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赠文

举汉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赠文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赠文

王粲折服于刘景的书法,亦折服于他的文章,特别是其中一篇文章,拿起来就不愿再放下,简直是爱不释手。

“永元末,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长沙刘伯长,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没错,此文便是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因为年代不同,时间上由晋太元中改为汉永元末,即百年之前,文章末尾的南阳隐士刘子骥则替换成长沙刘伯长。刘伯长即刘景的曾祖刘寿,此文他亦是存有扬自己家声之意。

潘濬看着王粲手捧的《桃花源记》,眼睛都红了,恨不得劈手夺过来。《桃花源记》乃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加上飘逸潇洒、隽秀天成的行书,堪称是天作之合,任何人看到它都会生出据有之心。

更何况,《桃花源记》上提到的地方,正是他的家乡武陵,这篇文章他志在必得,即使是王粲,也绝不能相让。

感受到旁边潘濬“异样”的眼神,王粲终于回过神来,目光从蔡伦纸上移开,冲着潘濬干笑两声。

他为人素来通达脱俗、不拘小节,但他和刘景毕竟是第一次见面,直接向其索要文章,绝对是十分失礼的行为。

相反,潘濬和刘景关系就密切多了,此文自当归其所有。然而王粲心里想得明白,手却牢牢攥着文章,不忍释之。

潘濬眼神越发虎视眈眈,眼见两人“互不相让”,刘景笑着摇了摇头,劝道:“不过是一篇文章而已,二位何必如此?”

王粲闻言心中一叹,终是依依不舍的放下了《桃花源记》。

潘濬毫不掩饰的对刘景道:“仲达,此文深和我心……”

刘景笑道:“大兄何必与我客气,喜欢就只管拿去。”

潘濬虽然知道刘景十有**不会拒绝,可亲耳听到他答应,还是忍不住大喜:“仲达,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王粲再次叹气,世上的美好文章,绝没有写两次的道理,因此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对潘濬道:“承明,此文你需借我摹写一份。”

“此事易耳。”潘濬爽快的答应道。

事情终于有了结果,两人的注意力立刻转回到文章上面,潘濬忍不住好奇问道:“仲达,这桃花源是不是你臆想出来的?否则我乃武陵本地人,怎么从来没有听过桃花源的传闻?还有,这位长沙刘伯长是何人?可是你的祖辈?”

“正是家曾祖。”刘景随后娓娓说道:“至于这桃花源,并非全是臆想,我在整理家中书库时,偶然翻到家曾祖笔记,里面谈及桃花源传闻,我便是根据于此,创作而成。”

“原来如此。”潘濬恍然大悟道。

王粲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能,开口说道:“永元是和帝时年号,距今已有百年,当年听过桃花源传闻的人早已故去,后世人不知道也不足为怪。”

潘濬将心中猜测道出:“桃花源之人自谓秦时就隐居在此,未免太过骇人听闻,难以使人信服,依我之见,他们或许皆是汉人,为躲避郡县赋税劳役,而隐居于五溪某处。”

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荆州之山贼、扬州之山越,都混杂了大量的汉人,他们无非是受不了朝廷的苛捐杂税以及豪家彊族的欺压,举家逃入山野,开垦荒地,虽然过得十分清苦,却也勉强能够自给自足,不忧衣食。

刘景煞有其事的点头道:“大兄的猜测不无道理。”

王粲没有得到《桃花源记》,遗憾之色溢于言表,刘景有意与他交好,便送了他一篇同样是陶渊明的著作《感士不遇赋》。

“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于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夫导达意气,其惟文乎?抚卷踌躇,遂感而赋之: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志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

王粲一睹此文,顿时将《桃花源记》抛到了脑后,此文意精语粹,文藻粲丽,亦是一篇难得的上品文章。最重要的是,此文太符合他此时的处境了,好像是为他量身定做一样。

王粲以刘表雍容君子,有长者之风,荆州安宁,特地与族兄王凯前来投奔。刘表素闻其名,曾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但见面之后,发现他其貌不扬,身体孱弱,性格通脱,立刻改变了主意,将女儿转配给相貌出众的族兄王凯。

王粲当时气得几乎吐血,刘表枉为士人领袖,竟然如此肤浅,难道他就不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道理吗?

然而这还不算完,情场失意也就算了,仕途也不顺利,刘表心里明显对他存有偏见,以刀笔吏待之,不见重用。

王粲自诩天下奇才,常常为此暗自怀伤,却又无可奈何,这篇《士不遇赋》,真可谓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刘景为何不送他其他文章,偏偏送他《士不遇赋》?相信刘景此举绝非是无的放矢,必是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

这一刻,王粲直接将刘景视为自己的知己,心中无比感动的说道:“仲达有心了,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一听对方直接称呼他的字,刘景顿时知道自己的策略成功了,笑着说道:“仲宣不必客气。在下昔日来襄阳游学时,就屡闻仲宣大名,只恨自己当时才疏学浅,无法与仲宣结交。今日终于得偿所愿,此我之愿也。”

潘濬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认识王粲一年有余,依然尊敬的称其为“王君”,没想到刘景初次与其见面,竟然迅速和他成为朋友,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