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四百四十二章 破局

举汉 第四百四十二章 破局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四百四十二章 破局

尽管室中门窗紧闭,但刘备的骂声仍然清楚地传入室中,直叫刘琮羞愤欲死,如坐针毡。

众所周知,大汉以孝治天下,刘备以此入手,骂刘琮是无父无兄之徒,这样的指责足以彻底毁灭一个人,任何人都承受不起。

莫说刘琮,张允都有些听不下去了,怒而起身道:“刘备匹夫!竟然堵门谩骂,简直欺人太甚!我这就出去将他拿下……”

“算了。”刘琮想了想,没有同意外兄的建议。

昨日父亲临终前,托孤于刘备,让他“以父视之”,他亦当着父亲及荆州众臣的面,以子侄之礼拜刘备,双方已然定下名分,能不翻脸最好还是不翻脸。

再说,刘备哪有那么容易对付,其麾下关羽、张飞,皆万人敌,勇不可当,即使有数百甲士护卫,也难保万全,万一被他们杀进舍中,后果不堪设想。

张允重新坐回位置,道:“那就由着他堵门谩骂?”

刘琮道:“等他骂够了,自然就会走。”

仿佛是在印证他的话,不一会刘备的骂声便开始减弱,直至彻底消失,刘琮不由松了一口气。

官舍外,关羽雄躯昂立,手抚浓密长须,对面虽甲士林立,他却视之如土鸡瓦狗,谓刘备道:“将军,不如让我等护送你杀进去,当面问个明白。”

张飞附和道:“飞愿为前驱,替将军杀出一条血路。”

刘备面色不住变幻,良久,从齿缝间蹦出一个“走”字。

关羽、张飞相视一眼,没有再多言,默默的跟随刘备离去。

回到住地,刘备立即派人召集群下,商讨对策。

不久,众臣便悉数赶来,除了简雍、孙乾、糜竺、糜芳、刘琰等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多年的旧臣,还有刘备来到荆州后新招揽的楚地才俊刘邕、郝普等,放眼望去,称得上人才济济。

然而这些才智非凡之辈,对于目前的处境,全都一筹莫展。

刘景数万步骑,自南而来,逼近襄阳,其水军封锁汉沔江面,不但阻断了北方之兵的入援,同时也堵死了他们的北归之路。

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要么降。

关羽郁声道:“难道我等真要随刘琮,归降刘景不成?”

关羽对归降刘景抱有极大顾忌,毕竟刘景麾下头号大将褚方,可是死在他的手里,甚至其头颅作为战利品被他带回襄阳。

关羽扪心自问,若是他被人杀死,刘备绝对会不顾一切为他报仇。刘景想必也是如此。

或许刘景碍于名声,不会立刻杀了他,但日后保不齐随便找个由头,就将他害死。大丈夫,生死岂能操于他人之手?

刘备自然知道关羽在担心什么,他也不愿向刘景这个黄口孺子屈服,但眼下北归之路断绝,除了归降,别无其他出路。

刘备默不作声,室中气氛凝重到了极点,就在这时,章陵(郡)人刘邕忽然开口道:“将军既然不愿南附,西行可也。”

“西行?”刘备闻言不由一怔。

刘备及麾下众臣大多都是北方人,来荆州不过一年,并不是很熟悉荆州地理,只知襄阳西边是米贼张鲁割据的汉中郡。

难道刘邕想让他们前往汉中投靠张鲁?刘备等人大感诧异。

只有郝普等荆州本地人,隐约猜到了刘邕的意图。

刘邕来到堂下,以仗为笔,以水为墨,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口中道:“将军,诸君,且看,这是襄阳,”接着又在襄阳西侧连画三个圆圈,由近及远介绍道:“这是(益州)汉中郡的房陵县、这是上庸县、这是西城县……”

《史记》记载房陵:“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故名。上庸、西城二县同样群山环抱,地势险恶。

初平年间,张鲁奉益州牧刘焉之命,率军北上,攻杀汉中太守苏固,窃取汉中。

因房陵、上庸、西城三县远离汉中盆地,又有山河之险,易守难攻,张鲁鞭长莫及,索性便放弃了三县的管理。

而另一边的刘表也将三县当做与张鲁之间的缓冲,此后十余年,三县成了三不管地带。

刘邕当然不是让刘备投靠张鲁,张鲁乃妖贼也,安能投之。

只见刘邕在房陵、上庸、西城三县西南画出一个硕大的圆圈,并在里面写了一个“巴”字。

包括刘备在内,众人皆恍悟,这个巴,正是益州巴郡。

刘邕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是让刘备通过房陵、上庸、西城三县,南入巴蜀,投奔益州牧刘璋。

刘邕道:“益州沃野千里,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天府之国也。然益州牧刘璋懦弱多疑,才非人主,内有庞羲、李异等将恃功骄豪,跋扈难制,外有张鲁雄踞汉中,屡犯巴地……”

“将军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天下所慕仰,刘璋若闻将军来投,必喜不自胜,倚为肺腑。届时将军不妨主动提出为刘璋讨伐汉中张鲁,以获兵马、军资。”

听到这里,刘备再按耐不住,霍然而起。

刘邕缓一口气,又继续说道:“汉中之地,财富土沃,四面险固,足以为立身之基。张鲁,妖贼也,以鬼神愚民,不足为虑,将军举众往讨,必克。克定之日,广农积谷,蓄养士众,上可匡扶汉室,以为桓、文,下可固守险要,以观天下。”

刘邕一席话,直令刘备有种拨开云雾见明月之感,只见他绕案而出,拉着刘邕的手,大赞道:“南和真乃楚之奇才也!”而后环视左右,对众臣道:“我意入蜀,诸君以为如何?”

众人自然无一反对,刘备起兵以来,屡仆屡起,数丧基业,意志不坚定的人早就离开了。

事不宜迟,刘备立刻让众人回去收拾行囊,刘景大军还有一两天就将到达襄阳,今日如果不走,再想脱身就难了。

午后,刘备让人给刘琮送去道别信,而后带着仅剩的三百余步骑及家眷,直奔襄阳西门。城门校尉没敢阻拦,乖乖放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