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683章 终极白忙活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683章 终极白忙活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0:43

第683章 终极白忙活

大洋机械集团。

“宋董,我找了几个业内的专家进行过讨论,讨论的结果并不乐观。专家们普遍认为,富康农机的履带自走旋耕机,更有可能获得专家团的认可。”

“凭什么?咱们的水稻收割机,哪点不如富康的那个履带旋耕机?咱们这可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的产品!”宋承德一脸不服气的问。

“耕种机械本来就比收割机械有优势。富康的履带旋耕机也是填补了国内空白,关键是履带旋耕机是自主研发的新产品, 而我们的水稻收割机是彷制了久保田的水稻收割机。”

对方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水稻收割机这款产品,日本已经做了很多年,花钱是可以买到的,但履带旋耕机这款产品,其他国家并没有做过。从这方面而言,履带旋耕机更有优势!”

中国的农业生产中, 耕种环节一直都比收获环节更加重要。这一点很直观的体现在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过程中。

古代的中国,作为耕种工具的犁, 是改进次数最多的一种农具,至于其他农具的重要程度,重要程度远不如犁。

进入到农机时代也是如此,中国农民对于耕种农机的需求,远远大于收割农机的需求。我们常说的“精耕细作”,也指的是农业上认真细致的耕作,没提收割什么事。

在农民伯伯的眼中,美国式粗旷的农业机械化,动辄损失一两成的作物,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对于中国的农民而言,哪怕是第一轮收割结束了,也得去麦田里再捡一遍麦穗。

至于德国和日本那种精细化的收割农机,在中国农民的眼中,也不如人的双手好用。

农业生产当中, 排除掉天灾**等不确定因素, 耕种决定了农业产量的下限,而收获则决定了农业产量的上限。

收获的过程中, 尽可能减少果实的损失,自然可以提高产量,但这块地里能长多少斤粮食,可不是收获能够决定的,得看耕种。

一块地里长出了五百斤粮食,哪怕在收获过程中,一点儿的损耗都没有,也就顶多收获五百斤。

而若是耕种的时候用些心,让这块地长出了六百斤粮食,即便收获的时候损失个10%,也还有540斤粮食的收成。

因此耕种类的农机要比收获类的农机更受重视,无论是农业专家还是农民,在投票的时候,肯定会更偏向于更种类的农机。

更何况富康农机所推出的履带式旋耕机,是该领域从未出现过的新产品,而这种小型履带式农机,也足以引领一场农机革命。

与之相比,大洋机械彷制的水稻收割机虽然很好,但市面上早已经有了同类型产品,日本农机企业的水稻收割机技术十分的成熟, 虽然价格贵一些, 但只要花钱还是能买得到的。

一个是成熟产品的彷制品,另一个则是可以引领农机革命的新产品,二选一并不困难。

这就好比是在2007年,三星已经做出了不逊色于诺基亚的功能手机,而苹果则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选哪个?

所以真到了专家投票的阶段,富康农机的履带式旋耕机,肯定比大洋机械的水稻收割机更有优势。

对于这个结论,宋承德也有些无可奈何。他眉头微微一皱:“这么说来,咱们还真的从那七位专家方面下手啊,只要七位专家肯投票给咱们,不,是少数服从多数,只要有四位专家投给咱们,那咱们就赢了!”

“关键是咱们现在连专家组里面有谁都不知道!”一名手下开口说道。

“这方面我会去打听!”宋承德沉吟片刻后,接着说道:“去联系一家公关公司,这种专业公关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

以宋承德在行业内的人脉关系,很容易便查到了专家组的七位成员,然后他请来了专业的公关公司,让他们制定公关方桉。

公关公司很快将这七位专家的背景情况调查清楚。

会议室的照片墙上,贴着七位专家的照片。

公关公司的项目经理指着第一张照片,开口介绍道:“这位是东北农业大学的蒋博元教授,他是研究脱粒机的,近几年主要研究方向正是农作物的割前脱粒系统。

蒋教授的研究课题,跟贵公司的水稻收割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他投给水稻收割机的可能性是七位专家中最大的。

我想贵公司只需要邀请蒋教授,对贵公司生产的水稻收割机进行一些改进,顺便支付给他一些劳务费,拿下这一票就不是问题。”

宋承德点了点头:“好,我马上去做。”

公关公司的项目经理又指向了第二张照片:“马海涛教授,湘南农业大学教授,这是你们本省的专家,我想贵公司应该不陌生吧?”

