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370章 一鸣惊人(求订阅)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370章 一鸣惊人(求订阅)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0:43

第370章 一鸣惊人(求订阅)

**十年代,崇文门西大街的马克西姆餐厅,应该算是京城时尚风向标之一,在那个年代,马克西姆餐厅聚集了京城最时髦的人,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1998年以前的马克西姆餐厅,还是属于皮尔-卡丹老爷子的,就是卖衣服的那个皮尔-卡丹。

八十年代中期,皮尔-卡丹花了上百万美金,买下了马克西姆餐厅14年的经营权,这在当时看来可是非常疯狂的行为。毕竟以当时中国的消费能力,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把这上百万美金的投资给赚回来。

然而这种疯狂的行为,最终也给皮尔-卡丹老爷子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那就是皮尔-卡丹的品牌,成为了中国顶级的奢侈品牌。

现在的零零后或许对这个品牌无感,甚至觉得是一个很Low的牌子,然而在九十年代,皮尔-卡丹品牌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是现在的爱马仕。

李卫东带着何安安,来到了马克西姆餐厅,点了这里招牌的波尔多酒鹅肝和勃艮第焗蜗牛。

不久之后,菜品上来,何安安高兴的直呼一声:“打土豪喽!”,然后便开始动起了刀叉。

以马克西姆餐厅的消费水平,普通人的工资肯定是承担不起的,鹅肝和蜗牛全都是法国空运进口来的,放在国内是绝对的奢侈品,当然只有土豪能吃得起。

一顿饭吃了七七八八,何安安这才说道;“下个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你有时间么?”

“做什么?”李卫东开口问。

“我爷爷过寿,我想顺便带你过去,让爷爷见见你。”何安安有些娇羞的说。

“你爷爷过寿,那你爸妈肯定都在啊!”李卫东下意识的问道:“你这是要带我见家长啊!”

何安安愈加羞涩的低下了头,声音越来越小的说道:“除了我爸妈之外,我大伯和我姑姑,也会来的。”

“那行,到时候我肯定去。”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你觉得,我得给他老人家送点什么生日礼物?”

“随便吧,心意到了就成,反正他什么也不缺。”何安安开口说道。

“要不送个金寿桃吧!我看港岛人过寿,都流行着这个!寓意好,而且还贵重。”李卫东笑着问道。

“那多俗啊!”何安安撇了撇嘴,接着道:“爷爷现在住在疗养院里,要贵重物品也没啥用处,反而还碍眼。”

何安安虽然不怎么提起自己的家世,但李卫东也能猜出个大概。李卫东也知道,退休后能够直接住京城进疗养院的,也不是一般的干部,他们在物质方面肯定是不会匮乏的。

如果只是送一些金银珠宝之类的贵重物品,人家还真不一定能看得上,反而显得李卫东没品位,像个土财主。

“要不我去淘点古玩字画什么的,送给他老人家?”李卫东下意识的问。

“我爷爷才不稀罕那东西呢!而且他也不懂,你送给他古玩字画,最后肯定又被他捐给文物部门了!还是别花那个冤枉钱了。”何安安开口说道。

很多老革命都是行伍出身,像是李云龙那种,打仗是真在行,古玩字画这种簇拥风雅的东西,可就是一问三不知了。把古董送给他们,简直是暴殄天物。

“那送点什么好呢!”李卫东想了想,突然间脑中灵光一闪,便有了主意。

……

座谈会当日,有专人将李卫东接到了会议现场。

这是一间很普通的接待室,有一圈沙发,沙发之间的小桌子上摆放着点心和应季的新鲜水果。

李卫东来到这间接待室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学者模样的人,已经坐在那里,他们正在看手中的文件。

李卫东也不认识他们,便笑着冲这两人点了点头,算是打个招呼,然而这两人并没有搭理李卫东,只是面无表情的瞪了李卫东一眼,便继续看手中的文件。

这两人大概是觉得,李卫东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压根就不需要去理会。

李卫东还打算跟这些学着套套近乎,问一问参加这种座谈会应该注意些什么,但是见到这一幕,李卫东也不再拿热脸贴冷屁股,干脆找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了下来。

不一会,参加座谈会的教授和学者陆陆续续的来到的现场。

经济学家当中,能够参加这种智库级会议的学者本来也不多,其中对于日本经济有比较深刻研究的,用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所以前来参加座谈会的这些学者,互相之间都认识,进门之后也开始各自打招呼。

唯独李卫东是个生面孔,大家都不认识他,更何况李卫东只有二十五岁,这么年轻肯定不是什么知名的学者。

也有人好奇李卫东的身份,其中一位学者就问身边的人:“老赵,那边坐着的小伙子是谁?”

