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三百七十章 同州

举汉 第三百七十章 同州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三百七十章 同州

鲁肃虽然至今尚未有机会领军,但他早在十年前,见天下将乱,便开始招合乡里少年,给其衣食,教射山中,阴相部勒,讲武习兵,绝非不通军事之人。

刘景军行于国中,如在敌境,步军沿江挟船,行进间井然有章法,鲁肃站在敌人的角度审视,亦找不到半点可乘之机。

“军是强军,将亦为良将……”鲁肃不禁发出感慨道。他看到的这支大军,正是从武陵返回之军,督军之人乃诸葛亮。

刘景本就治军极严,而诸葛亮治军之能,三国无出其右者,纵然放眼整个古典时期,也找不出几人可与其比肩。眼下诸葛亮初出茅庐,领兵不过数月,却已有了几分武庙十哲的风采。

其领军,行于敌境,秋毫无犯,如在国中;行于国中,戒备森严,如在敌境。环顾天下,能够同时做到以上两点的凤毛麟角,也就不怪鲁肃叹为“良将”。

躲在车中,透过车窗暗暗观察刘景军的鲁肃,眼眸忽地一凝,只见刘景军中突然冲出两三百骑,飞一般向他这边驰来。

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刘景军数百骑转瞬即至,将鲁肃及其部曲宾客团团围住,骑士举矛横刀,弯弓搭箭,随时准备一拥而上,将鲁肃等人斩尽杀绝。

鲁肃从马车中钻出,示意左右惊慌失措的部曲宾客收起兵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鲁肃言行冷静沉着,可他的内心却远不似表面这般平静。

这两三百刘景军骑士,个个体躯高大,壮健威武,更有些披头散发者,身长腿短,脸膛红润,气质粗野,不似汉人。其等所乘之马皆膘肥体壮,四肢强健,一看就知是北方良马。

鲁肃精于骑射,江东亦有程普、韩当这等幽州骑将,二人麾下,皆有数十名由乡人部曲、陪隶组成的骑兵队伍。

他敢断定,眼前这支骑兵,绝对是“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的精锐骑兵。

荆南和江东一样,不产良马,刘景麾下竟有这样一支精锐骑兵,而且这未必就是全部,这让鲁肃怎能不感到震惊?他猜测这些北方良马,多半是从刘表手中夺得。

“嗒、嗒、嗒……”

一员虎躯猿臂,相貌英武的年轻骑将脱群而出,策马至鲁肃面前。不知是不是鲁肃的错觉,他觉得对方的马蹄声尤为响亮。

年轻骑将正是统帅二营骑士的刘亮,其安坐马上,高高昂着头,以马鞭指鲁肃,一脸骄矜地问道:“尔等何人?来自何方?欲往何处?”

鲁肃从容答道:“在下下邳鲁肃,来自江东,此番是奉讨虏将军之命,出使长沙,欲见安远将军,商议大事。”

“江东、讨虏将军……”刘亮听罢眉毛一扬,脱口而出道:“你是代表孙权而来?”

“足下之言何其无礼!”鲁肃闻言不禁脸色大变,按剑道,“不知足下尊姓大名,官拜何职,竟敢直呼将军名讳?!”

鲁肃已奉孙权为主,刘亮当着臣子的面,直呼主君之名,世间最无礼之事,莫过于此。若非身负重任,鲁肃就不是按剑怒视,而是直接拔剑出鞘了。

“我名刘亮,官拜骑都尉,何如?”刘亮一脸不屑道。

刘亮今年二十,与孙权同龄,其十六岁即上阵杀敌,亲斩荆蛮首级。此后四年间,追随刘景南征北战,白手起家打下荆南四郡基业。心里自然看不上继父、兄基业,坐享其成,素无建树的孙权。当然也不乏嫉妒。

鲁肃一听对方姓刘,顿时断定此人十有**是刘景族中昆弟,心道原来是有所依仗,难怪如此目中无人。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孙权的那帮同姓兄弟,大多也都十分骄纵。

鲁肃冷声道:“足下姓刘,莫非是安远将军族亲?”刘亮方一点头承认,鲁肃便出言讽道:“在下身在江淮,常闻长沙刘君,才器冠世,德行素著,乃荆楚士之冠冕,心甚向往之。足下身为安远将军族亲,面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出言无状,失礼之至,岂不知足下丢的不是自己的脸面,而是安远将军的脸面。”

鲁肃这一番话说得刘亮面红耳赤,羞恼不已,不过其性格固然骄骜,却也不是无知之辈,心知鲁肃此番前来,必有要事,不欲节外生枝,便没有与鲁肃逞口舌之争。

刘亮回头对身后的部将刘羡道:“我去禀报军师,你率两队人马,给我牢牢看住他们,期间他们若敢有妄动,格杀勿论!”

