唯独你大清所谓的糠钱剩世,是你们这些建虏胡酋还有你们的包衣阿哈们吹捧出来的。”

“在入关的过程中,你们大肆杀戮,跑马圈地,只肥了你们自己,而百姓却活的苦不堪言,若非如此,这一百五十多年里,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钱聋老狗呵的冷笑一声,说道:“怎么,在朕的治下,他们活不下去了?”

朱劲松点了点头,伸手指着周围那些看热闹的老农:“对,就是活不下去了,包括朕当初起兵造反,也一样是因为活不下去。”

说到这里,朱劲松也来了兴致,打算好好指点指点钱聋老狗:“钱聋啊,你见过骆驼没有?”

“骆驼的力气可是比马要大的多,稻草这东西又轻,在你想来,你往骆驼的背上放稻草,肯定是压不垮骆驼的,对不对?”

“可是朕告诉你,一根稻草肯定压不垮骆驼,可要是一根接一根的往上它背上加,就总有一根能压垮它,这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放在治国上面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一次南巡,没什么,两次南巡还没什么,但是你一次又一次的南巡,终究是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

“你一次兴文字浴,没什么,两次兴还没什么,但是你一次又一次的兴,这就是使天下敢怒而不敢言。”

“一个小吏贪腐,没什么,两个也没什么,但是当所有的官吏都开始贪,这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

“钱聋四十九年,朕起兵的那一年,你知道来年该收哪一年的赋税吗?”

钱聋老狗顿时大怒,沉声道:“朕落在你的手里,要杀要剐,也都随得你,可是,你也用不着如此侮辱朕!”

朱劲松却笑着摇了摇头:“朕可不是在侮辱你——你觉得应该是收钱聋五十年的赋税,对吧?可是朕告诉你,当时宁阳县要收的是钱聋九十四的赋税,兖州府要收的是钱聋一百二十年的赋税。”

“你爷爷康麻子才当了六十一年的皇帝,朕问你,你当皇帝能当九十四年?可是那些官吏不管这个,他们只管收钱,你所谓的蠲免钱粮,不过是给了这些官老爷们变本加厉敛财的机会罢了。”

“还有,你也别说你不知情,你大清有粘竿处,有血滴子,还有拉达克,你钱聋老狗比谁都知道这些事情,只是你不在乎,也不关心,你只是把那些贪财的官吏当成了肥猪,当成了你欺压百姓的狗腿子。”

钱聋老狗却冷哼一声道:“朕知道他们贪腐,可是朕能怎么样?朕能把他们全都杀光?朕就不信,你朱逆就敢杀尽天下的贪官?”

出乎钱聋老狗预料的是,朱劲松居然认真的点了点头:“有一个敢贪,朕就敢杀一个,有一百个敢贪,朕就敢杀一百个,十万个敢贪,朕就杀十万,朕不光杀了他们,还要把他们剥皮食草,挂在衙门里警示后来者,顺便还要把他们的恶行都公布在乡亭当中。”

听到朱劲松这么一说,钱聋老狗顿时哈哈笑了起来,嘲讽道:“天下官员千千万,你杀的干净?就算你能杀的干净,可是谁还来给你做官?他们再煽动这些无知的愚夫蠢妇来骂你,造你的反,你这天下还坐的稳?就是史书上,你也得遗臭万年!”

朱劲松再次笑着摇头:“朕一直以为你多少不算太蠢,可是现在看来,终究是朕看错了——如果人人都读过书,他们还能煽动谁?”

谷槣 “黄帝四四八三年,就是民间所说的圣皇元年,你钱聋老狗五十年的时候,大明杀了三个知府,二十多个知县。”

“黄帝四四八四年,大明杀了两个知府,七十多个知县,四四八五年杀了四个知府,七个知州,外加两百多个知县,正四品以上官员上百人,牵连这些人的家人得有上千人被杀,族人被流放者近万,其中还有许多人是为朕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兄弟。”

“论到杀官的人数,历朝历代皇帝里面,就只有大明太祖洪武高皇帝能跟朕一较可低。”

“可是,也没见得没人做官,也没见得朕有什么骂名,除了那些贪官污吏。可是你不知道,那些贪官污吏越是恨朕骂朕,就越能说明朕是对的,如果这样儿就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朕就是遗臭万年又何妨?”

