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二百零三章 曲辕

举汉 第二百零三章 曲辕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二百零三章 曲辕

荆州军在临湘城郭东、南两个方向安营扎寨,之后几日,驱使数以万计的民夫,筑围凿堑,造作云梯,为大军攻城做准备。

而这时,远在酃县的刘景,则带着刘宗、刘修、蔡升等人,参观由他一手打造的酃县城防。

在原临蒸乡邑的基础上,经过一年时间的改造,渐渐显露雏形,不过距离刘景心里真正的设想,还差得远呢,至少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而等到彻底完工之日,就该是直面荆州大军的时候了。

可就算现在酃县城只是一个半成品,刘宗、刘修、蔡升等立于城下,仍然感到颇为吃惊。

酃县城周回不过四里有余,相比于周回十数里的郡城临湘,真可谓弹丸之地,然而论城防体系,酃县足以甩开临湘数条街。

一座半圆形小城,高度与城墙等齐,将酃县城门牢牢围在里面。这便是瓮城,瓮者圆也,乃是华夏城池最重要的防御设施之一。

城门之上,置有三重层阁,阁上架屋,屋上架楼,楼高数丈。阁、屋、楼皆可陈列弓弩手,居高临下,压制城外之敌。

酃县的城墙不高亦不厚,但女墙排列整齐,马面极长且密集。

刘熙著作的《释名》载曰:“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睥睨,意指于城上窥人。同时也起到掩护城墙上的守军之用。

马面又名行城,早在《墨子》中就有记录,其凸出于城垣表面,是一座台状建筑,由于外观狭长如马面,因此取名马面。

马面因为向城外延伸出一段,可以从左右两个方向,配合正面友军,对攀城的敌人发起攻击,从而形成交叉火力,夹击敌军。这就是《墨子·备敌篇》中提到的“以鼓发之,夹而击之。”

城墙上除了女墙、马面外,还修建了大量的楼橹,几乎每隔十数步,便有一座,单单一面城墙,便多达二三十座之多。

更可怕的是,刘景对这样的密度似乎并不满意,还准备再增加一些,整个酃县城,几乎被他武装到了牙齿。

更遑论,酃县城北倚承水,东临湘水,三面环山,具有绝佳的地理优势。

任何人面对这样一座军事堡垒般的城池,恐怕都要头痛不已。

刘宗昨日抵达酃县时,远远就发现酃县城的特殊,不过毕竟没有近距离观察,今日亲临城下,才发觉酃县城防的恐怖之处。

似瓮城、阁楼、女墙、马面、楼橹,乃至城墙四角的角楼等城防设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甚至都不是汉代发明,大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陆续出现。但真正能将它们整合一处者,却寥寥无几,而且看得出,刘景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改良。

酃县城防之完备,放眼天下,亦是屈指可数,少有能及者。

“仲达,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本事。”刘修不停观望,忍不住赞叹道:“有此坚城,只需千人据守,便可抵万众之敌。”

刘宗内心颇以为然,不过他叹服的不是刘景修建了这样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而是他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开始修建此城。

他这么做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抵御贼寇、荆蛮,除了刘表大军,还有谁值得他如此重视?

其先识远量,委实可怕。

刘景笑着摆手道:“城防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人。昔日昆阳小城,未尝坚固,却挡住了王莽百万大军。”

刘宗和刘修下意识相视一眼,刘景提到昆阳之战,显然不是毫无因有,其意有所指啊。

蔡升似乎对这些城防设施格外感兴趣,目光从始至终都没有从上面离开过,直到听闻刘景之言,才收回视线,开口道:“遥想世祖风采,着实令人神往。”

刘景笑着颔首道:“是啊,世祖虽有宗室之名,却起自于徒步,创基于绿林,最终短短十数年间攘除祸乱,诛灭无道,天下归一。继高祖之休烈,修文武之绝业,德冠往初,功无与二。”

刘宗、刘修一时间听得心神摇曳,不能自已,齐叹道:“壮哉!世祖!”

刘景随后又带领三人登船参观拍竿。由于拍竿目前尚属于己方的秘密武器,是以平日以绛布蒙之,使外人无法看清详细。

初时三人还感到很是奇怪,不知为何要在船首立桅,直到扯去绛布,露出拍竿的真正面目,并且亲眼目的了拍竿的威力,三人不禁陷入深深的震撼之中。

当今水上作战,无非远近、火攻几种,近距离交战,主要是以船身覆盖牛皮的艨艟冲突敌舰,或者以钩、拒等武器拉近双方距离,然后登陆敌舰白刃战。

但是说实话,两种方法都很难在短时间内,以较小代价重创敌人,毕竟双方兵船、武器,都处在一个水平线上,最后拼的,只能是谁的船大,谁的兵多。

然而拍竿的出现,对于水上作战绝对是飞跃性的,抵近后只需拍几下,就有机会毫发无伤的摧毁敌舰。

刘宗兴奋的连连打转,对刘景道:“这、这可真是水战之利器也!若是运用得当,足以一战摧毁数倍于己的敌船。难怪仲达你以布蒙之,不肯示人,换了我,肯定也会想方设法隐藏。”

刘景笑道:“此物灵感来源于桔槔,我便是根据桔槔取水的原理,制作出了此物,取名拍竿。”

“原来如此。”刘修恍然,随后又叹道:“仲达不仅文才冠世,竟然还懂得筑城、制器,还有什么是你不懂的?难道世间,真有生而知之的人吗。”

刘景笑了笑,他若是知道自己发明的曲辕犁的效果,恐怕更要五体投地了吧?

没错,他今年春耕之际发明了曲辕犁。一个新鲜事物,想要快速普及,绝非一件易事,为此刘景打造了一批曲辕犁,无偿送给平阳、钟水二乡的授田百姓。

要知道,这个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能用得起铁犁,百姓可不管什么直辕犁、曲辕犁,有免费的铁犁,他们自然是欣然接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