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赘婿 > 第二十一章 书房激辩

明末赘婿 第二十一章 书房激辩

作者:云中怪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9

第二十一章 书房激辩

没有错,孙恒隐忍了二十多天,终于在此刻表露出欲掌兵权的野心。

虽然刘家庄的护庄家丁委实称不上兵,但朱元璋带着一群泥腿子都能打下一个大明帝国,孙恒身为穿越者,没道理不行。

况且护庄家丁前些日子前仅凭两百号人,便打退了人数几乎是他们两倍的流民,好歹见过血了,基础算是不差。

刘老太爷和刘玉贞听到孙恒开出的条件,全都震惊的瞪大眼睛,一副见鬼的表情。

太令人意外了,刘老太爷还以为孙恒会像之前那样狮子大开口,没想到他开出的条件仅仅是要护庄家丁的执掌权。

然而孙恒他开出的条件虽然远低于他的预期,但刘老太爷实在想不通。

因为想不通,所以刘老太爷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

刘老太爷问道:“孙恒啊,你明明是个有秀才功名的书生,应该苦读书争取考取举人才是。须知道,我朝并不禁止赘婿考举,如万历年间,就有赘婿考取进士做官的先例。”

孙恒闻言,面上虽然淡然,可心中却不屑得很。

开什么玩笑,这个时候去考举人,考进士,那不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现在是崇祯二年,离明亡还有十四年,以孙恒做八股文章通了九窍还有一窍不通的实力,根本不能保证他在明亡之前能考上进士做官。

就算他侥幸考上进士,那么他这个官给谁做?是迟早药丸的李闯、南明,还是野蛮愚昧的鞑清?

所以考举是不可能考举的,只有起兵造反才有一线生机的样子。

不过这种大实话孙恒是不可能跟刘老太爷说的,说了他也不会相信。

刘老太爷作为一个明朝老愤青,你说明朝还是十四年就要亡国亡天下,这不是找打吗!

孙恒语言斟酌了一番,道:“爷爷,孙婿愚昧,想请教请教您,自太祖爷爷建立伟大的大明,迄今已有多少年?”

刘老太爷不愧是明朝老愤青,对明朝的历史如数家珍般了解。

他拿起柜台上的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通,答道:“从太祖爷爷驱逐鞑虏建立大明起,历经十六帝,迄今已两百六十二年了。”

孙恒点点头道:“爷爷算术真好,大明建立时间确实不短了啊,迄今刚好是两百六十二年,可爷爷您想过没有,自从秦始皇一统六国自封皇帝,中原王朝有皇帝之日起,有哪个王朝的历史超过三百年的?”

刘老太爷初听孙恒此话,根本不以为意,可当他开始细心回顾历史,发现中原王朝即使是汉唐盛世,好像真的没有哪个王朝的国祚超过三百年的。

他试探性的道:“我记得汉朝国祚有四百余年,宋朝也有将近三百二十年。”

孙恒失笑道:“汉朝国祚哪里来的四百余年,您怕是把西汉、东汉和新朝都算作汉朝吧。可事实上从西汉建立到王莽灭汉,不过是两百一十年。

至于十七年后建立东汉的光武帝刘秀,跟西汉末代皇帝别说出了五服,五十服都有了,西汉和东汉分明是两个王朝,根本不可一概而论。

更别提什么南宋北宋了,丢了燕云十六州的北宋尚且算是个中原王朝,偏安南方的南宋连中原都丢了,算哪门子中原王朝。

而且从西汉灭亡到东汉建立,北宋灭亡到南宋建立,期间所发生的战乱纷争,老百姓死亡人数压根不比真正的改朝换代少多少,这跟亡国又有什么区别?”

刘老太爷被孙恒好一顿长篇大论怼的无言以对。

好半晌后,他细细考量,发现孙恒的话不无道理,这才恍然惊觉,中原王朝竟然当真没有一个王朝的国祚能超过三百年,简直就跟宿命一般,无法避免呀!

然后他又想到大明国祚迄今已两百六十二年,离中原王朝国祚不超过三百年的宿命只差三十余年,细思极恐啊,难道大明已经到了王朝末期,就要亡了?

“不可能!”刘老太爷霍然站立起来,惊呼道:“绝对不可能!当今天子少年登基,不到半年时间,便果断诛杀大明毒瘤魏忠贤;登基第二年,就实现了几代文人日夜期盼的众正盈朝。只要再给今上一点时间,必能改革积弊,充盈国库,打破中原王朝国祚不超过三百年的宿命!”

不得不说,刘老太爷对崇祯的看法是当今舆论的主流意见,魏忠贤臭名昭著,在东林党满天下宣传之下,但凡懂点事的明人都视他为大明毒瘤,是大明衰败的罪魁祸首。

崇祯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成功诛杀权宦魏忠贤,小小年纪就展现了非同一般的权谋实力,自然赢得海内外一致赞誉。

登基两年多,他更是召回了一大批在天启年间郁郁不得志的东林党人,朝堂之上,誉为众正盈朝,明朝上上下下,自然视他为天降圣主,拯救大明的唯一真神。

孙恒摇摇头道:“爷爷,我并非有意诽谤今上,倘若今上听从先帝之遗命,延续天启之政令,甚至是仿效万历几十年不上朝,可能大明国祚还能多延长个几十年。

可今上偏偏是我大明有史以来最为勤政之君,大明在他的带领下,就好像一头向着悬崖狂奔而去的疯马,他越是勤政,大明亡的就越快。”

刘老太爷气的吹胡子瞪眼:“胡说八道!今上勤政还有错啦?!”

孙恒淡淡的道:“勤政是没有错的,错的是他走错了方向,跟目标南辕北辙,截然相反。”

“在你看来,诛杀魏忠贤是错的?东林党人众正盈朝也是错的?”

“自然,而且是大错特错!”孙恒肯定的点点头道:“魏忠贤该不该杀?他号称九千岁妨碍了皇权,自然该杀,但不能在这个时候杀!

虽然魏忠贤贪赃枉法把持朝政胡作非为,但事实上因为先帝疏于朝政,近些年来大明这架庞大的马车,一直是魏忠贤在维持运转。

今上贸贸然便杀了魏忠贤,谁来给今上捞钱充盈国库?谁来给辽东镇、东江镇几十万军士发饷以抵御关外的鞑子?指望众正盈朝的东林党人吗?笑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