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十八章 田氏代齐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二十八章 田氏代齐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8:01

第二十八章 田氏代齐

王翦和郭子仪都是深谙帝皇心理之人,不过其实帝皇的心理也不是太难明白,自从陈田氏在齐国玩“大斗出,小斗进”的手段,趁齐国吕氏公族横征暴敛、大事民心的机会,以大斗向齐国民众借出粮食,到民众归还粮食的时候却用小斗。

如此一进一出,民众得到了实利,而反观吕氏公族,即使民众遇到天灾,亦不愿意拿出库房多余的粮食出来赈灾,两相对比,齐国民众的心自然偏向了陈田氏这边了。

陈田氏就是利用这般简单的手段,向齐国民众大量市恩,最终历经二百余年,成功取代了吕氏公室的地位,成为了齐国的统治者,并获得了周王室的承认。

堂堂辅助周武王讨伐商纣、开创周朝八百年基业的姜太公吕尚的封国,就这样被陈田氏以这种手段谋取到手,史称“田氏代齐”。

这个事件,震惊了整个战国时代,后世历朝历代亦深以为鉴,自此以后,凡是读过史书的君王,都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名声和民心,有时候足以颠覆整个国家。

所以,历代君王都要求属下官员严格监控治下乡绅赈灾之规模,若有大规模赈灾之举,多半会引来灭族之祸。

而不奉圣旨、私下开启官府粮仓赈灾的官员,不论其官职多高、与君王多亲密,基本都会以造反之罪论处,诛灭九族,就算皇帝开恩,也至多不用灭族,身死家破是肯定的了。

在所有君王眼中和心里,国家里面名声最好、最有仁义、最得民心的只能是自己一个,若有人名声日隆、民心所归,其必然成为君王的眼中钉、心中刺。

因此,在所有君王眼中,清官比贪官可恨,因为清官拥有的好名声,会令到君王对其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处置,甚至在一些特殊时机,清官能够威胁到君王。

而反观贪官,其为君王办了不少君王想办但不能办的事,而且君王要处置贪官,只需一句话就可以了,并不用顾忌太多。

故此,君王重用贪官而防范清官,就自然有他的道理了,同样道理,历史上皇帝与太子的惨剧不少,也是由此而生。

通常这种惨剧中的太子一角,都是甚得民心、兼有人望的,甚至会被百官称赞为“非此君不足以继陛下之大统”,真不知道说这种话的官员是出自真心还是意图捧杀。

但是,皇帝耳中整天充斥着这种言论,皇帝又如何能够不嫉不恨,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今国家内公然有第二个太阳出现,欲与自己这个太阳争辉,那么发展到最后,自然只能就算是亲生儿子,也忍痛下手,彻底埋葬了。

就是因为君王的心理向来如此,所以历史上建立奇功伟业的谋臣智将,只要欲使君臣之义得以善始善终,俱会选择自污这一行径,使君王知道自己贪恋财物,并无天下之志。

有些做得更绝的,甚至不惜自曝其短,主动将自己的把柄送到君王手上,令君王随时可以处置自己,就如陈平一样,对自己被人控告盗嫂一事,毫不辩解,任由汉高祖刘邦裁决,不过这种操作相当考验眼力,一个操作不当,就会断送了自己。

而比较稳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做一个孤臣,除了皇帝,谁也不鸟,只为皇帝办事,其余所有同僚全部无视,如此虽然得罪人,但也会令皇帝明白,这个人没有朋党,只能为自己尽心办事,若然自己想处置他,他便只能束手待毙。

这应该算是中“置诸死地而后生”的官场实际运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