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拴条狗去指挥猪都比他们强!

第一百八十三章 拴条狗去指挥猪都比他们强!

按照正常人思维来分析,船只在海上碰到风浪属于十分常见的情况,一般的船只在设计建造时也都会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但是,棒子们的脑回路它不正常啊。

明明能在食堂里吃的牛肉和西瓜,他们非得偷偷打包带回宿舍去吃,明明在造船时需要考虑到风浪的问题,偏偏棒子们就不考虑。

给忽必烈造船的时候已经犯过的一次错误,在给钱聋老狗造船的时候又犯了!

问题是有些错误可以犯,有些错误却是绝对不能犯的。

比如偷偷吃牛肉以及打包西瓜,这种错误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除了影响到倭奴有没有西瓜吃之外,顶多也就是让棒子自己丢人现眼,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是在造船的时候不考虑风浪问题,一味的为了工期而偷工减料,这种错误就很致命。

大清原本二十八艘战船原本就已经沉了十六艘,剩下这十二艘又被风吹沉了五艘,剩下七艘也被倭国的小破船给堵了个正着,其中六艘被倭国的小舢板给击沉俘虏,剩下一艘拼死冲回了朝鲜。

然后,倭国就准备大肆庆贺“神风又一次保佑了倭国”。

虽然这一次的神风还远远够不上台风的级别,更别说能摧毁一支舰队,但是人家倭奴向来就有这种习惯,动不动就是什么神什么魔,倭岛本土甚至有八百万魔神,把一场并不算很大的风浪称之为“神风”,似乎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而更加神奇的是,德川幕府一改往日闭关锁国的政策,打算出兵朝鲜。

众所周知,倭奴跟棒子那简直就是卧龙、凤雏一般的存在,脑回路都跟正常人不太一样。

棒子是谁都敢偷,倭奴是谁都敢怼。

要说让倭奴直接出兵中原,去跟朱劲松打生打死,那人家倭奴肯定不会同意,毕竟挨过几百年的揍,跟中原堂口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挨揍认爹史,从白江口之战再到露梁海战,一直都是如此。

尤其是露梁海战,那更是倭奴永远也没办法抹去的惨痛记忆。

尽管棒子们一直都在玩命吹嘘鸣梁大捷,把击退倭奴的功劳都安排到李舜臣的币上,但是挨过揍的倭奴却是十分清楚,事实根本就不是棒子们吹嘘的那样儿。

倭奴之所以彻底退出朝鲜并且开启闭关锁国模式,是因为陈璘和邓子龙外加李舜臣指挥的露梁海战,是因为倭国被大明给揍怕了。

甚至就连棒子们一直吹嘘的鸣梁海战,主要还是依靠大明的将领在指挥,跟棒子们并没有多大关系——如果大明爸爸不在,棒子将领担任指挥倒还没什么,但是有大明爸爸在,他棒子将领还想指挥军队打仗?

比如说,没有罗伯特·艾布拉姆斯同意,小文同学能指挥的动韩**队去打倭倭?

别扯犊子了,棒子就是棒子,他们从古至今最为擅长的就是“事大”,历史上好几次倭国系入倭,棒子们都是依靠最强召唤术“爸爸救我”才解决的问题。

关键是这个最强召唤术很好使,倭奴好几次想要干朝鲜,最后都是败在了这一招的手下。

所以,十分清楚自己是被谁给揍了的倭奴,打从心眼里就不愿意去招惹中原堂口,德川家更是铁了心要闭半锁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但是,不愿意或者说不敢去招惹中原堂口,并不代表德川幕府不敢招惹朝鲜。

尤其是俘虏了一大堆的八旗老爷们,弄清楚了中原堂口现在的情况之后,德川家的扛把子德川家齐就开始惦记朝鲜甚至于大清的地盘了。

此时的德川家齐刚刚继任为德川幕府第十一代征夷大将军,并且一上台就将被称为不良政治家的田沼意次免职,并任用松平定信为老中,推行宽政改革,整顿幕府纲纪,正是心思最野的时候。

