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121章 研发新产品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121章 研发新产品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0:43

第121章 研发新产品

服装厂里,王凯平搬着一个箱子,走进了李卫东的办公室。

“厂长,你看看,这是不是你要找的羊剪绒。”王凯平放下箱子,接着道:“只要是咱们青河市面上能找到的,我都给你弄来了。”

“没错,就是这东西。”李卫东拿起一款羊剪绒面料,放在手里揉了揉,开口说道:“不够柔软啊!”

“我觉得还可以啊,我那件军大衣,毛领子也比这个硬多了。”王凯平开口答道。

李卫东又拿起其他几块羊剪绒面料,放在手里揉了揉,随后眉头皱了起来。

“不行,都太硬了,没法用!”李卫东开口说道。

“厂长,市面上能找到的羊剪绒面料,我也是都买来了,应该没有更软的了。”王凯平开口说道。

“这种程度,咱们中国人自己用肯定是没问题的,要是出口的话,老外会嫌弃的。所以我们的新产品,要用更柔软的羊剪绒面料才行。”李卫东轻叹一口气。

“那该怎么办?”王凯平开口问道。

“面料也就这样了,咱们也买不到进口的面料,现在只能从柔软剂上想办法,得换一种柔软剂才行。”李卫东想了想,拿起了一支笔,写下了几样东西,递给了王凯平。

“按照这上面的,帮我去买一些吧。”李卫东开口说道。

“天平、烧杯、容量瓶、温度计、Ph试纸……”王凯平抬起头来:“你这是要做化学实验啊!”

李卫东点了点头:“你去买设备,我去买点原料,回来咱们就做实验。”

“你要做什么?”王凯平下意识的问道。

“做柔软剂!”李卫东说着,拿起摩托车钥匙便走出了办公室。

……

前世的时候,李卫东结束了研修生的生涯之后,揣着二十多万辛苦钱回国。

之后李卫东考察了一番,便决定开一个小化工厂。

李卫东租了一间厂房,买了一个二手的锅炉、一个二手的反应釜、几个不锈钢管,几台搅拌机,加上几个电炉子,就算是搭建起了一个小化工作坊。

而当时李卫东做的第一个产品,正是柔软剂。

柔软剂是一种可以让纤维变软的化学物质,经过柔软后的纺织产品,会变得更加柔软、滑爽、手感也更加的舒适。很多纺织产品都会使用柔软剂,像是那些让头发变柔顺的洗发水里,也会添加柔软剂。

纺织用柔软剂的制作难度并不高,无非就是硬脂酸、环氧氯丙烷和冰醋酸这三种主要原料,加上一切其他的辅料,加热搅拌进行化学反应,关键就是掌握好Ph值。

李卫东花了三万块钱,从特区某个合资的化工厂,请了个贪钱的工程师,便学会了柔软剂的生产方法。

严格的说起来,李卫东这种偷师的行为是侵犯人家专利的。

但那个时候国内虽然已经有了专利法,却跟个摆设差不多。李卫东那种小的化工厂千千万,侵犯别人专利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就算是专利人想维权,也告不过来。

当时是九十年代中期,正值亚洲四小龙产业升级,很多纺织业都迁移到了中国,这也导致与纺织系相关的化工产品供不应求。

李卫东借着这个好机会,赚了一大笔钱,而后才有本钱去搞二手工程机械的进口买卖,结果被樱田株式会社的液压设备给坑了一遭。

除了柔软剂之外,李卫东的小化工厂还有另外三个主打产品,一个是台板胶,主要用于纺织产品的印染;另一个是印花剂,同样是用于纺织产品印染,第三个就是洗涤剂,用于纺织产品的染前和染后清洗。

……

李卫东买来了原材料,王凯平则买来了烧杯等实验设备,两人就在李卫东的办公室里,搞起了实验。

不一会,整个办公室里就充满了一股特殊的酸味。

“忘了让你买两个防毒面具回来。”李卫东说着,拿来了两条毛巾,一条缠在了自己的嘴上,另一条则给了王凯平。

“厂长,这味道的确有些浓,看来今天回家以后,你嫂子肯定不让我上床了。”王凯平开口说道。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做实验,几个小时后,终于做出了满满一大烧杯的柔软剂。

