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鼎贼 > 第七十六章 方国珍

鼎贼 第七十六章 方国珍

作者:紫钗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8:29

第七十六章 方国珍

左营诸将之中,汤和最懂朱元璋的小心思,他第一个站出来说道:“水营不愿意接受招抚,多半是害怕谈论招抚会引火烧身,但就怕水营有人动了招抚的心思!”

左营的情况与巢湖水师差不多,大家都觉得在兵临城下的情况招抚是取死之道,除非行台有足够的“诚意”,但这就进入了无限死循环。

在朱元璋与左营诸将眼中,所谓足够的诚意自然是行台军与行省军撤围,可对于行台与行省来说,太平路与集庆路近在咫尺,滁州红巾军如果有招抚的诚意必须先退回江北。

招抚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死局,因此招抚使者来往越频繁,双方的战斗就越激烈,只不过很多人明明知道招抚必然失败反而全力推进招抚谈判,使者来往的次数越密集,在其中发财的人也越来越多。

朱元璋谈论招抚倒不是为了发财,而是真正的缓兵之计,既然一方面要对付行台军、行省军、长枪军,一方面要与柳易斗法,他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招抚不但能给他时间而且还能给他机会:“既然水营不愿意接受招抚,那咱们也没有接受招抚的理由,只是柳元帅一心想着纳妾,营中将士多有不满,你们得帮他好好盯一盯!”

说是帮柳易“盯一盯”,实际却是想着只要找到破绽就以雷霆之势解决柳易,只是一提到这事李善长就提醒朱元璋:“元帅,现在水营的口号是不求全胜只求不败,稳扎稳打底盘很稳,要想让水营动起来,还是得用美人计!”

稳打稳打的策略就代表着朱元璋在巢湖水师身上根本找不到破绽,所以李善长觉得得让水营动起来才能解决问题。

但跟柳易打交道这么久,朱元璋早就知道柳易绝对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存在:“美人计?那是白白便宜了姓柳的,姓柳的就喜欢咱们给他送钱送粮送美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才不干,我就是死了也不玩什么美人计!”

徐达很不识趣地问了一句:“那水营继续稳扎稳打下去怎么办?老朱,不过是几个美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

朱元璋从小到大吃过的亏加起来都不如在柳易这边吃得多,加上他又自许是个风流人物,所以徐达一说就急了:“别看柳易现在是稳如泰山,等张士诚与方国珍动了,我看他这套不求全胜只求不败的招数还能不能玩下去!”

朱元璋这话一出,在场武将都是一片欢喜:“张士诚与方国珍要动了?”

此刻台州的方国珍正在和兄长方国璋、侄子方明善讨论着局势:“处州路只剩下几百老弱病残了?石抹元帅真是给咱们出个天大难题。”

方国璋却是提醒方国珍这事没这么简单:“几百老弱病残只是指沿海万户府,章溢、胡深、季琛这些老朋友的乡兵、义兵没算进去,但确实是个机会同,这些老朋友的义兵跟沿海万户府完全是两回事。”

元朝在征服江南三省之后,每路都设置了一个万户府或副万户府负责镇守。

但是伴随持续不断的战争,江南的镇守万户府体制已经走向崩溃,处州路的沿海万户府把几乎所有兵力都投入江东战局,在处州本地只留下了几百老弱病残,而包括章溢、胡深、季琛在内的处州士人却掌握着成千上万的义兵。

虽然石抹宜孙元帅与处州义兵属于相当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过去的经验表明着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注定不能持久,石抹宜孙世袭万户而且还做到浙东元帅,是元朝体制内中的大根脚,一出生就能保证至少有个万户前程,稍稍努力一下就能做到元帅甚至级别更高的都元帅。

而章溢、胡深这些南人如果不是遇到乱世,哪怕他们中了进士在官场干上二三十年也不过是江浙儒学副提举之类的闲职而已,甚至连个行省椽都是破格用人。

旧体制与新贵之间有着无法缓和的矛盾,过去几年最常见的剧情就是乡绅、土豪费尽千辛万苦赶走了入侵的红巾军终于夺回城池,然后就被弃城而走的达鲁花赤、总管赶回随手杀掉,这群南人泥腿子跟有根脚的蒙古人、色目人抢风头注定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处州之所以山寇四起甚至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就是因为龙泉达鲁花赤宝忽丁横征暴敛,水深火热的县民为了求活只能从青田请来了山寇,山寇一至宝忽丁自然弃城而走,只是青田山寇也无法收拾乱局,于是书生王毅起兵收复县城逐走山寇,宝术丁自然毫不犹豫地火并了王毅,结果王毅一死处州局势自然就彻底崩溃。

只不过方明善的看法却完全不同:“两位叔叔,你们不要只把目光放在处州路,现在行省把兵马都投入江东战场,不但处州缺兵,温州、庆元都缺兵少将,只有绍兴路的迈里古思手上还有些义兵,我应当抓住机会把整个浙东沿海都吃下来,而不是只盯着处州!”

方国璋一听这话就笑了起来:“明善,温州路、庆元路、台州路还有绍兴路吃下来根本不费什么心思,但处州路就不一样了,咱们不但要吃海味,也要吃吃山珍!”

方明善这才明白方国珍与方国璋已经把沿海四路视为自己碗里的肉准备直接吃到嘴里去,而且还准备把处州、婺州等内地州县一并吃下去:“这确实是个机会,行省行台还有浙东元帅府的心思都在江东,对咱们来说绝对是树旗的天赐良机!”

方国珍却是大笑起来:“谁说要树旗,我们是替朝廷守土!现在我已经摸到了行省、行台的真正底线,不需要树旗就能帮朝廷守土!”

天下群雄之中,方国珍起事最早,韩宋、徐宋红巾军起义都在至正十一年,而方国珍至正八年就在台州起事,而且他招抚与再次起事的次数天下第一,从至正八年到现在叛降不定,甚至可以说是个招抚当饭吃的存在。

每一次招抚都能让方国珍的势力变得更强大,而且这么多轮招抚下来方国珍已经完全摸清了元廷的底线与套路,知道怎么在不树旗不公开造反的情况一步步潜移默化拿下元廷控制下的各个州县。

方国璋补充了一句:“明善,这事你要跟你叔叔好好学一学,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凡事不要想着打打杀杀,只要照着国珍的章程慢慢来,这浙东道迟早是我们方家的!”

方国珍却是叹了一口气:“我已经摸清了行省行台的真正底线,只要一步步来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但现在的问题在于行省如果真要起复那一位的话,吃海鲜没问题,想吃山珍就没那么容易!”

方明善当即问道:“哪一位?”

方国珍的声音有些苦涩:“江浙行省都事刘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