宋承德点了点头:“我们曾经也赞助过马教授的科研项目,不过那是在五六年前的事情了吧?”

“当时赞助了多少钱?”项目经理开口问道。

宋承德想了想,开口说道:“好像是一万块钱吧!”

“五六年前,一万块钱。”项目经理沉吟片刻,开口说道:“宋董,这可不够啊!”

“当时也没想到会有今天这一出啊,要不然我们肯定赞助个十几二十万的了!”宋承德有些懊恼的说道。

项目经理能够猜出来个大概,这位马海涛教授曾经来找大洋机械拉赞助,宋承德对马教授的科研项目没有兴趣,便给了一万块钱,当做是打发叫花子了。

区区一万块钱的利益关系,还不足以让马海涛把自己那一票投给大洋机械,说不定马海涛还会为了避嫌,故意把票投给富康农机。

只听项目经理接着说道:“既然大洋机械曾经赞助过马教授的科研,也算是跟马教授结下了善缘,接下来再赞助给他科研经费,也更加的顺理成章。只不过这一次,贵公司可以得多出一些。”

宋承德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我之前还在担心,直接赞助科研经费的话,会不会太过于明目张胆了。”

项目经理则开口说道:“其实赞助科研经费有很多种方法。就比如这位马教授,他也是博士生导师,他带的博士生,也承担了马教授的部分科研项目。

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给那些博士生一部分赞助资金,让他们帮忙完成马教授的项目,就等于是变向给了马教授一笔赞助。”

“好,只要能拿到这一票,这部分钱我们出了。”宋承德毫不犹豫的说道。

公关公司的项目经理又指向了第三张照片,开口说道:“王伟教授,曾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博士后,华东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是国内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创新研发团队的骨干成员。

王伟教授的这一票,想要拿下是不太容易的。他所做的科研项目都是与花生、红薯和土豆有关,跟水稻收割机没有丝毫的交集。

不过我打听到,王伟教授有个女儿,正在上高三,马上就要考大学了。这孩子学习虽然不错,但考清华北大肯定是没戏了,顶多就是上个一本。

知识分子往往都比较重视子女教育。在国内参加高考的话,王伟的女儿考不上好大学,如果能够帮助他女儿去国外读大学的话,王伟教授应该会愿意投咱们一票。”

“去美国读书?应该不容易操作吧?”宋承德开口问。

公关公司的项目经理马上答道:“其实去美国读书也不难,我们公司之前也进行过成功的操作。我们公司跟美国几个教育方面的基金会有一些联系,只要花一些钱,是可以帮助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

“得花多少钱?”宋承德下意识的问道。

“这也得看是什么大学,学校越好,收费越高。我估计一般的学校,王教授也看不上,所以怎么也得找一个稍微好一些的大学,整套手续办下来,得五十万吧!”项目经理回答道。

“五十万。”宋承德眉头微微一皱,这价格虽然有些高,但也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宋承德点了点头:“好,那我们就花五十万,买上这一票。”

项目经理又指向第四张照片,接着介绍道;“赵忠岳,京州农机合作社的社长,跟前几位大学教授拨通,赵忠岳是基层的农机专家,他在农村基层工作了三十多年,曾经获得过很多次的表彰。”

“我在报纸上见过这个人的报道,听说他曾经对多款农机进行过技术改造。”宋承德接着说道:

“农机测试的时候,性能优秀是一回事,可到到了实用阶段,总是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赵忠岳就针对这些问题,对农机进行了改造。被称为是农机方面的‘土专家’。那么这个土专家缺什么?”

