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一百七十三章 看不上台湾的诸葛老大

第一百七十三章 看不上台湾的诸葛老大

而且按说,现在这个时间的孙权还是贤明君主时期,还没有表现出晚年那种倒行逆施、多疑好杀的暴君性格,而现在东吴的都督是陆逊、朝中深受孙权信任的重臣则是诸葛瑾,军事和政治上的掌权大臣都是明智冷静之人。

兼且诸葛瑾还是诸葛老大的族兄,两人感情甚笃,虽然诸葛氏兄弟两人俱是公私分明之人,断断不会以私情乱公事,不过既然诸葛老大他们兄弟情深,相信诸葛老大修书一封给予诸葛瑾,应该能够轻易取信诸葛瑾的。

综上所述,只要东吴方面证实我所提供的退路是确实存在的,凭借先主刘备征战一生遗留下的声誉及大汉这么多年的仁厚名声,东吴君臣都是明智,相信东吴大概率都会再次同意结盟之举,及后如果我大汉二次北伐曹魏,也能争取到东吴方面起兵相应的。

因为现在大汉虽然势头正劲,大有问鼎中原之力,不过无论怎么算,曹魏始终是三国中最强那一方,汉吴联合共抗曹魏还是天下大势,不然若让曹魏寻机攻灭汉吴任何一方,那么另一方就断无继续存在之理。

如此明显的“唇亡齿寒”之理,就如当年晋献公假途灭虢之时,虞国大臣宫之奇谏虞公之言一样,汉吴如今之势,确是唇齿相依,只要稍有政治眼光之人,都能洞若观火。

东吴如果与大汉破盟,待大汉被曹魏攻灭,东吴自然难逃一劫,而就算东吴知道退路,欲避去台湾保全宗庙,不过按照曹魏一贯秉性,相信也是难以安生。

反之大汉这边一贯以仁厚名闻天下,又主动将退路的信息提供给东吴,那么就是说,如果东吴在联汉伐曹期间给力的话,就能够与大汉分庭抗礼,二分天下,至不济若伐魏不力,让大汉这边吞下曹魏大片疆域而自己一无所得,也可以凭着与大汉的盟约,先退往台湾以待天时,时机适合则考虑回归中土,时机不至则继续退往菲律宾那边。

如此的话,怎么算东吴也能保全宗庙和一定实力,不致成为亡国之人,成为别人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相信以东吴现时君臣的脑子,也能明白怎样选择才能对己方最为有利。

想了这么多,我就向诸葛老大说道:“老师,弟子曾于书中看过,扬州东去约一百里,有一海岛,吴人名之为夷州,其岛甚大,可容数十万人。

若老师与陛下相商,许东吴若事有不谐,可退至此岛得以保全宗庙,相信以东吴君臣之明智,应会同意与大汉重续旧盟。”

诸葛老大听了我这样说,就详细向我询问了台湾的种种情况,我就选自己知道的大概向诸葛老大描述了一通,诸葛老大就说道:“幼常,此岛虽好,然其距扬州太近,恐非长久之计,况且此岛东吴既早已知晓,多年来未闻此岛有何产出,估计其岛并非立国理想之地,东吴凭此怕亦难以同意结盟伐魏。”

幸好我早有所料,还有下一个方案可以提供给诸葛老大,不然到此就恐怕词穷了,于是我继续向诸葛老大说道:“既然此岛未堪作东吴立国之地,弟子还从书中得知一处,此处离夷州六百余里,从夷州往南而去,大概需航行五日左右,书上记载此处名为菲州。”

诸葛老大听了我这番话,便再次向我详询了菲州(其实就是菲律宾)的各种情况,我这次却不敢说得太多,因为菲律宾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形,这个时代还真的不好说,甚至说有没有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也难说得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