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

第三百六十一章 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

于是,“王安石变法”仅仅取得了少许成效,但是弊端频现,出现了开封等多地百姓为逃避保甲之法,自断手腕等情况,然后免役钱之事有引起民怨沸腾,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加上保守派大臣不断上表宋神宗,言王安石变法未见其利、先见其弊,与古人所言“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背道而驰,并非兴国之举,却有乱天下之实,请罢王安石之法。

宋神宗得闻民间之事,忧形于色、寝食不安,后熙宁七年(1074年)春,天大旱,久不雨,安上门监郑侠绘东北《流民图》,写成《论新法进流民图疏》,请求朝廷罢除新法。

郑侠奏疏送到阁门,不被接纳,只好假称秘密紧急边报,发马递直送银台司,呈给神宗皇帝,疏称:“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

宋神宗阅毕疏奏,反复览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即下令开封府发放免行钱,三司使查察市易法,司农发放常平仓粮,三卫上报熙河用兵之事,诸路上报人民流散原因,青苗、免役法暂停追索,方田,保甲法一起罢除,共采取了十八条措施。

可以说新法大半被停止执行了,由是民间欢呼相贺,神宗又下《责躬诏》,求直言,恰巧三日后大雨,辅政大臣俱入宫祝贺,神宗皇帝把郑侠所进的流民图及奏疏拿给这些大臣看,并说出责备之言,群臣于是再拜谢罪。

王安石不得不上表请求去职,宋神宗也没有挽留,于是王安石首次罢相,被遣往江宁府做知府,幸得宋神宗还念君臣之义,同意了王安石的推荐,让吕惠卿、韩绛任参知政事(等于后世的中国**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朝政还是掌握于变法派手中,于是以吕惠卿、邓绾为首的变法新党就围着神宗痛哭流涕劝说道:“陛下数年以来,忘寐与食,成此美政,天下方被其赐,一旦用狂夫之言,罢废殆尽,岂不惜哉。”

宋神宗被变法新党说服,将新法全部恢复,于是吕惠卿、韩绛二人继续坚持王安石制定的成法,推进变法,及后吕惠卿掌握大权后,担心王安石回朝夺其权位,便欲借办理郑侠案件的机会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又兴起李士宁案件想入罪王安石,由此激起了与韩绛的矛盾,韩绛便秘密奏请宋神宗召回王安石。

不久到了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但是宋神宗变法之心已经大大动摇,不再支持王安石力行变法,而且变法派内部分裂严重,新法很难继续推行下去。

王安石眼见现实如此,渐渐心灰意冷,次年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多次托病请求离职,同年长子王雱病故,王安石上辞表,宋神宗准许,王安石再次罢相,从此隐居江宁,其所颁法令亦陆陆续续被废止。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提出“以母改子”,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史称“元祐更化”。

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王安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葬于江宁半山园,至此,宋朝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就宣布寿终正寝,完全失败了。

王安石变法失败,正应了宋神宗与韩琦问对时,韩琦说的那句话“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王安石学问和人品都好,但是治政能力还真的不是商鞅那个水平,无法使宋朝与秦朝一样,变法而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