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英雄传之一统天下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部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部

廮陶被攻克,但赵风也见好就收了,因为他的补给,已经很是问题了,而且袁绍已经做好准备,赵风要想攻打袁绍,就还要做好死亡数万将士的准备。

赵风的心也是肉长的,他绝非铁石心肠,对死亡的将士,做不到熟视无睹,他一想起死去的几万将士,就彻夜难眠。

因而赵风说服不了自己,他想撤兵了。

而且赵风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做出决定。

“牵招为巨鹿郡守,张逸为安平国相。余者随我回兵蓟县。”赵风这一次,没有留下更多的兵马,他只让牵招和张逸留下来,守卫两个残缺的郡国。

大军浩浩荡荡,回到了蓟县城。

而赵风正襟危坐,他望着一众文武道:“赵风不才,却侥幸夺了整个幽州,以及大半个冀州,还有半个青州。因为辖地越来越多,我一人难于管理,因而我要任命一系列的官员,助赵风一臂之力。”

众文武大多都已经感觉到,赵风要有大动作,否则他不会把赵云与太史慈都召回蓟县。

因而都用期待的目光,望向了赵风。

“我任命太史慈为青州牧,赵云为冀州牧,幽州牧则本人自领!”赵风公布了一项重大决定,他随即望向了众人。

不过太史慈和赵云,是赵风军中出类拔萃的存在,他们勇冠三军,不是其他人能够相比的,因而是众望所归。

众将都没有露出意外之色。

于是赵风又接着道:“我任命沮授为军师,协助太史慈守青州。军师田丰助赵云守冀州,而军师李儒,则留在幽州,守卫我之根本。”

李儒和田丰助赵风攻城略地,他们功勋卓著,能够助赵风和赵云守卫幽州和冀州,是众人意料之中的。

但是沮授刚刚归降,却被委以重任,成为太史慈的助手,这大大出乎了众人的意料之外。

不过赵风一言九鼎,众人也没有异议。

见众人神色如常,赵风接着道:“我要成立六部,分管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是一个新词,众人都瞪大了眼睛,望着赵风。

以为六部始于隋朝,汉末还是三公九卿制,因而众人都没有听说过六部。

赵风也不以为意,他接着道:“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命、监督、考核等事务。户部分管人口、钱粮。礼部管礼仪、祭祀、教育等。兵部负责兵马训练、调动。刑部分担案件的审查等。工部监督工程修建、以及矿山开采等。”

见众人都有些不解,赵风又道:“六部具体职责,我会慢慢告知各位,如今我要任命人员了。糜竺为吏部尚书,陈珪为户部尚书,笮融为礼部尚书,吕范为兵部尚书,陈登为刑部尚书,阎柔为工部尚书。”

赵风任命完毕,便是一阵窃窃私语。

因为赵风任命的六位尚书,有五位是刚刚投奔赵风的徐州派,因而出乎大多人的意料之外。

不过赵风也考虑过,这是人事任命的弊端。但是赵风手中,没有几位文臣,李儒、田丰、沮授,都被委以重任,守护一州的安危。

剩下来的只有徐州派了。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赵风若不是,把徐州的人才,用毒计招揽到自己手中,他成立六部就无从谈起。而终于有了人才,赵风便迫不及待的把六部成立起来。

好在这六人中,有衷心于赵风的阎柔,还有赵风的大舅子糜竺,陈登也对赵风比较忠诚。而陈珪是陈登的父亲,因而赵风有恃无恐,他不怕六部拉帮结派。

“这六部是成立了,但是我幽州人才凋敝,所需的人员,要六位自己想办法,赵风就爱莫能助了。”赵风笑着道。

赵风成了甩手掌柜,他把权力下放后,便给了六位部长,极大的权力,让他们自行招揽人才,组建自己的班底。

除了东幽州,在赵风的治理下,比较富足之外,西幽州和北冀州,以及东青州,都需要加强治理,尤其是在一场大战之后,百废待兴,需要尽快稳定民心,恢复生产。

因而六位部长任重道远。

“赵子龙、太史子义、田元皓、沮公与,你四人可以走马上任了。”随着四人离开,赵风又道:“六位尚书留下,其余人员也都散了吧。”

众将也都陆续离去。

只剩下陈登等六人,赵风随即道:“这六部初成,你六人责任重大,我先将幽州、冀州、青州的大概情况,向诸位简单的介绍一下。毕竟我征战各地,许多都是亲眼所见。”

于是赵风就大略的,把自己的见闻,还有自己穿越前,所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情况,对六人说了一些。

随之赵风便又是一笑道:“若是不出意外,今年我是不会离开幽州了,甚至也不会出蓟县,我们相处的时间长着呢,有足够的时间,与众位畅谈。”

之后赵风话锋一转道:“下面我着重对众位,说一说六部的职责,还有六部目前的工作重点。”

其中兵部较为轻松,因为在赵风的统帅下,现有的军制,都已经成熟,并且被将士们认可。

而募兵、训练,以至兵马的调动,还有对外作战,也都形成了惯例,吕范只要有条不紊的进行推动,就可以尽职尽责了。

而户部的工作,在幽州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只是新战领的冀州和青州,还需要推行赵风的政策。

于是赵风就把自己的一些得力做法,都直言不讳的和盘托出,陈珪听到目瞪口呆,他真是受益匪浅。

刑部赵风没有太多的经验,而他在辽西、乐浪太守任上,虽然为官公正廉洁,但断案也出过一些问题,失误在所难免。

赵风只是稍微点拨一下,希望陈登能够青出于蓝。

而赵风也看好陈登,感觉在这一方面,陈登比他要胜出一筹。

吏部只要是任命官员,赵风倒是有一些心得体会,而糜竺也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赵风也只是说出了自己提拔人才的准则,唯才是举,看的是能力,其余就是品行要端正,别的都不重要。

糜竺心领神会的点头,他是赵风的大舅子,自然会帮助赵风,把好这道关口。

至于礼部中的祭祀、礼仪之类的,笮融应该比赵风熟悉,而赵风着重于教育,希望笮融能够尽快筹办公立学堂。

最后是工部,也是重中之重。

赵风本想罢兵,自己亲力亲为,把工部的事情抓起来,而工部成立后,赵风就不用事必躬亲了,只要督促一下阎柔,把兴修水利等重任都交给了阎柔。

另外工部还要负责建立工厂,如纺织厂,造纸厂,砖厂,水泥厂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