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百零二章 东海王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二百零二章 东海王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8:01

第二百零二章 东海王

而以陆逊和诸葛瑾两人的战略眼光及智慧,应该可以厘清其中的利害得失,相比于一旦大汉收复洛阳,将司隶纳入大汉疆域,东吴接受曹魏赠予的荆州北部和青徐二州,自然是接受大汉的好意,率自己核心势力一路迁往虎踞岛那边更是符合东吴的利益。

毕竟两相比较,前者是替曹魏做盾牌,抵挡大汉兵锋正锐的大军,不但是火中取栗,一个不慎,甚至会国破家亡,可谓是孤注一掷。

说真的,如果东吴并无一条好的退路,为求自保,明知接受曹魏的这个方案等于饮鸩止渴,也只能捏着鼻子,硬着头皮不得不这样做,

不过如今既然有另一条路可以走,虽然是崎岖转折,一路从夷州往菲州再到虎踞岛,不过这一条路,整个过程都是走水路,正是东吴的强项所在,并不怕大汉反悔追击,正是可以放心的退路。

况且虽说是一路迁徙,但是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预算历经数十年方最终到达虎踞岛那边落地生根的,这数十年间,足够东吴积储到自立一地乃至奠定国基的力量了。

按此算来,东吴君臣只要足够理性,自然能客观比较两个方案,想来应该大概率会选择我们如今为东吴商定的退路。

不过两国相交,固然是力量和指挥的博弈,但也不能完全忽略尊严、文明、习俗等这些较为隐性的条件,所以诸葛老大提出,欲按汉初越王赵佗之故例,于密约中载明,若大汉攻灭曹魏,重新定鼎中原,封东吴孙氏为东海王,许其与海外立国。

当然了,如今这些只是初议,一切还要诸葛老大向刘禅陛下禀明,得到刘禅陛下允许,才能由费祎向东吴方面提出这个最终方案,我们现在商议,只是尽量考虑周全,希望此事成功。

于是我们就慢慢详细列出一些细节,首先就是与东吴商谈密约期间,只言一旦大汉北伐,中原有变,曹魏欲委荆州北部及青徐二州于东吴,让其阻大汉兵锋之时,东吴当如何做,却不言明我大汉欲在下次北伐就奠定此势,此是刻意误导东吴方面,让其认为此事不是短短数年间会发生的。

不过这也是应有之义了,毕竟事关重大,安有轻易泄密之理,况且东吴可是有前科的,当年背刺关羽军团,偷袭荆州之事,虽说诸葛老大以大局为重,不再与东吴争辩此事的是与非,但是此事大汉全国全军俱知,欲说众人没有丝毫芥蒂无疑是痴人说梦。

其次是费祎往东吴出使为明,诸葛老大遣人往荆州沟通亲朋故旧为暗,凭借刘备先主的名声和诸葛老大、庞统的亲族关系,应该可以在荆州编织起一张紧密有力的势力网。

说真的,以前就算诸葛老大有心经营回荆州的势力,不过凭当时蜀汉的名声和力量,等于是白忙一场,并不能起什么作用,反而只会为亲善大汉的人招来祸端。

但是如今大汉北伐有成,对天下的影响力大增,多的是向大汉输诚以为将来博一场富贵的投机之人,就算不是如此,寻常人也不会无端得罪大汉,起码也会想到为自己将来留一条退路的。

如此的话,在荆州组织起一定亲善大汉的势力,关键的时候自能起到巨大的作用,一旦东吴方面履行密约,将荆州交到大汉手上,那么这些荆州本土的势力就能助大汉迅速掌控荆州,让荆州成为东吴所在的扬州与大汉欲收复的司隶之间的缓冲。

就算东吴方面不欲履行密约,这些亲善大汉的势力也可以迟滞东吴在荆州的动员能力,并能为大汉刺探东吴在荆州方面的情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