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一百零七章 孟起往事

第一百零七章 孟起往事

“幼常明白便好,需知饮酒宴友,于平时自是无碍,于战事却是最忌,张车骑生前,便屡屡因饮酒误事,最后更因为醉酒饮恨军前,为反贼所害。

若非醉酒,凭张车骑之勇猛,范强、张达两名小人安敢造次,惜乎堂堂猛将竟载于小人暗算,未能马革裹尸,一遂其志,实在令人痛心。

若张车骑未遭暗算,当日夷陵之役,先帝有张车骑助战,胜败或会反转,先帝不致中途崩殂,兴复汉室之路或许便不会如此曲折漫长矣。”

“老师且莫再为过去之事哀伤,如今吾大汉已收复关中,只要再迎陛下回返旧都,兴复汉室之路自是一片坦途,天下景从之士定必络绎不绝。”我见诸葛老大有点沉湎往事,便宽慰他道。

“幼常勿用担忧,为师只是稍稍忆起往事,便告诫汝一二而已。为师并非寻常村妇,自不会只顾怀缅往事,而忘却眼前之事。

只是自先帝及关、张两位将军逝去后,为师已鲜与人谈及往事,今日既然说起,便与汝再细说一番,亦让汝知道一些掌故。

其实先帝登基时所封诸人,先帝曾与为师言说,最辜负的莫过于马骠骑矣。”

“马骠骑?可是马超、马孟起将军?”

“正是。”

“先帝为何如此言说?马超将军得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斄乡侯,官职爵位不可谓不高,亦足以报当年马超将军助先帝取得汉中之功矣。”

“唉,幼常有所不知,其实当年先帝登基,本应集结大军,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至不济亦当占据凉州、图谋关中,成眼下之局。

此亦是当年马骠骑愿投先帝,并助先帝取得汉中之主要原因。马骠骑亦一直不忘此事,日日夜夜盼望先帝率其回返故里及报宗族之仇。

然当时关将军兵败襄阳,更惨死敌手,先帝意欲挥军向东,一是为关将军报仇雪恨,二是为夺回荆州,以助北伐,三是一切顺遂,则直取建业,若事不济,亦当令东吴立下盟约,日后助吾兴复汉室。

为师在先帝欲发兵攻东吴之前,以公仇大于私恨之言力谏先帝,后先帝召为师私下商议,涕零泪下向为师言说,与关将军近四十年恩义,自关将军离世后,无日不念关将军,梦中亦常看见关将军浑身是血,默默望着自己。

况自身以仁义立国,声名传遍天下三十载,方能聚集天下英才为己所用。若此次连有数十载感情的义弟,亦不能为其报仇雪恨,以后还有何面目谈‘仁义’二字,麾下英才亦定必人心动荡,再难尽心效力。

为师当时细想,亦觉先帝之言有理,因为师便是被先帝之‘仁义’所动之人,且先帝再以前言向为师言说,为师一不忍先帝心痛关将军之死,二亦觉以当时先帝所领之军,兵压东吴并非难事。

若能夺还荆州,对兴复汉室之大业亦是一大助力,于大局虽有微损,但并不是什么大碍,故最后为师便没有继续劝谏先帝,反帮助先帝一一劝服子龙等将。

不想先帝兵发东吴,马骠骑便从此种下心结,最后竟郁郁而终,先帝对此,一直觉得愧对马骠骑,而为师亦一直为此事耿耿于怀。”

“老师不必为此事神伤,先帝之议,虽或有失偏颇,但亦只可言及轻重抉择失据而已,与大略并无偏差,马将军之郁亡,究其原因,亦多在其执念太重。

若其闻说过‘海豚人’之事,便应能稍稍放下执念,只需过个三五年,自能得偿所愿矣,犹如老师今日之事,不亦经十数年方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