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三百六十八章 江东

举汉 第三百六十八章 江东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三百六十八章 江东

十一月,江东,吴郡、吴县。

步入仲冬的江东,已日趋寒冷。

孙权听闻刘景于数月前攻取武陵,一统荆南,并再度大破蔡瑁于水上,立时动了心思,当即大置酒会,宴请江东文武。

孙权今方弱冠之年,其继承了父亲孙坚的优良基因,生得形貌甚伟,方颐大口,目似朗星,奕奕有神,仪表十分出众。

孙权虽然年少,却十分好酒,每次举办酒宴,不醉不归,今日宴上亦如从前一样,频频举杯,乃至起身行令,与群下对饮。

不久,孙权行至一名冠剑革履,体貌魁奇的青年面前,持杯邀饮道:“子敬,请满饮。”

“诺。”鲁肃已有几分醉意,其举止豪迈地饮下杯中之酒,趁机进言道:“将军,荆州与江东比邻,顺水而北可直达中原,其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孙权听到“帝王之资”四字,一时嘿然,这让他不由想起去年鲁肃刚刚来投时,所献《榻上策》,其开篇直接宣称“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暂时“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接着为孙权铺陈出未来之路,即“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是时孙权才十九岁,不久前还在私自挪用公款,并让手下做假账欺上瞒下混日子,岂料兄长外出狩猎,遇刺身亡,其继位江东,完全是强行赶鸭子上架。

孙权年少无威严,卒领江东,不仅庐江太守李术不服,连自家兄弟,叔父孙静长子孙暠亦怀异心,企图取而代之。江东境内山越、黄巾、士族、豪杰……无不对其虎视眈眈,孙权当时处境之艰难,唯有用“内忧外患”来形容。能否保住江东基业,尚未可知,更勿提“建号帝王以图天下。”鲁肃所言,在孙权听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不可否认的是,鲁肃这番言论,深深地打动了孙权的心,让素来没什么远志的少年,隐隐有了一种名叫野心的东西。

不远处张昭听到鲁肃当众毫不避讳的言及“帝王之资”,登时面露不悦之色,出言斥道:“小子安敢在此胡言乱语!”

张昭话音一落,堂中原本欢快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众文武纷纷停下酒杯,面面相觑。

《榻上策》虽是鲁肃私下说与孙权,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何况孙策在世时,张昭就以长史的身份,辅佐孙策掌管江东文武事,孙策将其视为自己的管仲。

后孙策遇刺,临终将孙权托于张昭,并直言“若孙权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张昭地位更上一层楼,达到人臣极致,几可与后来的诸葛亮相提并论,在江东根本没有事情能瞒得住他。

张昭乃徐州名士,本就看不上豪族出身,年少粗疏的鲁肃,闻其所献《榻上策》,言论中充满大逆不道之语,内心更恶其人。

以江东之形势,孙权能够最终保住基业,当个窦融第二,便已是天幸,鲁肃竟暗中唆使孙权逐鹿天下,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张昭后来多次在公开场合贬低鲁肃狂妄无知,谦下不足,不可重用。可惜孙权已被鲁肃的狂瞽之言彻底迷住双眼,不仅不听劝告,反而对鲁肃更加看重。

“张公所言有道理,‘帝王之资’岂是人臣所能用。”孙权摆摆手道:“我执掌江东,惟愿继父、兄之志,辅佐汉室,成就桓、文之业,如此足矣。”

张昭乃江东之望,连孙权都畏惧三分,鲁肃为人再狂傲,也不敢与张昭反唇相讥,只得故作不闻,继续说道:

“昔董卓废立天子,残害国家,天下义士,蜂起讨之,然而关东州郡尽皆大败,唯有乌程侯一路北上,所向无敌,走董卓、复洛阳,西入函谷,董卓丧胆。岂料袁绍、刘表不顾社稷兴废,出兵袭于后,乌程侯中刘表诡计,殒于岘山。将军与刘表,乃有国仇家恨,势不两立。”

