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百九十七章 益州派的卓越一击

第四百九十七章 益州派的卓越一击

刘备从曹操手中夺下了汉中,暂且算是压下了蜀汉益州派的不满,这才有了后来称帝并举全国之兵讨伐东吴的资本。

蜀汉拿下了汉中之后,一片大好局势,真的形成了当年诸葛老大“隆中对”里面的布局,从汉中和荆州两面对曹魏展开了钳制,只待局面进一步稳定,协调好各方面再进军关中的话,诸葛老大当年兴复汉室的计划真的是大有可为的。

可惜关武圣出于种种考虑,在未与刘备川蜀方面军取得足够沟通和配合下,突然攻曹魏不备,来了一场威震华夏的荆襄战役。

之后经历了大意失荆州及夷陵之败后,蜀汉可谓是元气大伤,国内各势力也是蠢蠢欲动,一派不稳之势。

估计刘备也是有见及此,当即命诸葛老大和李严同为托孤大臣,抬出了东州派来一起压制益州本地势力,这才险险将政权交到刘禅手上。

而之后诸葛老大更是手段高妙,政治技能点满,充分打好了刘备留下来东州派这张牌,短短数年就将蜀汉政局完全稳定下来了,还足兵存粮平定了南中雍闿、孟获之乱,为蜀汉谋求到一个稳定的后方。

就是收割了南中蛮族的人口财富,诸葛老大才有了第一次北伐的资本,可惜最后是屡屡失利,到了能够在五丈原站稳开分基地的时候,诸葛老大又身体不适以致病逝,留下了悲壮的一生让后人不断叹息。

自刘焉、刘璋、刘备到诸葛老大的执政时期,益州派一直被压制,朝中重臣基本上没有益州本地人担任,其中累积的不满可想而知有多大了。

到了诸葛老大星陨五丈原之后,蒋琬、董允、费祎相继执政,也只能大体维持蜀汉的证局,但是由于蜀汉北伐功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迟迟没有功成,益州一派的利益也再不能轻忽,自此益州派系亦渐渐抬头。

至此之时,荆州派和元老派也可谓是割舍自己的利益以安抚益州派了,使得蜀汉权力平衡达至一个微妙的局面。

可惜蒋琬、董允、费祎故是经世之才,但也没到诸葛老大这个举世绝伦的级别,所以无法做到一边维持国内政局,一边举兵北伐,常常有顾此失彼之感。

而蒋琬、董允、费祎勉励维持的局面,在他们一一逝世之后也逐渐失衡,军事上姜维主理,十一次北伐,其结果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虽说总体上胜多败少,但也相当耗费国力,政治上没有能人把持,使得耗费的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充,蜀汉渐渐失血而衰弱。

益州派长期收到压制,累积的不满,加上姜维北伐所耗费的钱粮、人口,都使得益州派蒙受相当大的损失,由此益州派到了姜维掌权的后期,已是大张旗鼓地表示不欲再北伐,提出息兵休养的政治愿望。

所谓“汉贼不两立”,益州派当时领头人物谯周提出了不再北伐的《仇国论》,已经可以说是与蜀汉的立国理想背道而驰,但是限于当时局势,北伐一直没有客观的成绩,朝中也不少人抱有这种思想,所以谯周也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任何处分。

但是已经是益州派表达自身不满,以及对蜀汉外来统治集团无声反抗的一个十分清晰的信号了。

到了这个时候,益州派已经可以说是与荆州派、元老派话不投机了,等到魏国攻打蜀汉的时候,益州派这班人就已经化身成典型的投降派了。

看看邓艾轻兵突进,竟然没有受到有效的阻拦,就知道益州派这些本地人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了。

最后到了邓艾这支偏师兵临成都,谯周竟然劝刘禅投降,以半劝半威胁的话术,让刘禅毫不抵抗地投降,自己获得了一个“全国之功”,受封阳城亭侯,迁骑都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