“不知道,我来到时候他就在那里了,看这年纪,应该是谁带来的学生,一起来旁听的吧?”老杜回答道。

旁边另一人却开口说道:“我觉得不像,要是学生的话,怎么会大大咧咧的坐在沙发上啊,我觉得可能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比如会议记录员之类的吧!”

众人对李卫东的身份有所猜测,但全都揣着学者的架子,没有人去找李卫东询问,但绝对没有人想得到,李卫东也是来参加会议的。

“圈子”这东西就是这个样子的,一个圈子里的人聚在一起,你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大家就不会搭理你。

李卫东被晾在了一边,也自得清闲,他看了看果盘里的樱桃挺不错的,觉得会很甜,所以干脆就拿起樱桃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片刻后,学者到齐了,但会议并没有开始,毕竟领导还没有来呢。

众人等了二十多分钟,有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开口说道;“各位老师,非常抱歉,领导临时有些事情,还没有处理完,所以还请各位老师再等一会。老师们不妨先吃些果盘盒点心,等领导往这边走的时候,我再来通知各位。”

一听说领导一时半会还来不了,在场的学者们也都不继续端着架子了,众人纷纷开始上扫荡身边的果盘和点心。

又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刚才那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前来通知,所领导已经往这边走了。

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将果皮等垃圾清理走,也有人给大家送上了湿毛巾,众人赶紧将手擦干净,整理好仪态,准备迎接领导的到来。

片刻后,那位老者出现在这间接待室里。

紧接着,领导与众人一一握手,那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则向领导介绍众人。

“这位是中央财经大学的赵岳教授。”

“这位是社科院的杜正亮教授。”

“这位是首都工商大学的钱爱民教授!”

终于,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介绍到了李卫东。

“这位是青河市小狗电器厂厂长、富康农机厂厂长、装载机厂董事长李卫东。”

听到这个介绍后,参会的学者们纷纷一愣,然后无比惊讶的望着李卫东。

大家都是研究经济的学者,唯独李卫东是个做生意的。

狼群里又混进来哈士奇了!

而且李卫东这头衔,还真有些长,又是厂长、又是董事长的,听起来挺唬人的。

“这小伙子看起来也就是二十五六岁吧,这么年轻怎么就当上三家企业的一把手了,难道是个二代?”

“应该不是吧,二代的话要么去国字头的企业,要么去垄断行业的企业,怎么会去什么电器厂、农机厂和装载机厂啊!”

“我们今天的主题不是要探讨日本的经济政策么?找来个做电器和农机的干什么?”

几位学者用极低的声音讨论着。

这些学者肯定也会有其他的身份,比如某某协会主委之而立的,但这种场合,介绍身份的时候都会提到正式就职的单位。

而李卫东比较特殊,他是个企业家,有三家企业,而且还难分高下,所以眼镜男就把三家企业都说了一遍。

参会人与介绍完毕后,座谈会也正式开始,这些学者专家们开始各抒己见,阐述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内容无非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日本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出台新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将会产生哪些影响等等。

学者们一个个的在高谈阔论,李卫东则是安静的听着,反正他不是经济学家,也没有什么研究成果。

“日本政府在1991年开始征收地价税,同时提高固定资产税的评估税额,这种税收是针对土地保有环节所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抑制资本对于房地产的投机。目前地价税已经还只能收了一年多,从结果看是好的。

自从开证地价税后,日本的房价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区间,这说明日本的地价税,的确是成功的抑制了资本对于房地产的投机行为,也有助于日本建立一个稳定、健康的房地产市场!”

发表这个观点的是社科院的杜正亮教授,而他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学者的认同。

自媒体刷多了的人会以为,八十年代日本刺破房地产泡沫,日本房价瞬间崩盘,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子的。

当时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日本决策层,其实并不认为房地产存在泡沫,而是认为日本的房地产只是过于繁荣。所以决策层采取了紧缩的政策,实际上也被认为是一种调控的行为。

而紧缩的调控政策出台一种,日本的房地产并没有马上崩盘,而是没有再继续上涨,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的高价状态。

这一点从日本的gDP数字就能看出来,日本在八十年代末就开始实施紧缩政策来调控房地产,而此后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停滞,反而从三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涨到了五万亿美元的经济体。

如果在这期间日本的房地产崩盘的话,绝对不会出现这种gDP增长的情况。

要知道当时东京房产价值可以买下半个美国。如果房地产崩盘的话,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缩水,也就会拖gDP的后腿,gDP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快速增长。

