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百零二章 三合土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四百零二章 三合土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8:01

第四百零二章 三合土

这也是没有黑板和粉笔之下的无奈之举了,看来土法混凝土还是要尽快纳入研究日程了,毕竟粉笔这种不是关乎军国大事的东西,想打动诸葛老大帮我开绿色通道那还是有困难的。

但是土法混凝土,也就是后世明清时期的“三合土”,这东西对国家的建设和军事用途就打了去了,想必诸葛老大也会同意组织人员研究这东西的。

反正所谓的“三合土”,就是用石灰、黏土、细砂或碎石、矿渣之类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东西,主料是石灰、黏土、细砂,所以才命名为“三合土”。

其中最重要的是“石灰”这东西,据说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王公贵族的墓葬用上了这东西,不过其时的“石灰”是用贝壳之类的东西煅烧而成的,所以不叫“石灰”而是叫“蜃灰”,这种制灰方法一直流传到明代。

后来秦朝大建万里长城,将以前多国建造的长城或重建或修葺,连成一体作为进攻和防御草原外族的军事基地。

如此大的建筑量,自然会大量用到“石灰”这种建筑材料,而后世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了此事,后人发现长城的许多地段是用石灰砌筑而成的。

这时候的“石灰”明显就不是“蜃灰”了,不然哪来那么多贝壳,只能是明代于谦《石灰吟》里面“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石灰了。

也就是说,最迟到了秦代,华夏民族就掌握了用火煅烧山石而得出“石灰”的方法了,而汉承秦制,这种建筑物料自然不会轻易丢掉了。

有了用山石煅烧出来的生石灰,那么剩下的就容易了,因为只要看过或了解过清朝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后世人,都会知道生石灰加水之后,会散发出大量的热能,足以煮溶鸦片这东西。

当然了,重点不是生石灰销烟,而是生石灰加水之后,发热完成之后剩下的产物,那就是熟石灰了,化学名称为氢氧化钙(特意注明,这是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危险,勿轻易制备。)。

这东西在我少时候就经常看到,基本上每家每户建新房子的时候,都会在建筑工地旁边挖一个灰池,里面装的就是生石灰,然后用的时候就挖出来一部分加水做成熟石灰。

而熟石灰的作用就比生石灰大了,用上熟石灰的“三合土”绝对比用生石灰的“三合土”要坚固和耐用。

我只要将这种新型“三合土”的构思向诸葛老大稍微泄露,估计诸葛老大定会找人去做这种东西的,毕竟这是没有水泥这种东西之前,我所能知道最为坚固的建筑物料了,也省却了明清时代用糯米、鸡蛋等东西加固三合土的做法,这种做法实在是太浪费了,糯米、鸡蛋可是一般人都吃不上的东西呢。

而只要制成了熟石灰和新型“三合土”,那么我只要稍稍利用其中之便,就自然能寻得一两个工匠为我研制“粉笔”了。

因为“粉笔”的主要材料虽然乃是石膏,是一种矿石,可不是如生石灰一样随处可以煅烧制成的,而粉笔就是将把生石膏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部分脱水变成熟石膏,然后将热石膏加水搅拌成糊状,灌入模型凝固而成。

虽然石膏与生、熟石灰完全不是一路东西,但是只要大量制作生石灰,必然会去发掘四方的山石,那么我顺便夹带一点私货,让人帮忙留意一下石膏矿这种东西还是可以的。

毕竟只为了小小一根粉笔的话,我可没有脸面让诸葛老大发动人员去搜寻石膏矿啊,但是有了“三合土”这个前提,大量发掘山石顺便搜寻石膏矿就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