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揽

举汉 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揽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揽

李严为人孤傲、自矜,表面与甘宁寒暄叙旧,实则心里根本看不起甘宁这等粗暴好杀的武夫。只有诸葛亮这等东州士族出身的人,才能得到他的正视。

不过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过诸葛亮之名,他二十岁后,就开始在各郡县供职,诸葛亮则在襄阳求学,两人完全没有交集。

让李严感到诧异的是,诸葛亮实在太年轻了,他二十四岁出任一县之长,就已经算是年轻有为了,可诸葛亮明显比他还年轻,却被刘景拜为军师。

对比一下刘表的军师蔡瑁,便不难得出诸葛亮在刘景军中的地位。李严看到的亦是如此,甘宁虽然贵为中郎将,可两人间占主导地位的,却是诸葛亮。

“此人莫非真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智,所以才不受年龄所限,被刘景破格提拔……”李严心里暗自揣测道。

诸葛亮邀请李严入座,出言赞道:“自入夷道县界以来,见两岸阡陌交通,田壑纵横,百姓躬耕,勤于庄稼,不同于他处,虽未窥全豹,亦知夷道县长,定是一位有治民之才的能吏。”

“不敢当……”李严面露苦笑,其少习申、韩之法,为政严刻,且凡事喜欢亲力亲为,才将夷道治理得得井井有条。然而坏就坏在亲力亲为这点上,他若老实待在城中,岂有今日之祸。

“足下不必自谦……”诸葛亮笑道。之后随着不断的交谈,诸葛亮心中对李严也越发欣赏。

荆南土地之广袤,不逊于荆北,可若以人才而论,则逊色远矣,似李严这等年轻俊杰,放眼整个荆南,也是寥寥无几。

诸葛亮欲为刘景招揽贤才,道:“安远将军乃高祖苗裔,心系社稷,顺应民心,仗义而起,平定荆南,虽窦融保河西,无以过之,国家以为外藩。今安远将军奉王命讨不庭,自将水步军五万,进围江陵,命我率一万偏师西进。枝江已不战而降,足下又为我所擒,夷道眼下群龙无首,不出意外,必步枝江后尘。”

李严嘿然,何止是他一人被擒,功曹、主簿、贼曹等门下吏也一并成擒,现在夷道城中做主的是县丞和廷掾,二人皆非智勇之人,绝没胆子抵抗刘景军。

诸葛亮又道:“以足下之智,应不难猜出我接下来的目的。”

李严沉声道:“足下准备袭取夷陵,以断江陵上游之援。”

诸葛亮颔首笑道:“我将荆南之众,取竟陵,定三峡;孙讨虏率江东之兵,攻江夏,讨黄祖。如此一来,江陵失两翼之援,孤悬于外,百姓惶恐,守军丧志,以安远将军之英勇明断,用兵如神,攻克江陵,指日可待。”

事情当然不会像诸葛亮所说这般容易,诸葛亮率领偏师夺取南郡西部诸县,固然对己方大不利,然而只要江陵能够击退刘景,诸葛亮便只能放弃诸县,乖乖退走,届时西方传檄可定。

至于东边,当年以孙策之勇,都没能奈何得了黄祖,孙权就更不行了,此番必定无功而返。

不过李严并没有出言反驳诸葛亮,而是选择了沉默。

身为阶下囚,就要有阶下囚的觉悟,他本就无意刘表尽忠死节,反驳诸葛亮,落其颜面,除了逞口舌之利,于他有何益?

甘宁看出诸葛亮有招揽李严之心,出言劝道:“昔马援答世祖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安远将军出身宗室,英才盖世,秉忠信、行仁义,四方名士豪杰,莫不归德,若水之归海也。足下才略过人,乃荆楚之俊杰,何不弃逆归顺,辅佐将军以成王霸之业。”

李严眉头深锁,迟迟不语。

诸葛亮见李严没有直接拒绝,心知有戏,立刻趁热打铁道:“昔观丁父,鄀国之俘也,楚武王以为军帅,遂克州、蓼二国,使随、唐臣服,大启群蛮;彭仲爽,申国之俘也,楚文王以为令尹,变申、息二国为属县,使陈、蔡来朝,封畛于汝。此二人,俱为荆楚之先贤也,虽初为阶下囚,后皆得擢用,成为楚国名臣,足下何不效仿二贤?”

鄀国和申国,都在李严的家乡南阳郡境内,诸葛亮举观丁父、彭仲爽为例,再合适不过。

李严脸色变换不定,最后化为一声长叹,开口说道:“在下受刘荆州恩遇,而今外出被擒,本应尽节,以全名声。不想二君竟会看上我这凡庸之人,以马援、观丁父、彭仲爽喻之,免死已为万幸,不敢奢求其他。”

诸葛亮抚掌大笑道:“正方英才伟士,足可担大任,将军若知正方归心,必定大喜过望。”

甘宁亦点头附和。

李严既然已经归顺,心里便不再多纠结,与诸葛亮、甘宁谈起如今夷道的情况,接着以老母在城中为由,自请入夷道劝降。

城中之人虽未必敢去惊扰母亲,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母亲真被吓出个三长两短,到时候他百死莫赎。

诸葛亮笑问道:“正方这是要如冯异故事吗?”

当年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冯异为王莽郡掾,据守父城,以抗更始。后冯异外出,被世祖光武麾下军士所擒,当时冯异老母在城中,请求光武放他回去,安顿老母,之后必献城而降。光武痛快的放行,而冯异也没有辜负光武的这份信任,由此也成就了一段史上难得的君臣佳话。

李严轻轻点了点头,而后问道:“军师可愿放我回去?”

诸葛亮淡笑道:“这有何不可,未免令母担忧,正方这就回去吧,我在此静候正方佳音。”

李严郑重拜谢道:“必不负军师所望。”

“正方不必多礼。”诸葛亮上前扶起李严,与甘宁一起送他出门,目送其乘船远去。

甘宁问道:“军师真的不担心吗?”

诸葛亮笑着摇头道:“正方绝不是言而无信之人。”况且,就算李严假意投降,又能如何?以他的实力,根本影响不了局势,只会自绝于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