直到此时此刻,钱聋老狗才终于开始正视朱劲松。

论起杀人,大清杀的人可比朱劲松杀的要多,可是大清从来就不敢像朱劲松这样儿几百几百的杀官。

通常情况下,大清都是让他们上交议罪银,实在不行了再杀上几个以平息民愤。

钱聋老狗为什么会实行议罪银?

因为钱聋老狗知道,大清的官老爷们就没几个好东西,杀不过来,也不敢大开杀戒,所以,还不如用议罪银来解决问题,顺便还能鼓了腰包。

而朱劲松治下的大明朝廷,那还真是杀官员如同杀鸡一样,比大清可狠多了。

更让钱聋老狗不爽的是,大明朝廷并没有因此而出现什么动荡,百姓的生活反而越来越好了——钱聋老狗可不瞎,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钱聋老狗的心里也大致有个判断。

只是钱聋老狗并不想就这么认输:“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他们都是汉人,所以你也不需要防着他们罢了,若他们都是我八旗子弟,你敢这样儿么?”

朱劲松伸手指了指吴满仓,反问道:“他以前就是你八旗子弟,朕防着他了没有?说来说去,还是你们爱新觉罗家得位不正,以奴驭主,自然要处处小心,时时提防。”

葡萄牙人克鲁士的《中国志》形容明朝老百姓“极好吃喝”,除了大米小麦之类的主食以及蔬菜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肉食,包括猪肉牛肉以及大量水产。城市里到处都有摊贩,随处可以买到食物,所以“中国人是大食客”。

西班牙人拉达的作品《记大明的中国事情》里,明代福建沿海的老百姓,肉食也很多样,不但有烧肉熏鸡咸肉等各种常见肉食,还有鸽子和斑鸠,做法也有好多种,精细的记录,看得多少欧洲人流口水。

利玛窦笔下的《利玛窦中国札记》里,当时的明朝南方土地肥沃,生产高度发达,所以“人们都很爱好吃喝声色之乐”。

陈舜系《乱离见闻录》里回忆,万历年间的广东地区,斗米只要二十钱,一斤肉不过六七钱,一斤鱼一二钱。

谢肇淛的《五杂俎》里的记载,当谢肇淛在万历十五年到达京城时,京城也就只能买到鸡鸭牛羊,买条鱼简直是万分困难,但到了万历三十五年时,京城的集市上却充斥着大量的银鱼甲鱼螃蟹等南方特产,价格竟还比江南便宜得多。

朱劲松越说就越愤怒:“这些书籍,可还都是朕从你手里要回来的,这些记载,难道你一点都不知道?”

“你知道!”

“但是你不在乎,你只知道往前朝身上泼脏水!”

“狗一样的东西,朕真是想不明白,你到底得是多厚的脸皮,才有脸扯什么糠钱剩世?”

一边骂着钱聋老狗,朱劲松一边伸手指向了那些老农:“他们活不下去,自然就要造反,你们这些建虏自然也要倍加提防,你们从来不想想你们错在了哪儿,只知道一味的用杀戮来解决问题”

“可是你却不知道,如果他们是因为活不下去而造反,天下人都会响应,如果他们单纯的只是为了皇位,为了自己的野心而造反,那天下人也不会答应。”

“正所谓理越辩越明,当所有人都知道了为什么造反以及如何造反,只要百姓还能活的下去,其他人就很难裹挟百姓一起造反。”

“所以,你害怕他们造反,朕不怕,朕也没什么好怕的,要是大明朝廷一直为百姓考虑,大明江山自然能国祚万年,如果哪一天大明朝廷变了,变得不为百姓考虑而光想着从百姓身上捞钱,欺压百姓,那亡了也就亡了,朕哪怕在九泉之下,也要为此而拍手叫好!”

钱聋老狗终于无话可说了。

再怎么毁书焚史,终究还是毁不掉天下人的记忆,焚不尽天下人之口,再强的军队,终究还是来自于百姓,当所有的百姓都不再支持一个朝廷时,军队就成了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Ps:这章有三百多字的史料,所以有四百字免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