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威震逍遥津”的意外影响

第三百六十六章 “威震逍遥津”的意外影响

不想孙权率领众将在水边指挥军队撤退之事,被城头上的张辽窥见,而张辽环顾左右,竟然发现孙权所领吴军出了一个很大的纰漏,那就是孙权等将各自率自己亲兵断后,而周围竟然没有其他护卫之军队,可谓轻忽大意之极。

张辽于是瞄准吴军此一破绽,亲领数百精兵突然出击,猛袭孙权所在,吴军毫无防备当即大乱,在这个危急的时候,蒋钦、吕蒙领兵拦截张辽,甘宁、凌统两人则护送孙权撤退。

而张辽竟然不管不顾,杀散蒋钦、吕蒙二人后,继续衔尾追杀吴军,引致吴军越来越混乱,各将为了保护孙权都失了方寸,进退失据,竟然被张辽杀得大溃,继后被乐进接应之军攻入,全线败退,跟后世苻坚大败一样,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如此十万吴军竟然被区区数千魏军击败追剿,死伤无数,孙权本人也是狼狈逃去,几乎为张辽所擒获,战后收拾残兵,就此一战已是死伤数万士卒,而领兵拼死断后的凌统所属,更是十不存一,凌统本人也是身披数十创,几乎命丧当场。

张辽此“威震逍遥津”一战,可谓是巅峰之作,为后人传诵了上千年,后世还在合肥逍遥津故址铸造一尊持枪跃马的张辽青铜塑像,上刻“威震逍遥津”五个大字以纪念此事。

张辽一战成神,杀伤吴军士卒逾万,在东吴军民心中,比索命恶鬼还要可怕,甚至有民间传言,江东小儿,闻张辽之名而不敢啼哭,真的是尽破敌胆了。

而孙权,自此一役,可谓是得了“惧张”之病,闻合肥之名而变色,见张辽之旗号心怯,在张辽有生之年,再也不敢正视合肥,故此后人送了一个“孙十万”的绰号以耻笑孙权。

“孙十万”被“张八百”杀破了胆,不敢再存觊觎曹魏青徐二州之心,心中暗暗将扩张领土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盟友蜀汉一方,只是当时东吴大都督鲁肃,既有资历又有能力,一直劝说孙权放下眼前之利,着眼大局,莫要与蜀汉再起纷争,孙权才没将这种心思付诸实行。

合肥张辽“威震逍遥津”一战,不但将孙权打怕了,立时改变了战略方向,甚至还影响到另一方的判断,造成了后面令人意想不到的局势。

那就是镇守荆州的关羽了,关羽与张辽可是感情深厚的好朋友,甚至极端点来说,曹魏和蜀汉相争,其中一国灭掉另一国,只要关羽或张辽其中一方还再世,必然会保全另一方的家小,双方既是可以“托家室”的挚友,自然对各自的能力十分清楚。

而合肥战报纷传天下,张辽竟然凭借七八千守卒就顶住了孙权十万大军的围攻,成功守住了合肥这座重镇,可想而知关羽收到这份战报时,内心是如何翻腾的了。

要知道,后世之人之所以对孙权、张辽此战各种得失如此了解,是通过研究各种史料和双方君主、将领留下的各种言论,这才知道整个战局大致走势的。

而那时代的人,收到的战报可没有如此详尽,毕竟作为第三方的蜀汉,不可能走去询问其中一方将领此战的详细情形,这基本属于对外保密的。

所以关羽收到合肥之战如此惊人的战报,必定大大影响他对东吴实力的判断,认为东吴军队不堪一战,水战或许不错,陆战肯定是乏善可陈的了,而不知道其实此战东吴之败,最大原因乃是孙权指挥不力,轻忽大意,认为张辽军少,不敢轻出,临阵无防,撤军无护,方使张辽凭借八百死士(后世有人认为这是高顺留下来的陷阵营,因为人数相当接近,按理说不可能如此巧合。)两次大破吴军,最后致使吴军溃败而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