“诺。”刘羡沉声应道。

刘亮微微颔首,接着也不去看鲁肃几欲噬人的眼神,拨转马头,扬长而去。

“竖子!欺人太甚!……”鲁肃气得脸色铁青,心中怒骂道。

诸葛亮葛巾素袍,坐在一辆装饰简陋,朴实无华的车舆内,手持《左传》,轻声讽诵。

诸葛亮喜好读书,却不专研章句,观大略而已,身在军中,亦手不释卷。

诸葛亮正读得入神,刘亮策马而来,在车外禀报道:“军师,有江东使者,代表孙权,欲往临湘求见从兄,说是有大事相商,军师要见一见吗?”

“江东使者?”诸葛亮闻言一怔,旋而笑道:“江东必是欲与我方结盟,共攻荆州。”

己方本就计划明年北伐刘表,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表即便一败再败,实力大减,亦堪为己方之劲敌,如能与孙权结盟,迫使刘表陷入两线作战,北伐必会取得更大的胜利成果。

诸葛亮道:“子明,劳请你再走一趟,将江东使者请来。”

“诺。”刘亮应命离去,没过多久,便把鲁肃带了过来。

鲁肃见诸葛亮站在车外相迎,十分有礼,脸色稍霁,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但观其面相,不过二十出头,鲁肃心里大感惊异。

刘景本人就已经够年轻了,今年才二十三,不过年长孙权三岁而已,没想到他麾下重臣大将如诸葛亮、刘亮,比他还年轻。

刘表已是六旬长者,面对年轻的刘景及臣属,却是连连败北,实在是令人哑口无言。

鲁肃摒弃杂念,抱拳道:“在下下邳鲁肃,见过足下。”

诸葛亮含笑回礼,言道:“在下诸葛亮,字孔明,暂居安远将军军师一职。说来也巧,我是琅琊人,与足下乃州里人。”

两人虽皆为徐州人,但徐州五郡、国,诸葛亮家乡琅琊国位于徐州最北,而鲁肃家乡下邳国位于徐州南端,双方相隔甚远,可谓是八竿子也打不着。

不过徐州先有黄巾之祸,后遭曹操屠戮,士庶纷纷弃祖坟,携家眷,披草莱,南渡避乱。两个徐州人在异国他乡相遇,心中不免生出几分亲近之意。

鲁肃心中一动,出言问道:“足下出自琅琊诸葛氏,不知诸葛子瑜,是足下何人?”

诸葛子瑜即诸葛瑾,诸葛亮面露温情之色,说道:“正是家兄。”

鲁肃恍然道:“原来足下是诸葛子瑜之弟。”

由于孙坚死于刘表之手,孙策夺取江东后,双方势成水火,交通断绝,诸葛亮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收到兄长诸葛瑾的消息了。也不知道兄长现在在江东过得如何。诸葛亮问鲁肃道:“敢问足下,家兄是否已经出仕江东?”

鲁肃摇头道:“令兄诸葛子瑜博通《诗经》《尚书》《左传》,事继母恭谨,甚得人望,眼下正与同州下邳步(骘)子山、彭城严(畯)曼才游历吴中,三人并为英俊,声名远播,相信令兄很快便会出仕江东。”

诸葛亮道:“家兄敦仁弘雅,德才兼备,远胜在下,孙会稽若能待以上宾,任居股肱,必会对治理江东,多有助益。”

鲁肃颇以为然,他虽与诸葛瑾交情不深,亦知其才器过人,诸葛亮年纪轻轻,就已担任安远将军军师,成为刘景的左膀右臂,诸葛瑾必然也不会逊色。

诸葛亮邀鲁肃登车详谈。

两人相对而坐,因诸葛亮乃是刘景重臣,鲁肃未对他有所隐瞒,娓娓道出结盟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