若是一个发展中小体量的经济体,或许会出现房价下降,gDP上涨的情况。因为这种经济体的房产价值不高,再加上经济体量小,完全可以用一两个产业的蓬勃发展,来抵消房地产崩盘的对经济的冲击。

但像是日本这种成熟的大经济体,是绝对不可能同时出现房价崩盘,gDP高歌猛进的情况。因为日本经济的体量太大了,产业也都已经成熟了,没有那么大体量的新产业,来弥补发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冲击。

所以真实情况是,在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后,日本的房价并没有马上崩盘,反而是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但是这种稳定却是一种有价无市的稳定。

也就是说当时日本房价维持在高位,但是交易量却很少,中产阶级手中握有房地产,虽然很值钱,但是却卖不出去,因为价格太高了,而且也没有上涨的空间,所以无人接盘。

所以在九十年代初,日本那些所谓的炒房失败的人,实际上是被套牢了。

被房产套牢,跟被股票套牢还不一样,被股票套牢了,虽然会亏钱,但是股票还是正资产,股票不可能跌倒负数。一百万的股票,亏了二十万,好歹还能卖八十万。

然而被房产套牢则不同,因为大部分人是贷款买房,也就是说要偿还贷款,在还完贷款之前,房子不是你的,而是银行的。

如果房价不涨,而你又要为一个不属于你的东西不断的还款,这时候房子就会成为负资产。

更何况在日本房地产市场火热的年代,很多人借高利贷炒房,当房价不再上涨的时候,这些人也是第一批破产的。

从日本采取紧锁的政策开始,日本的房价实际上是比较平稳的,没有暴涨也没有暴跌。但是由于日元的升值,所以用美元计价的话,日本的房价是下跌的。

本来东京的房产能买下半个美国的,但是日元升值以后,只能买下四分之一个美国了,于是乎在国外的经济学家眼中,相当于是日本的房产就跌了一半。

因此国际经济学家将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定在八十年代末。

日本人所体会到的房价,是日元的计价,本来值一亿日元的房子,现在还值一亿日元。

既然日元计价的房价没有改变,日本政府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依旧在出台各种紧锁的政策,比如地价税。

换个角度想,地价税是为了打击房地产投机,如果房地产真的崩盘了,哪还有什么投机可以打击?

现在再回顾日本应对经济泡沫的政策时,会发现日本在八十年代末刺破房地产泡沫后,并没有采取救市的政策,反而是继续出台一些不利于房地产发展的政策,这是不合理的。

实际上是因为美元计价和日元计价所造成的差异。

而在国内很多公知的眼中,这却被吹成了刮骨疗伤、破而后立的勇敢行为。

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日本执政者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自己家里着火,还火上浇油?不怕把自己烧死么!

日本房产真正的开始崩盘,实际上是在1995年以后,日元升值到达了最顶峰,随后开始出现贬值,日本的房价也开始下跌,这实际上也是通货紧缩的表现之一。

日本本打算逐渐调整紧缩的政策,然而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了日本经济一记重击,日本政府被迫取消了地价税,但是却于事无补。

从此以后日本的房地产真正的一蹶不振,日本再也爬不出通货紧缩的泥潭,陷入到流动陷阱当中。

……

杜正亮教授认为,日本征收地价税的结果是好的,有助于打击投机,构建一个稳定的房地产市场,这也是其他学者普遍的看法。

领导听完之后,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后却望向了李卫东,开口说道:“李董事长,你对日本征收地价税怎么看?”

“在各位老师面前,我实在是不好意思班门弄斧。我的想法也不怎么成熟,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我毕竟是个外行人,如果我说错了还请各位老师别介意。”

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认为,这个地价税的确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起到打击投机,也让日本的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短则三年,长则五年,日本的房地产必然崩盘!”

李卫东此话一出,房间内的其他学者,纷纷露出了嘲讽般的笑容,更有人轻声叹了一句:“外行果然是外行。”

领导却开口为李卫东打了个圆场:“早在三年前,李董事长就已经预测,日本会在1991年征收地价税,结果还真被他给说中了。你今天说日本房地产会在未来五年崩盘,应该也不会是无的放矢吧?”

李卫东点了点头:“领导,我说日本的房地产会崩盘,不单单是因为日本房地产行业不健康,更是日本的整个经济都不健康,而房地产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日本经济哪里不健康了?我倒是觉得,日本的经济经过调整之后,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这次说话的是财经大学的那位赵岳教授。

只听赵教授接着说道;“1990年开始,日本股市的日经指数从三万九千点,下跌到一万五千点,然而日本政府也出台了降息的政策,而且效果斐然,目前日本的股市已经恢复到了一万九千点,突破两万点指日可待。

李董事长,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才刚刚建立,远不如发达国家那么多成熟,所以你对股市指数可能不太了解。于发达国家国家而言,股市是反映经济的阴晴表,股市的指数不断升高,正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欣欣向荣!”