“刘景去年崛起于荆南,收张羡余众,抗击刘表。表儒人不知兵事,竟毫无招架之力,一败再败,颓势毕露,无能为也。”

“将军继位江东已有载余,外平李术,内肃山越,万里清静,士庶咸悦而服之。今江东带甲十万,楼船千艘,将士踊跃,将军若举兵向西,联合刘景,必可一战诛灭黄祖,夺取江夏。江夏一下,顺汉水而北,直抵襄阳,刘表坐困孤城,难逃败亡。”

鲁肃最后慷慨陈词道:“肃不才,愿为使者,出使长沙,说服刘景与将军共讨刘表。”

孙权听罢怦然心动,尚未表态,张昭即出言斥驳道:“将军勿信其妄言,事情哪有他说的那么简单……”

昔年孙坚讨伐刘表时,刘表亦军败困守襄阳,形势一度危急,可最终却是孙坚命丧沙场。况且江东远谈不上稳固,孙权如派大军西征刘表,江东必生叛乱。

张昭峨冠博带,气度从容,立于堂下,侃侃而谈,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反驳鲁肃言论。

从张昭忽视自己,自顾自插话开始,孙权的脸色就变得越来越难看。张昭性情刚强,加上自诩托孤之臣,屡屡在众人面前折其颜面,令孙权内心常感忿忿。

“我倒是觉得鲁子敬建议颇为可行。”就在这时,一把清朗的声音响起,传入众人耳中。

出言者年约二十六七岁,头戴白纶巾,身着素雅纩袍,丰姿英伟,相貌轩昂,此人正是和张昭共掌众事的周瑜,也只有他才敢与张昭分庭抗礼,声援鲁肃。

周瑜素与鲁肃交厚,他深知后者心有壮节计略,乃当世奇才,为避免鲁肃投奔他人,周瑜不惜将其老母接来江东为“质”。

鲁肃在赴宴前,已先和周瑜通过气,周瑜亦赞同其“联合刘景,共攻刘表”的策略,甚至有意亲率兵马,讨伐刘表。不过此事多半不能如愿。

孙坚外甥,孙权外兄徐琨开口道:“舅父一世英雄,却死于小人之手,此仇不可不报。然仲谋乃江东之主,不可轻动,不若由我统军西征,为舅父报仇!”

徐琨虽然在三国历史上默默无闻,但其此时在江东的身份地位,却极其崇高,冠绝诸臣。

徐琨初随舅父孙坚征战四方,孙坚死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曾率军击走袁术所置丹阳太守袁胤,被孙策表为丹阳太守。不过不久孙策就忌其麾下兵马过多,以舅吴景代之,将徐琨召回身边,收其徒众,壮大自己。

去年孙策遇刺,庐江太守李术不尊孙权号令,阴怀异志。孙权即发兵剿灭李术,此战孙权名为亲征,实际上前线指挥作战的乃是徐琨。所以战后,曹操封徐琨为广德侯,迁平虏将军。

曹操此举用心十分险恶,要知道,孙权也只是讨虏将军,两人同为杂号将军,官位上不分上下,且徐琨还被封了县侯,隐隐高出孙权一头,曹操这么做,简直就是**裸的挑拨离间。

孙权摇头道:“外兄有此心意,足矣。《春秋之义》:‘子不复仇,非子也。’父仇安能假于他人之手?我必当亲取黄祖、刘表首级,告慰家父在天之灵。”连孙策都对徐琨心有忌惮,就更别说孙权了,他可不敢让徐琨独自领兵,征讨刘表。

周瑜、徐琨在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人相继发言,皆赞同出兵之议,孙权亦有此心,张昭心知大局已定,无可改变,只得退而求其次,建议孙权坐镇江东,遣一将率军西征。

孙权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如今江东军权,皆在其父、兄旧部手中,他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培养亲信,掌握军权,只有掌握了军权,他这个江东之主才算名副其实,否则就只是傀儡而已。

张昭几番建议,皆被否决,内心颇有怨咎,不免出言责难于鲁肃,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