李卫东撕下一张Ph试纸,在柔软剂里蘸了蘸,然后拿出来,对比了一下色谱,满意的点了点头。

“去哪一块羊剪绒材料,再拿个剪刀。”李卫东开口吩咐道。

王凯平找来一块羊剪绒材料,李卫东则用剪刀将这块材料一分为二,其中一半倒上柔软剂,开始进行浸泡。

“还得找个吹风机。”李卫东接着说道。

“这个可不好找,我家里倒上有一个,现在回家拿。”王凯平开口说道。

“骑我的摩托车去。”李卫东直接将摩托车钥匙递给了王凯平。

王凯平骑上李卫东的摩托车,回去拿吹风机,当王凯平再返回的时候,李卫东已经将那块羊剪绒材料从柔软剂里捞了出来,然后又清洗了一遍。

“来,咱们吹干它!”两人开始捧着吹风机,吹干那一块柔软过的羊剪绒材料。

吹到八成干的时候,王凯平就开始用手抚摸起半块羊剪绒材料。

“感觉还真的比之前顺滑了许多啊!”王凯平开口叹道。

“别急,等一会完全吹干了,跟另外半块比一比。”李卫东开口说。

终于,这半块羊剪绒的材料被吹干了。

李卫东左手拿着柔软过的羊剪绒材料,右手拿着另外半块,同时捏了捏,果然是差距巨大。

“你试试看。”李卫东将两块羊剪绒都递给了王凯平。

王凯平放在手里揉了揉,顿时一脸的惊喜:“竟然变软了这么多!单纯摸起来的话,这完全是两块材料啊!”

“材料变软了,上面的毛也变得蓬松顺滑了,这才算是出口产品该有的品质!”李卫东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卫东上辈子开小化工厂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中期,当时李卫东使用的也是九十年代中期的工艺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也达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这一套九十年代中期的工艺,放在八七年,绝对是国内顶尖的水平,李卫东敢保证,至少青河地区的化工厂,生产不出这么好的柔软剂。

李卫东也考虑过,拿着这个柔软剂的配方,去申请个专利,然后拿去卖钱。但仔细一想后,李卫东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

柔软剂的制作工艺并不困难,但凡有个高中的文化水平,学起来并不困难。所以柔软剂也是一种很容易仿制的化工产品。

在中国,这种容易仿制的东西,注册专利根本就没有用。你今天刚注册完专利,明天就有一大群人照着你的专利,推出仿制品,甚至还会对仿制品进行升级。

而这些侵权的仿制品,很多还都是民间小作坊生产的,这些小作坊甚至连个体户的执照都没办,想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中国,能够受到保护的专利产品,都是那些不太容易仿制出来的。

像是各种高端的制造业,你没有那个技术,便是有心仿造,也造不出来,想要用人家技术的话,就只能乖乖的购买人家的产品,或者交专利授权费。

李卫东在实验室里弄出来的这一烧杯柔软剂,只能当样品,大规模使用的话,指望李卫东这一烧杯一烧杯的做,那得做到猴年马月!

服装厂要使用柔软剂的话,还得靠工业生产。

而工业生产,就必须要有化工生产设备,加温用的锅炉、反应和搅拌用的反应釜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李卫东要赶着去参加下一届的广交会,并没有时间去重新建一个化工厂生产柔软剂,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青河其他的化工厂,借鸡下蛋。

于是乎在第二天,李卫东就来到了青河市第二化工厂。

青河市第二化工厂的厂长名叫韩国浩,今年五十多岁。这韩国浩是搞技术出身,年轻的时候曾经是青河化工总厂的车间主任。

后来清河地区组建化工二厂,韩国浩带着十几个手下,硬生生的将化工二厂给建了起来,后来又引进了一些新产品,大有跟青河化工总厂一较高下的态势。

韩国浩也是个狠人,他担任厂长以来,提拔心腹、打压异己。第二化工厂内重要的职位,要么是韩国浩的心腹,要么是韩国浩的亲戚。整个化工二厂被韩国浩经营的如铁桶一般,外人很难插手。

地委并不希望出现这种一言堂的企业,也曾经派人去第二化工厂担任领导,但派去的领导,很快都会被韩国浩架空。

整个第二化工厂上上下下全都是韩国浩的人,新领导去了,所有人都阳奉阴违,根本就没法开展工作,最终只能灰溜溜的调离。

如今李卫东便打算与这样一个强人合作,生产柔软剂。

……

第二化工厂的厂长办公室,李卫东见到了韩国浩。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李卫东从包里拿出了一块羊剪绒。

“韩厂长,你看看这块材料怎么样。”李卫东将羊剪绒递给了韩国浩。

韩国浩接过这块羊剪绒,先是看了看色泽,然后仔细的摸了半天,最后还用鼻子闻了闻。

“这块料子好软啊,毛也很平顺,摸起来手感很好,我本以为这是一块进口的料子,不过仔细一看,这是内蒙绵羊的羊剪绒,所以这块材料也不可能是进口的。”

韩国浩说着,将羊剪绒还给了李卫东,接着道:“李厂长,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块羊剪绒,用的不是一般的柔软剂吧?”

“韩厂长果然是内行!”李卫东伸了个大拇指,接着说道:“这块羊剪绒,的确是用了新型的柔软剂。如今这个新型柔软剂的配方,就在我手里,不知道韩厂长有没有兴趣跟我合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