项目经理开口答道:“我们进行过调查,这个赵忠岳有个不争气的儿子,非常好赌,欠了一屁股的赌债,甚至还借了高利贷。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方面下手,以帮他儿子换赌债为条件,让赵忠岳投咱们一票。”

宋承德想了想,开口说道;“烂赌鬼不值得同情。摊上这么一个儿子,就只能算他倒霉了。”

“蒋博元、马海涛、王伟,再加上这个赵忠岳,就已经是四票了。七票当中占了四票,贵公司已经赢了。”项目经理开口说道。

“我觉得还不保险,万一这四个人中有跑票的呢!要不再加一票吧,算是买一份保险!”宋承德开口说道。

“没问题。”项目经理又指向了第五张照片:“章友贵,曾经是咱们国家支援埃塞俄比亚农业技术援助组的成员,他现如今在农学会工作,不过已经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了。

我们调查过,这个章友贵比较好名利,最近在打听着出书,如果咱们能在这方面给予帮助的话,应该能让章友贵把票投给咱们。“

“出书的话应该不难吧!不就是买个版号么!这事情好办。”宋承德开口说道。

“光是出书还不够,还得包销一部分。”项目经理开口解释道。

“这也没问题,一本书也就是十几二十块,包销一万本,也就是二十来万!这钱我们大洋机械出得起!”宋承德一脸大气的说道。

之前那个出国留学的得花五十万,与之相比,花二十万买一票,可要便宜多了。

……

终于到了投票的日子。

农机鉴定总站的会议中,七位专家全都到场,除此之外岳安全和宋承德这两位企业负责人,也都到场了。

陈站长居中主持,他开口说道:“为了公平起见,我将两家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也都叫来了,让他们再详细的介绍一下产品,各位专家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可以现场提问,让企业解答。”

虽然其中有五位专家都已经被大洋机械所公关,但该做的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于是乎在产品介绍完毕以后,专家们开始提问环节。

所谓做戏做全套,不仅仅有提问,专家之间也进行了一番交流和辩论,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时不时的还会反驳对方的观点。

宋承德得意洋洋的望着这一幕,心中却觉得钱花的真值,还没有投票,这些专家就已经演上了。

岳安全则冷冷的望着专家们在那里演戏,从专家之间的交流和辩论,岳安全已经明显的感觉到,蒋博元、马海涛、王伟、赵忠岳和章友贵这五个人,明显是偏向于大洋机械的。

又经过了大半个小时,专家们终于完成了各抒己见的环节,陈站长也开口说道:“各位专家都已经讨论完了,相信也有了结论,那么咱们现在开始投票吧!”

宋承德微微松了一口气,他终于等到了这个环节。

“请等一下!”岳安全突然站起身来,冲着众人微微一躬身子,接着说道:“在投票之前,我这里还有一份文件,请各位专家过目一下。”

岳安全说着,从公文包中掏出了一份文件,传递给众人,同时开口说道:“这是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我们的履带式水稻收割机,出具的推荐函。各位看到的是复印件。”

“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推荐函?这个岳安全果然是要耍幺蛾子!”宋承德眉头勐的一皱,心中接着道:“不过就这一份推荐函,可改变不了大局!”

然而岳安全则接着说道:“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是第一批使用履带式水稻收割机的单位,在我们研发过程中,杂交水稻研发中心,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意见。

更为难能可谓的是,我们生产的履带式水稻收割机,最终得到了袁老的认可。能够得到袁老的认可,就是对我们工作最高的肯定和鼓励!”

“袁老的认可?”宋承德眉毛一挑:“岳总,这牛可不是随便能吹的!”

宋承德的潜台词是,你就不要拿着袁老的名头,在这里招摇撞骗了!

岳安全则翻到了推荐信最后一些,指了指上面接着说道;“这种事情我哪敢吹牛,这上面可是有袁老签名的。”

众人立刻翻到最后一页,果然看到了袁老的签名!

“真是袁老的签名!”

“既然袁老亲自推荐了,那咱们还投个哪门子的票啊!”

“袁老都认可的农机产品,我肯定是举双手赞成啊!”

即便是那五个被公关的专家,看到袁老的签名后,一瞬间也都改变了态度。

在场的虽然都是农机专家,可无论是资历、专业性,乃至对国家的贡献,在袁老面前,只不过萤火之光,哪能与皓月争辉!

袁老都认可的农机产品,怎么可能去反对?谁敢去反对!

旁边的宋承德也翻到了最后一页,瞪大了眼睛,盯着袁老的签名。

他知道,哪怕是他把七位专家都公关了,也比不上袁老的这一个签名。

不夸张的说,有了袁老的认可,哪怕是锄头铲子之类,也能进入农业部的推广名单。

想想自己费尽心思找公关公司,进行调查分析,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公关,可谓是费尽心思。

然而岳安全只出了一招,就直接完成了翻盘。

“又是终极白忙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