关键是德川家齐也没想到大清军队居然会辣么废物,再加上倭国本身也是矛盾重重,急需找个向外泻泄的豁口。

所以,德川家齐直接就召集了一众小弟,打算出兵朝鲜,去狠狠的教训教训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棒子们。

这一次,倭国可不怕棒子们再使用“爸爸救我”这种近乎于无解的召唤术了,因为他们的召唤对象本身也是废物,属于倭国打击的目标之一。

只是还没等倭国那边商量好该怎么出兵打朝鲜,得到一应消息后的钱聋老狗却怒了。

损失区区二十八艘战船以及一万水师士卒,对于大清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连伤筋动骨都算不上。

可是,这有损我大清的脸面!

“所有负责木料的,还有所有负责造船的,都要从严、从重处理,宁肯杀错三千,也绝不能放过一个!”

钱聋老狗斜靠在软榻上,杀气腾腾的对和珅和中堂吩咐道:“告诉李祘,朝鲜必须在三个月之内再制造一批战舰,而且是能够打仗的战舰,要是再拿这种残次品来糊弄朕,小心他的脑袋!”

待和珅和中堂躬身应下之后,钱聋老狗又接着问道:“朱逆那边儿,可有什么动静?”

和中堂躬身答道:“回万岁爷,朱逆那边儿,目前一直在梳拢交趾和缅甸、暹罗等地的事情,根本就无瑕他顾。”

钱聋老狗却瞥了和中堂一眼,说道:“朕问的不是这些,而是那个什么锅还有那什么小破球运动会——朱逆那边可曾同意了朕的提议?”

被钱聋老狗这么一问,和珅和中堂顿时就有些蛋疼。

你说你特么好好的问这个干什么?

要是那朱逆同意了,奴才还不得欢天喜地的向您老人家报喜?

既然奴才没提这茬儿,就说明人家朱逆根本就没同意!

在心里暗自吐槽一番后,和珅和中堂才老老实实的躬身答道:“启奏万岁爷,那朱逆实在是有点儿不知好歹,怕是要辜负了万岁爷的一番美意呀。”

听到这里,钱聋老狗也不禁心中微怒,暗骂朱劲松未免太过不识抬举。

没有了大清的参加,那什么锅还能算得上是联合的?那小破球运动会还有什么资格称之为小破球运动会?

而且,那朱逆既然没有同意大清参加那什么锅和小破球运动会的事儿,估计也没有同意大清向他伪明互派大使以及领事的提议。

也就是说,那朱逆根本就没有同我大清和解的意思。

谷 想到这里,钱聋老狗的脸色不禁黑了下来,对和珅和中堂道:“那朱逆是否辜负了朕的美意,这事儿倒还是其次,现在最为关键的,便是摸清楚那朱逆的动向,还有,搞清楚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和中堂躬身应道:“嗻,奴才这就差人去办。”

只是离开了乾清宫之后,和珅和中堂的脸色就变得难看无比。

钱聋老狗那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似乎说一句派人去打探情况就会有无数的密探跑到济南府去打探情报。

问题是上哪儿派人?又哪儿来的人手可派?

自从缩回了直隶之后,大清就跟那王小二过年似的,一年不如一年,就连粘竿处和血滴子也特么废的差不多了——

只要钱聋老狗想知道大明那边的情报,就得往大明派遣粘竿处或者血滴子的成员,而大明那边也实在太邪性了,派过去的人手大多都是有去无回,每派出去一次人手,就相当于赌上一条人命。

大清一共才多少人?符合粘竿处和血滴子选拔要求的又有多少?

既要长的像汉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又得机灵聪慧,同时还要对钱聋老狗忠心耿耿,这么几个条件筛选下来,一百个建虏当中能挑出来一个合适的人手都算是老野猪皮保佑了!

所以,粘竿处和血滴子的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的速度,成员是越派越少,送回来的情报也越来越少。

还想要搞清楚朱逆心中是怎么想的?

简直,简直就是彼其娘之啊~!

