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百七十九章 罗马起源的猜测

第三百七十九章 罗马起源的猜测

周朝是这样,后来的秦国也是这样,后世在《芈月传》和《大秦帝国》里面相当出名的义渠国,也只是被创作者从一些故纸堆的只言片语中挖出来而已,在真实的历史上,可没有对这个义渠国有什么相关的记载,义渠一国,还是因为秦宣太后才会出现在史书上,《后汉书》是这样记录的“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史书所载,俱是以秦国和宣太后为主角的,义渠只是作为配角顺带提了一下而已。

后世的研究者,对义渠的确实位置也只是猜测,而制度方面,只是由于其为西戎其中一族,故此认为其是游牧民族,实际是否如此也很是难说,毕竟此时秦国已是基本平定西戎各族,才有东出与列国争锋的实力,如何又突然冒出一个义渠来,使得秦国甚为顾忌。

而义渠连王族姓氏及名字都没有任何记载,后世《大秦帝国》里面以野性美及颜值吸粉无数的义渠王义渠骇,也只是《大秦帝国》的创作者杜撰出来的,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名字的任何记载,是不是帅哥一枚更是无从谈起了。

秦国自从周朝东迁之后,受命平定西戎,收复周朝发源之地,就是关中地方,尤其是岐山附近一带,因为这是周文王“凤鸣岐山”传说的发生地,是周朝得天命的佐证,万万不能落于外族之手。

秦国自秦襄公从周平王手上接受关中封地后,历代君主都是以平定西戎为己任,立志定要达成王命,大出天下,最终历经八代君主,在秦穆公时代终于完成了这个使命,国力大增,遂有力量东出与晋国争霸,经过多次与晋国的纠缠较量,虽然未能从晋国手上夺得任何土地,为秦国取得一条顺畅的东进之路,但也是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名声,成为了天下有数的强国,历代也承认秦穆公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国历经八代君主,灭掉西戎二十余国,征服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部落,开疆扩土一千里,控制了如今甘肃、宁夏等大片土地,但是历史上只留下了“并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一句话,对于灭掉了哪些国、征服了哪些部落,并无明确记载。

所以说华夏炎黄子孙,历来就是心中存有“夷狄非人”的想法,只是不宣之于口而已,就连被后世称为“谦谦君子”的孔子,也曾经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种话,虽然没有言明

夷狄非人,但也是充满了鄙视之意,也成为了后世“华夷之防”的有力论据。

而周朝的国野体系,就是将统治内的人分为国人和野人两类,统治外的人尽是蛮夷不论,尽可攻伐,无独有偶,西方有一个强国,也诞生过类似的制度。

那就是罗马了,罗马将国中统治的人分为公民和平民,公民乃是从政参军、具有选举权、参加公民大会对国家政治提出意见的人,也就是国家的统治阶级。

平民则是从事商业、农业、渔业、手工业等各行各业的人,就是为国家纳税,受国家保护的人,也就是被统治阶级。

罗马国中,除了公民和平民,就是奴隶了,而周朝也是奴隶制国家(起码也是半封建半奴隶制国家),肯定也存在大量奴隶的。

罗马与周朝一样,对国外蛮夷也是大肆攻伐,只不过罗马可能由于是城邦体系立国,所以历史上记载了大量当年与之战斗过的敌国和敌国英雄,最著名的当然是迦太基的汉尼拔了。

由此可见,除了对敌国蛮夷的是否有记载外,罗马和周朝的体制竟然出奇地一致,难怪后世有人根据罗马人初期是存在大量黑眼睛、黑头发的统治阶级,猜测罗马可能是殷商遗民受不了周朝的统治后,慢慢往欧洲那边迁移过去,最后建立了罗马城邦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