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五百四十七章 诡道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五百四十七章 诡道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8:01

第五百四十七章 诡道

这段话可谓是从古到今、中外通用的战争真理,里面说的意思就是战争这件事情,耗费国家无数金银财富、粮食物资,相持数载只为争一日之长短,往往是决定性的一场仗就能左右整个国家的命运,世人耳熟能详的“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就是最佳的例子。

这两场战争,可谓是将《孙子兵法》最精粹的理论“兵者,诡道也。”发挥得淋漓尽致,“马陵之战”中,齐国依然用老套路,先是允诺救援韩国,使得韩国与魏国死磕,接连被魏国大败了五次也不投降。

然后齐国见韩国和魏**队都已疲累不堪,这才发兵救援韩国,不过还是老方法,没有直接发兵到达韩国,而是如之前“围魏救赵”一样,来一个“围魏救韩”,直接发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

齐国此举,一举激怒了魏国上下,齐军两次三番来搅局,使得魏国统一“赵魏韩”三国,重新成为如晋国一样的大国的图谋屡次破产,故此魏国朝中君臣、军中将士,都存了一战打残齐国之力,让齐国再没有能力来搅局的想法。

之后庞涓率领魏军追击齐军,而齐军主帅田忌听从孙膑的谋划,用“减灶之计”麻痹庞涓,让庞涓以为齐军兵无战心,陆续有逃兵的出现,于是庞涓大意之下,只率领轻装精锐士卒直追齐军,以防齐军逃脱。

谁知道齐军已经在马陵地方设下埋伏,将魏军诱至埋伏圈中后,自然是万箭齐发,重创了齐军,庞涓也在齐军的包围之下,引剑自刎。

至于历来传说中,孙膑使人将一棵树剥掉树皮,上面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下”等字,庞涓率军晚间来到树下,看不到树上写了什么,命人举火把上前照明,齐军在孙膑的指示下,望见树下有火光亮起既集中箭矢射死庞涓。

如此情形,我是不太轻信的,因为这种情形实在是太富有传奇性了,首先查探之事,自有军中斥候负责,安有一军主将亲自上前查探的道理。

其次,就算斥候看到树上字句,不敢向庞涓言明,最后由庞涓带人上前确认的话,夜间晦暗,埋伏士卒又怎么分得清楚来人是兵是将。

所以我认为,这段故事编排痕迹太过显著,与事实应该是大有出入的,或许是受后来的儒家主流公羊派的影响,在“大复仇”思想的主导下,将孙膑和庞涓的恩怨作了如此刻画而已。

至于“长平之战”的话,秦国所行诡道亦是不少,先是在攻占上党后,赵国遣使求和的时候,为麻痹六国,不使六国再次合纵攻秦,便殷勤接待赵国使臣郑朱,使得其余五国以为秦赵和谈已成,不再部署兵马援赵。

等到秦国布置好兵马,直趋长平之后,因为受挫于廉颇的“稳守反击”战术,在廉颇的坚壁防守之下不得寸进,只好转而用计,收买赵王近臣,使得赵王临阵换帅,将经验尚浅的赵括派去长平,换回了老将廉颇。

赵括到了长平军中,替换掉廉颇之后,自然是委派自己信任之人指挥各队各率,以便于自己指挥了,赵军经此一番折腾,战力起码去了一到两成。

秦昭襄王得知自己计成,赵军换将,更是偷偷派了武安君白起到长平军中担任主帅,原来的主帅王龁作为白起的副手,然后严令军中将领,敢言武安君者尽皆处死,由此保证了赵军不知道秦军主帅已经换成了当代战神白起了。

或许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步骤,使得赵国上下错估了秦国对这次“长平之战”的定位,以为只是一场寻常的争地之战,而不是秦国定位的灭国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