……

朱劲松其实也没怎么想,只是感觉比较好笑。

建奴的那些包衣奴才们一向喜欢往死里吹捧钱聋老狗,其中有一条就是大明闹了两百多年的倭患,而大清却没有倭患。

有一说一,这是事实,因为大明确实有倭患,而大清没有倭患。

但是,没有倭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大清有多么牛逼,而是因为此时的倭国正在德川幕府的带领下闭关锁国,关起门来过人家自己的小日子。

再说了,之所以闹倭寇,是因为有利可图,而大清玩了命的搞迁界禁海,那倭寇来到海边之后连个鬼影都看不到,最后不得不含着眼泪空手而归,人家还闹个毛的倭寇啊!

当然,包衣嘛,选择性的眼瞎才是正常的。

但是朱劲松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钱聋老狗居然会去干倭奴,更没有想到,钱聋老狗连倭奴都没干过。

倭奴甚至还想反艹钱聋老狗一波。

然后,朱劲松就把五军都督府的一众扛把子们召集到了一起,开始推演矮矬子跟建虏之间的战争。

首先,矮矬子们占据了海上优势,随时都有可能会对大清发起进攻,最大的可能就选择在秋收之时。

选择秋收之时发动战争,不仅能打大清和朝鲜一个措手不及,也同样方便倭奴的军队就地补给。

其次,大清和朝鲜有本土作战的优势,无论是兵员还是补给都很方便,而矮矬子们属于跨海远征,多少都会受到天气以及海洋方面的影响。

再次,矮矬子们手里的火器并不是很先进,顶多也就是跟大清的火器持平。

因为此时的矮矬子们正忙着闭关锁国,还没有见识过大清被列强狂揍的凄惨画面,自然也就没有彻底西化的想法,他们的火器能跟钱聋老狗手里的火器差不多,已经十分难得了。

千万别相信什么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从他们老祖宗开始,祖祖辈辈都只能从事一个行业,一个工作,就跟卖油翁一样,属于“唯手熟尔”,所谓的工匠精神,根本就是糊弄傻子的。

事实上,在整个小破球的范围内,最讲究工匠精神的倭国其实是造假最厉害的那个,就连炸药奖的论文都能造假,就算被人揭穿了,也不过是再来个“躬匠精神”。

当然,矮矬子们造假不造假的,跟他们现在打算反艹钱聋老狗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只是朱劲松跟五军都督府的一众扛把子们在仔细推演过后,发现矮矬子们的胜算并不是太高。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朱劲松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说道:“还行,那就继续保持关注,看看钱聋老狗到底有几分能耐。”

这其实是一个很让人蛋疼的问题。

如果是草原上的那些王爷们要反艹钱聋老狗,朱劲松不仅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加先进的火器,甚至还可以派出人手,对他们进行作战指导。

问题是那些矮矬子们要反艹钱聋老狗——朱劲松就算再怎么恨钱聋老狗不死,也绝不可能给那些矮矬子们提供帮助。

朱劲松甚至都想帮一帮钱聋老狗。

但是,朱劲松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当矮矬子们真的开始进攻之后,处于劣势的一方反而是无论兵力补充、后勤补给还是地理环境都占据优势的钱聋老狗。

仅仅几天的时间,东莱都护府(釜山)就落到了矮矬子的手里,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营下设的几个备倭镇直接被打残。

得到这个消息后,朱劲松当时就懵逼了。

同样懵逼的还有五军都督府的一众扛把子,以及文官系统的一众大佬们。

这踏马谁能想得通啊,大清之前干廓尔喀和朝鲜的时候猛如虎,干起恰克图和雅克萨的沙俄军队来也毫不含糊,而且还占据了辣么大的优势,怎么就打不过矮矬子呢?

按照朱二旦的说法,那就是哪怕拴条狗去指挥一群猪,那些矮矬子们也不可能在几天的时间里拿下整个釜山!

但是吧,不管大清和朝鲜怎么废物,他们被倭奴打了却是不争的事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