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东吴意动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东吴意动

荆柯守教主书中李睿所建立的大范皇朝,可是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社会的变革,成功避过了皇朝周期性灭亡的规律,成为了一个千年帝国。

现实的话,真的没有那么心大,奢想可以按照这个设想让大汉也成为一个千年帝国,不过以这个设想为框架,再结合后世诸多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让大汉再次续上三四百年的寿命,还是有望可以做到的啊。

如此一来,一个历经三次复活、时间跨度为八百年左右的大汉帝国,还真的会给人一种得到上天眷顾的感觉,如果后世的君王稍微有点水平,懂得从这点下手的话,还真的有可能迈过千年帝国这道坎,成就一个不朽的帝国啊。

当然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后世的事还是留给后世的人去花精力解决吧,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只要为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基础就已经是完成使命了。

只是这个乃是水磨功夫了,就算以我现在的身份地位,也只能是与诸葛老大尝试探讨这些政治问题而已,若是拿上明面与刘禅陛下讨论,是绝对没有可能的,因为毕竟大汉现在还是努力收复河山之中,若是太过超前讨论这些问题,一是给人予轻浮之感,二是容易泄密,万一引起世家大族的强烈反感,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现时阶段只能是未雨绸缪,还不能公然扎伞啊,不过也正好,我这些理论还是十分粗略,正好通过与诸葛老大的讨论,借诸葛老大这个当世第一的脑子,梳理一下这些理论啊。

对大汉朝未来政治体系的构想,还只能存在于丞相府书房中的我和诸葛老大两人的讨论中,但是另外一件事关重大的事情,就已经急在眉睫了。

那就是出使东吴的费祎已经传回信息,经过与东吴高层数次三番的外交磋商,东吴朝廷上下似乎没有办法达成共识,迟迟未答允大汉与其续盟的要求,貌似存在首鼠两端,等候曹魏那边消息的可能。

于是费祎别无他法,只能采取了我们之前商量好的方案,秘密晋谒东吴之主孙权,将夷州及菲州之事向吴主透露了大概,孙权果然意动,言道要与心腹重臣商谈一番,才召费祎再商议结盟之事。

外交之事,本来就是如此,丝毫不能强求,不然就会有被动之意,故此费祎也没有急匆匆表示要吴主尽早决断,而是依言退下,静候吴主回音了。

而过了半月之久,吴主孙权耐不住了,主动秘密召见费祎,向费祎详细咨询此事,看来“慷他人之慨”这招,真的打动了孙权及其心腹。

不过此次之议,费祎自是不会因循旧议,而是提出了密约之事,孙权初听此事,当然是大为错愕,似有抵触之情,费祎当然是发挥其外交大才,动之以情,晓以利害,才算是说服了孙权,让孙权听取了整个计划。

但是孙权果然不是庸主,只凭菲州之地,孙权迟迟不肯松口,对密约之事三缄其口,费祎见状,只能无奈告退,寄希望于孙权能够权衡利弊之下,答允此项密约。

及后,费祎屡次三番晋谒吴主孙权,但是结果依然不如理想,孙权似是铁了心,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此项提议,费祎便明白,仅凭菲州之地,果是无法打动吴主孙权的了。

于是费祎只好动用了我们之前商议好的最终方案,向吴主孙权再提出了虎踞岛之地,此举可谓正打中了孙权的心窝,孙权当即表示了很大兴趣,向费祎一再询问此地之事。

虽然最终孙权没有当场答允此项密约,不过也表示会与心腹大臣再次商议此事,若有了定论,自会召见费祎,以定今后大汉与东吴之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