李卫东却开口说道:“一万九千点啊,那日本股市也该涨到头了!我敢说未来二十年,日经指数都不会再像今年这么高!”

李卫东这话说道还是有些保守了,日经指数超过1993年,要等到22年之后。

而赵教练脸上却露出了不屑一顾的表情,他显然觉得李卫东就是在瞎掰。

领导则又一次给李卫东打了个圆场:“三年前,日本还是在在连续加息的时候,李董事长就已经预测,日本会在1991年下半年开始降低利率,而且会在四年内将利息降低到零利率。

当时我也觉得不太可能,但是现在两年已经过去了,再看看日本过去几次的降息,以及江西的幅度,要说降到零利率,也不是不可能的啊!”

领导的言外之意就是在说,李卫东对于日本经济的于预测,还是很准的。

“瞎猫碰着死耗子吧!”赵教授小声嘀咕着,这声音大概只有他自己能够听到。

然而李卫东却看懂了赵教授的嘴型。

李卫东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可不能在藏拙了。参加这种智库级别的座谈会,而且还有领导亲自参加,一辈子可能就这一次机会。

李卫东是恰好遇到了萧远征,各种机缘巧合之下,才有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得抓住机会,一鸣惊人才行,至少得给领导留下深刻的印象。

于是李卫东开口说道;“日本的经济,是整体结构性的问题,只要这个结构性问题一直存在,那么日本经济迟早都会陷入到流动性陷阱当中!所以我判断,日本的股市在未来二十年,很难有起色。”

在场的都是经济学家,对于流动性陷阱的了解,可比李卫东要精通的多。

那位工商大学的钱爱民教授更是开口说道:“流动性陷阱,只是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来的一种假说,这个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流动性陷阱,也是个未知数。”

日本是第一个陷入到流动性陷阱的国家,所以在此之前,流动性陷阱只是一个经济学中未被证实的理论。

钱爱民教授接着说道;“日本是一个超过四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抵御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也仅次于美国。现在的日本,就算是回不到六七十年代那种盛况,但也绝对不会陷入流动性陷阱,这点从日经指数的恢复就能看出来。”

李卫东则开口说道;“日经指数是在上涨,但是跟下跌只隔了一层窗户纸而已,一旦有个契机捅破这层窗户纸,日经指数会再次重演1990年的暴跌。就比如日本出现政党轮替!”

“政党轮替?这比日本陷入流动性陷阱更不可能!”赵岳教授毫不保留的露出了嘲笑的表情。

“是啊,自民党怎么可能失去政权!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杜正亮教授也笑着说道。

日本的自民党自1955年,一直牢牢掌握着日本的政权,其他政党根本无法撼动。

自民党是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而来的,而自由党早在1948年就开始执政。

自由党的前身是日本的贵族院,自由党的首任首相吉田茂,曾经在1946年,以贵族院议员的身份,担任了日本的首相。

也就是说自民党的执政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刚刚结束的1946年。

所以日本是最没有资格对一党专政说三道四的国家,因为日本自己就是个一党专政的国家。而且日本一党专政的时长,还是亚洲所有国家中做久的。

也是因为自民党在日本的执政地位无可撼动,当李卫东说自民党会丢掉政权,日本将出现政党轮替时,所有人都露出了嗤之以鼻的表情。

此时的李卫东,在众人眼中,已然成了一个哗众取宠的无知青年。

然而也就在此时,突然有人推门进来,那人径直走向领导,然后在领导耳边低声细语了几句,又将一份文件递给了领导。

会议室内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他知道这种突如其来的汇报,肯定是国家大事,所以不敢打搅领导看文件。

领导盯着那份文件,表情变得凝重起来,随后他抬起头来,用一种惊讶的表情望着李卫东。

李卫东顿时觉得头皮发麻,他想要躲避领导的眼神,但是上辈子修炼来的城府,还是让李卫东强装镇定,然后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下一秒,只见领导轻叹一口气,开口说道;“驻日使馆那边刚刚发来了消息,自民党内部的羽田派临阵倒戈,宣布脱离自民党,成立新生党,宫泽内阁的不信任案被表决通过,宫泽要下台了!”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到了李卫东的身上。

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竟然被李卫东给说中了!

还真是一鸣惊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